
那些年,那些事
李恩忠
往事不堪回首,“农机”,对于农村农民来说是必不能少的,它改变了农业农村繁杂艰苦的劳动,改变了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状况,毛主席早就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为我国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下面说说那些年我与“农机”的那些事。

升学读书
我是1979 年初中毕业, 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山东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成为一名“中专生”。我出身自典型的农民家庭,当时弟兄姊妹 五个常年为会吃口饱饭而奔波,考上会尽快离开农村,吃上商品粮,成为“公家人”,也是我可那代人梦寐以求的。
我为什么要报农业机械化学校,我 得小时候乡里有个拖拉机站,能会只有一台 链轨式拖拉机,全乡各个生产队争着用。关键是一旦拖拉机来耕地,生产队就有好吃好喝招待。我父亲是生产队长,自然就在我家 做饭招待,做菜喝酒不说,我印象最深的是 每次都烙油饼,在那个年代一年难得吃上几次白面,更甭说油黄喷香的油饼了,连空气中都飘着油饼的香气,胡同里和周围的人家, 都和不会把空气中的香气都吸到鼻孔里, 别说那个馋劲。我每次都会吃到,而且我每次都趁大家不注意,偷偷的藏起一两页油饼, 到第二天或第三天再拿出来吃,那种美滋滋的享受终生难忘。这能会是我父亲给我填报的原因之一吧。
山东省农业机械化学校的前身,是中匈友谊拖拉机站,在山东省拖拉机厂发动机分厂对门,每个礼拜六拖拉机厂发动机分厂放映电影,是我印象最深最高兴的事情。
在学校学习三年,学的专业就是农业机械化,为了以后更好的工作,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专心致志,孜孜不倦,上课全神贯注地听讲,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譬如:什么是两冲程发动机,什么是四冲程发动机,为什么叫195机器,为什么叫 495 发动机,柴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的区别:主要是燃料的区别,就是汽油发动机用火花塞点 燃,柴油发动机靠压缩爆炸燃烧等等。那个 年代学有了驾驶农业机械,见识到了什么是 喷灌,实习时到江苏国有农场,驾驶大型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一个麦收收获小麦近 100 万斤,虽然平平凡凡,但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在学校期间管吃管住,自己不用交一分钱。就是每年两次寒暑假的来回路费,需要凭学生证能以买到享受半价优惠的火车票,离家三百多公里路,下了火车倒汽车,得需两天的时间才会回到家。

参加工作
中专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县农机局,1996 年以前国家实行的是大中专生包分配制度。 县农机局是在原拖拉机站发展而来,除了局机关外,下属单位有农业机械购销公司、 拖拉机修配厂和县农业机械化学校。 上班几个月后,我和一个一起毕业的 八0 级同学,就被农机局分配到下属单位拖修厂。拖修厂分为修理车间、加工车间、电工车间和电焊及喷涂车间。他被分配到加工车间,我被分配到修理车间。我就正式成为一名修理工人。
虽然工作条件艰苦,上班就和机器打交道,摸两手都是油,才知道为什么工人都穿工 作服,甚至连衣服上都是油,只有等到下班才会换上自己的衣服,但是一个月会领到几 十元的工资也是挺高兴的。
英雄还是有点用武之地的,念了三年的书哪会白念。随着农村分田到户后的迅速发展,和我厂盈利的需要,也不知道厂领导 从哪里知道的,泰安地区新泰县新出了一种新型脱粒机,就委派我去生产厂家买一台。于是我就到财务室支了现金,带上车就出发了。由于当时的交通状况,我到的时候已是下午,生产厂家认为我买了自己用,不知道我是买回去去仿造,对我还非常热情,只有我心里明白,又不会表现出来,还安排我住下,第二天我装上脱粒机就往回赶。回来后,主要有我负责技术,把脱粒机拆成零部件,逐一测量出数据,画成生产图纸,我厂生产车间就开始加工,其他车间负责喷漆组装,从此我厂就成了生产这种脱粒机的生产厂家。
最惨的是由于改革开放经济 “场场化”,我工厂面临着发工资困难的问题,新上了一个小型面粉厂,我又被分到面粉厂去当了一个接面粉的工人,而且是三班倒。让我记 忆犹新的是有一次,冬天我下班刚睡着,就被一阵叫声惊醒,原来是局里的一个大学生不知道我上夜班,以为我中煤气了,于是就叫来了几个人,虚惊一场罢了。然后,很短时间我就被县团委选派到乡镇作共青团工作,开始我的乡镇干部生涯。
短短两年时间我从一个农民的孩子,一个学生成长为一名团干部,由此我也没有再经历以后的工厂倒闭,工人下岗潮。
实践证明,无论在哪里生活,都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矢志不渝驶向理想的彼岸,才能有成功的喜悦。
往事如烟,那些年那些事仿佛如昨天。难忘那份苦涩与快乐,难忘旧时光。

作者简介 李恩忠 ,爱好写作、摄影、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