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画家马跃华
画竹画艺画人生
——怀念著名书画家马跃华先生
文/孟晋袁冰洁王金魁
三、油画初圆画家梦
新中国成立初期,很多画家都是画油画,学苏联。马跃华也是如此。在教学之余,他将主要精力都放在练习绘画上,当然也是学习苏联老大哥的油画、素描。他省吃俭用,从微薄的工资中省出一部分钱,自费买资料,买笔、颜料、画布、画纸等。1957年秋,马跃华从聊城二中被调到山东省茌平县第二中学,一年后又调到茌平县一中,马跃华一直没有放弃过绘画。他在茌平一中时去山东艺专找同学,认识了当时全国最有名的水彩画家吕品教授。后来专门带着练习的水彩画到济南,请吕老师指教。更多情况下,他将习作用邮寄的方式寄给吕品老师,吕老师也是不吝赐教,对马跃华寄去的水彩画习作,都认真地提出指导意见,哪里好哪里有啥不足,仔细写在一片纸上,再用订书机订在每幅画上。这些习作他多年来都珍贵保存,由此马跃华的绘画水平也大有提高。
1962年秋,马跃华调到河南省范县龙王庄中学。在学校一面教学一面习画和创作,创作以人物画为主,其练习的水彩画技法派上了用场,画人物时采用了上海名画家金梅生、李慕白细腻漂亮的画法。1964年,山东省举办首届人物专题画展,马跃华寄去了自己新创作的两幅画《学习雷锋叔叔》和《帮妈妈洗菜》。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两幅作品竟同时入展。一个基层教师,作品竟然能入省展,并且一入展就是两幅,无论如何都称得上是一次较大的成功。消息传来,在范县引起不小反响。此后,外地不断来信、邀约,更有山东、河南的出版社经常来信联系他,问他是否有新作可否看看,想为他出版单幅画作。
1964年底,范县四平调剧团演现代戏,范县文教局便调他去四平调剧团搞舞台美术,为剧团画布景。1965年初马跃华被正式调入范县四平调剧团,从此告别14年教育生涯,这样就跟剧团到各处演出。工作中还不断去其他剧团学习,有时还经常送戏下乡,虽说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可是倒还有一大收获,那就是每到一处写生都画了不少水彩风景画。
可是好景不长,到了1966年,史无前例的“文革”开始了。在范县十字街破四旧,烧戏服、烧名著……到1967年,无法坚持演出了,剧团演职员也各自建立红卫兵组织,并开始武斗。马跃华因为不愿参加武斗,他前往安阳市住在财贸干校,参加“安阳红画兵”,专门画画。也就是在这里,马跃华画了幅毛主席肖像,在安阳展出时得到好评。后来范县印成宣传画,在安阳印刷厂印了数千张,没出印刷厂就被该厂职工抢走了几百张,他的这幅画进入到工厂、机关、学校、街道。还创作了一幅《毛主席喜欢红小兵》,展出时观众一致留言要求印成年历。还没来得及印刷,就被省美协选送到北京参加全国美术展览。文革后期,马跃华被任命为范县文化馆副馆长,随后又调到县图书馆任副馆长,工作之余,他依然不忘绘画创作,不时有作品参加省级、国家级展览并获奖。(未完再续)
作者简介:孟晋:河南省台前县人,现任第九届濮阳市政协委员、濮阳市委宣传副部部长、濮阳市文联主席。
袁冰洁:湖北省十堰市人,现为第九届濮阳市政协委员、濮阳日报记者。
王金魁:河南省封丘县人,现为第九届濮阳市政协委员、濮阳市民盟书画院副院长、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