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阳新百洞峡
百洞峡奇遇
郑能新
“险崖古桥依峡谷,绿野仙壁百洞生;空谷清幽水如镜,山海幻境举世惊。”
受这首诗诱惑,早就想去被传得神乎其神的百洞峡看看,体验一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适逢此时,阳新读书会的文友王能明先生发来邀约,荆楚作家走阳新。一看行程安排,正好有百洞峡采风,真是瞌睡偏遇枕头来,欣然前往。
时间不长也不短。主人把三天的采风活动安排得井井有条。一条曲径通幽的湖心路牵引我们来到一个小岛,这一晚就住在了王英镇湖岸码头的湖边人家。
此时,午后刚过。清凉的湖风一下子卷走了先前的燥热,仿佛顺着毛孔润入肌骨,立马,就将我们代入到了岛如繁星的仙岛湖里。身临其境,十分惬意的享受了仙岛湖那绝美的自然风光和让浑身通透的湿润气息。
时间还早,便划上宾馆主家的小木船,到那能见度达到七八米深的湖面转悠了一把。优哉游哉的鱼儿就像湖中的精灵,拽着我的心拖向深深的湖底……
小镇上的人们,日子过得悠闲自在。看得出,是沾了这方山水的“仙气”,那美得醉人的灵秀山水,给他们带来了大量游客,也给这方土地带来了经济繁荣。不过,听曾在此地工作过的柯于明先生讲,过去,王英镇可是穷得叮当响的,是阳新县最贫困之地的象征。老兄这么一说,我就有些纳闷了,仙岛湖一直都在那里,怎么前后会有这么大变化?当地的文友见我一脸懵逼,便笑着告诉我,这些年,生态恢复,让仙岛湖更美了;交通改善,使王英镇更便捷了。
是的,新山乡巨变,让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真理也!
镇后的山顶上,建有全球最大的玻璃观景平台,又称“天空之城”。从悬崖上挑出50米,下临无底,人行其上,虽步步惊心,但亦有步入云端的快感。站在八方通透的“天空之城”上,可以尽情饱览仙岛湖全景,那种气吞山河的感觉,真的让人心旷神怡!
夜里,借着酒兴,躺在床上幻想第二天的百洞峡之行。
迷蒙之中,感觉一干人沿着蜿蜒山路前行,目及之处,山峦叠嶂,树木葱郁,溪水潺潺,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天然的氧吧之中……
进入一处峡谷,有陡峭的崖壁,四周,分布着无数山洞,每一个洞都仿佛隐藏着一个神秘的世界。
似乎有一股神秘力量引导,我们走进一个很大很大的山洞。突然,洞内金光闪闪,如同白昼。
一个非常磁性的声音,从那个闪着金光的莲座上传来,声声入耳。相遇,就是有缘,有缘,好好珍惜!
循声望去,一位慈祥而不失威严的长者盘腿而座,老人罩在一片祥光之中,通身散发着仙家才有的灵异气息。
似乎有些面熟,努力回忆,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神仙,神仙!有人大喊。大家都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挤向前面。然而,走近了,却发现那是一块形状奇特的人形巨石,金闪闪的光芒是洞内的灯光和洞中积水反射所致。
以为遇见了神仙,结果是尊巨石,颇有些失望,人也一下子从睡梦中转醒了!醒来,依然百思不得其解。梦中情形历历在目,尤其是那洪钟样磁性声音还萦回在耳边!
饭后,向百洞峡进发。百洞峡在洋港镇,与仙岛湖相隔几十公里,路程很好,没有多长时间,目的地就在眼前了。
一条峡谷贯穿百洞本就极具吸引力,峡谷、溶洞、峰林、绝壁、溪流的有机组合更是上等的诱惑,它们往往都是驴友与探险者的首选,就像大厨之于菜肴,价值体现总会让人欲罢不能。
据说,“山海幻境”就是探险者从山顶洞口下潜,并深入洞穴内部,探明其极具开发价值,地方筑巢引凤,后为儒商王义平先生看中,投资数亿打造而成。
“山海幻境”是百洞峡中最有特色的景区。据考证,它形成于五亿多年前的寒武纪时代,一洞之内别有洞天,洞内有洞,洞上叠洞,洞壁有窟,窟有奇景。六个超大洞厅和众多洞穴曲折蜿蜒近五千米,近百种溶洞奇观让人目不暇接。其中,最大的单体洞厅达到13万平方米,已经获得了多项“吉尼斯”认证。而那些还在继续生长的石钟乳、石笋、石花等,又为其赢得了地球上珍贵的“地下艺术宝库”声誉。
一路欣赏一路感叹,不知不觉来到了“盗梦空间”。当然,这是后来赋予的名称,每个洞窟的名字都很有诗意,看得出洞主是个有文化品味的人。这里,也是位置最高、奇景最多的一个洞厅。因而,建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洞穴观景平台,站在平台之上,可以把洞窟全景收入眼底。
一进入这个洞窟,忽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洞内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好像是刚刚来过一般。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啊!虽然上了点年纪,但第一次到还是第二次游,这个还是完全分得清的!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对这个地方有如此清晰的记忆呢?
当我站在一尊人形巨石前,一下子惊呆了!这不就是昨晚梦中见到的那位金光闪闪的慈祥而又不失威严的老人吗?老人还原成石像的时候,与现在这个样子毫无别致啊!
投在老人身上的光电字幕显示:轩辕大帝。嗯,与过去书中所见的轩辕大帝画像确实有些神似,难怪,昨晚梦中也觉得老人很有些面熟。
只是,我是如何从梦里来到这个地方的呢?难道,真的被时空引入了“盗梦空间”?
奇也!怪也!
有此奇遇,怎能不铭记终生!

作者简介:郑能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黄冈市作家协会主席、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已发表、出版文学作品200余万字;有40多篇入选《小说选刊》《读者》《新华文摘》《短篇小说选刊》等国家级选刊、选本;有多篇作品被选入大、中学生课本、课辅以及学生考试、公务员考试题例。曾获“西班牙华语小说奖”“孙犁文学奖”“曹雪芹短篇小说奖”以及中国小说学会、中国散文学会等文学奖项50多次。曾获“湖北省文联系统十佳青年文艺人才”“湖北省宣传文化系统‘七个一百’百名文学人才”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