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吕书峰中国画作品文献新书发布会 暨学术研讨会发言提纲
贺荣敏
吕书峰是一位不断超越自我的艺术家,是一位陕西画坛优秀的画家。他长期坚持不断实践,笔耕不辍,艺术创作,成果丰硕。特别是近十余年来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绘制与创作工程中成绩卓著,果实累累。
今天,在这里举行他的新书发布会,可喜可贺!书峰是陕西画坛优秀的画家。这首先体现在他的绘画作品分别参加了第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美展,并获各类奖项,为陕西的美术争了光、添了彩。如此好的成绩,掐指算来,没有几人!
其次,还表现在他具有独立的艺术思维以及不断进取的精神。他的绘画与时俱进,个性鲜明,基础扎实、画路宽广。他早期的连环画创作,不仅取得该类别创作银奖以及蝉联两届“中国连环画十佳”绘画奖。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连环画创作和大量的艺术实践,获得了一位优秀艺术家应该具备的扎实的基本功与极强的创作能力。与此同时,他依然坚持在中国画创作的探索与研究,从最初的矿工题材到近十几年专注的主题性绘画与重大历史题材的艺术实践与创作。在这期间,他历经艰辛、甘于寂寞,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取得了突破性的艺术成果。成为目前陕西画坛这个年龄段,创作最丰富,成就最突出的艺术家之一。
大家都知道,主题性绘画创作始终是新中国美术的一条主线。尽管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和艺术语言,但这条主线贯穿始终,成为新中国美术的标志。新中国成立后,主题性绘画成为时代的时尚。文革时期此类作品更是不胜枚举。改革开放后,尽管中国的美术进入多元化的时代,但主题性绘画依然成为国家提倡的主流创作方向。进入新时代,主题性绘画又迎来新的发展期。在2005年国家首次启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经过20余年的发展,中国美术呈现出新的高度,实现了中国美术从高原到高峰的突破。书峰的主题性绘画创作正是在此背景下开始、探索、创作并获得新的个人成就。
关于“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起先由国家倡导,中国美术家协会实施,重点选拔具有创作实力的艺术家参与。我记得2015 年西安美院获得这项光荣任务,经过学院学术委员会推荐选拔,这项任务便落实给吕书峰。至此书峰以此为契机,开始了新的艺术实践与艺术探索阶段。他深入生活,收集素材,并经过数年的精心创作,圆满地完成了此向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其作品突破了以往的表现手法,以新的艺术形式与艺术语言,表现了《彝海结盟》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作品完成后,获得了一致好评,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尽管,此前他在历史题材创作方面有所实践,但《彝海结盟》无疑成为他里程碑式的佳作。十余年来,书峰便把精力倾注于大型历史题材的艺术创作。他先后完成了《奔赴延安》《八办记事》《长征途中之托孤》《解放西安》《大清顺治帝遣使恭迎达赖五世赴京册封》《路遥与平凡的世界》《四渡赤水》《民族区域自治》《领袖观看兄妹开荒》等等。这一幅幅具有时代气息、个人风貌的作品,场面宏大,人物众多,造型谨严,笔墨纯熟,再现了不同的历史瞬间和历史事件。这类既有历史意义,又有文化内涵的作品实属难得。这不仅是书峰个人在艺术创作方面取得的成就,更是对中国的文化建设做出的贡献。
在此,我们为吕书峰取得的丰硕成果感到骄傲。为西安美院、黄土画派有这样一位吃苦耐劳,实力雄厚的优秀艺术家感到自豪!前一阵子,我接到书峰出版的这本装帧精美的画册,沉甸甸犹如他的成果!当我翻开画册并认真阅读,我才发现这本书并非一般意义的画册,他记录了一个艺术家十余年间的劳动成果,记录了一个艺术家的创作历程,记录了一个艺术家对待创作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实践过程中的艺术思考。全书文图并茂,是一本具有学术性、研究性的文献资料,更是一本并可启迪新思维的艺术作品。
今年,书峰 60 刚刚出头,正值人生艺术创作的黄金时期,希望以此为起点,再接再厉,再创佳绩,为中国的美术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贺荣敏 2024.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