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英明党伟大
作者:张万立
一九二一党诞生,
建党委员毛泽东。
高举马列鲜红旗,
秋收起义风雷激。
千万工农齐暴动,
改天换地如飓风。
领导红军反围剿,
长征惊世万里遥。
风险卓绝疑无路,
指挥若定势破竹。
捍卫国土大局顾,
逼蒋抗日张杨助。
驱寇烽火遍地烧,
领袖战略永记牢。
外侵消除内战起,
百万雄师向披靡。
三大战役逐蒋匪,
人民解放陆统一。
欢呼成立共和国,
千年苦难封史册。
韬略驰援北朝鲜,
美集联军吓破胆。
仓惶逃退三八线,
华夏气概冲霄汉。
东方巨人系毛公,
异口同声举世颂。
神州建设日新异,
科技发展示国力。
两弹名震星腾空,
直径五百天眼镜。
改革洪流浪潮涌,
经济腾飞世称雄。
抗疫彰显华夏强,
中央宗旨民安康。
世界命运共同体,
驰援各国施善举。
华诞之日举国庆,
九州欢腾颂党功。
注 张杨:张学良、杨虎城
张万立:河南省方城县人,中国网上电视台媒体联盟社会网络大学创始人兼校长、中国诗赋学会会员。
摘自《张万立诗词三百首》。
张万立的这首《领袖英明党伟大》是一首颂歌,赞美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和辉煌成就。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革命斗争的艰辛历程,再到新中国建立后的国家建设与发展,诗中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和国家面貌的巨大变化。
开篇“一九二一党诞生,建党委员毛泽东”,简洁明快地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时间及主要创始人,奠定了全诗的历史背景。“高举马列鲜红旗,秋收起义风雷激。”这一句展现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英勇的斗争精神,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引领着革命的风雷激荡。
“千万工农齐暴动,改天换地如飓风。”这里通过形象的比喻,描绘了广大工农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变革。“领导红军反围剿,长征惊世万里遥。”这一段则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历经长征的壮丽史诗,展现了革命者坚定不移的意志和非凡的勇气。
接下来,“风险卓绝疑无路,指挥若定势破竹。”体现了毛泽东等领导人面对重重困难时的从容不迫和高瞻远瞩。“捍卫国土大局顾,逼蒋抗日张杨助。”提到的是西安事变,张学良和杨虎城的行动,最终促成国共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展示了民族团结的力量。
“驱寇烽火遍地烧,领袖战略永记牢。”此句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关键作用,以及毛泽东的战略思想对中国胜利的重要影响。“外侵消除内战起,百万雄师向披靡。”描绘了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如何摧枯拉朽般击败国民党军队,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三大战役逐蒋匪,人民解放陆统一。”回顾了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以及大陆的解放和统一。“欢呼成立共和国,千年苦难封史册。”这一句表达了新中国成立时全国上下欢欣鼓舞的心情,标志着中华民族结束了几千年的苦难历史,开启了新的篇章。
“韬略驰援北朝鲜,美集联军吓破胆。”提到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志愿军的英勇表现让敌人胆寒,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敌的精神。“仓惶逃退三八线,华夏气概冲霄汉。”描述了中国军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胜利,以及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东方巨人系毛公,异口同声举世颂。”这一段赞美了毛泽东作为伟大领袖的地位,以及他在国际上受到的广泛赞誉。“神州建设日新异,科技发展示国力。”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在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
“两弹名震星腾空,直径五百天眼镜。”提及了中国在核武器和天文观测领域的突破,象征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改革洪流浪潮涌,经济腾飞世称雄。”这一句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崛起。
“抗疫彰显华夏强,中央宗旨民安康。”提到了中国在应对新冠疫情方面的有效措施,以及政府对人民健康安全的高度重视。“世界命运共同体,驰援各国施善举。”强调了中国在全球事务中的责任担当和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
“华诞之日举国庆,九州欢腾颂党功。”结尾处表达了全国上下庆祝中国共产党重大节日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党领导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