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跃华
画竹画艺画人生
——怀念著名书画家马跃华先生
文/孟晋袁冰洁王金魁
五、师不泥古画家风
进入濮阳市书画院后,他更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创作中。他每年都要和文联的同事们到各地,特别是南方的竹林进行写生。为了更深刻地捕捉竹子的神韵状态,每到竹林总留连忘返,仔细观察再观察,摹写再摹写,忘掉休息、忘掉吃饭。
马跃华学古不泥古,学今不泥今,学自然不泥自然,他是通过观察学习经自己消化,再加上他自己的性格、爱好、学养,通过手表达出来。此时的墨竹,不同古、不同今、不同自然,是属于自己的独特面貌,自己风格的墨竹。他画的风竹、风雨竹、雪竹、风雪竹更具有自己的风格,尤其丈二匹雪竹没见过别人所画。更特别是朱红加墨,他赋予其新意,表现了日出、朝霞的磅礴之势。自古画家,画太阳多在松林中,可是马跃华竟把太阳画在竹林中,这在他之前还从未见到过,这应该说是他的发展独创吧。古人画竹,多瘦劲孤高,给人以脱离凡尘的出世之感。马跃华画竹,则是入世,看了之后是让人振奋,让人热爱生活,热爱工作。他所画的鸟、兽、虫、鱼也活灵活现,形神兼备。他的字自幼从柳公权、颜真卿入手,后醉心于郑板桥的六分半,他学郑板桥书法的神韵、内在精神,不表面模仿。
专家们也对马跃华的作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原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书协副主席张剑锋先生评价马跃华的作品时说:“马跃华先生是一位杰出的画家,人物、花鸟、书法皆能。他天资聪颖,自幼苦读,且执教多年,文学历史,哲学美学,诗词歌赋,多有涉猎,有着深厚的画外功夫。因此,他师古而不泥古,形成了独特的画风。他的画用笔写出秀劲潇洒,多而不乱。重笔泼墨如云,轻笔惜墨如金。浓淡疏密,似任意挥洒,然天趣盎然,神理俱足。他的画构图干练,诡异多变,有繁有简,富于夸张。譬如墨竹,充满韵味的笔墨,率意而不失法度,处处到位,笔笔生辉。繁密者,粗枝大叶,气势磅礴,撼人心魂;疏淡者,寥寥数笔,即可创作出画外有画、发人奇想、内涵深邃的独特意境。他继承绘画的传统美学思想,传神写生,形神兼备,写生则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传神则传出大自然的天然之美,传出画家的真情实意和高尚情怀。马先生尤其擅长画竹,他那风格独具的墨竹,在当代画竹界颇有影响,即使在未来的中国画竹史上,也必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画复兴会会长袁江先生评价马跃华说:“马跃华先生是一位充满正能量的画家,他的写意花鸟画,表现形式丰富多彩,超凡脱俗,尤以‘四君子’之一墨竹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作品,笔墨潇洒、痛快,书写意味浓厚,人生的酸甜苦辣都深藏其中。”河南省美协山水画艺委会秘书长、河南省国画院专业画家林英印先生说:“马跃华先生的作品多以墨竹为题,他笔下的墨竹是拟人化的一种艺术语言,笔笔有情感,处处有情调。如果不是身与竹化,则难以达到此种境界。他的作品重‘韵’、重‘势’,气贯畅通,讲究含蓄之美,笔中蕴藉着心灵的印痕。‘志在天地间’、‘写胸中之竹’,始终是他矢志不渝的追求。马先生胸襟的扩大,思想的深邃,正是他与竹为伍的结晶。”(未完再续)
作者简介:孟晋:河南省台前县人,现任第九届濮阳市政协委员、濮阳市委宣传副部部长、濮阳市文联主席。
袁冰洁:湖北省十堰市人,现为第九届濮阳市政协委员、濮阳日报记者。
王金魁:河南省封丘县人,现为第九届濮阳市政协委员、濮阳市民盟书画院副院长、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