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粮食安全
——探寻习近平同志小康情怀(十七)
作者:维我中华
百姓吃饭大于天。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一次次考察,他常常揭开贫困户家的锅盖,了解老乡吃什么;一次次调研,他深入田间地头,看庄稼长势,听农民心声。
(一)
一把麦子一碗米,在总书记心中有特殊重量。
他当过六七年农民,了解乡亲们的质朴心愿:
在那艰苦岁月,能填饱肚子就算心满意足,
想吃上细粮和猪肉,实在是高不可攀!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当过农民的人,
最了解乡村农民的所想所盼!
在福州任职时,他得知平潭渔民吃饭困难,
急令民政部门拨了一批粮食不让他们饿饭!
在正定任职时,由于粮食征购过高,
农民交了征购没了口粮,度日艰难。
他实事求是大胆向中央领导写信,
从此减少征购,大大减轻农民负担!
2021年秋,总书记回到插队的黄土高原,
看到当年缺吃少穿的榆林面貌已经大变:
乡亲们说现在日子好了,白面大米肉都有吃,
总书记发出感叹:现在吃白面猪肉不再稀罕!
(二)
总书记到吉林四平市农村视察,
调研的一件头等大事就是粮食生产。
他察看了玉米喜人的长势仍然强调:
要加强病虫害防治,争取今年是个丯收年!
对于疫情之年的粮食生产,
总书记以特殊举措重农抓粮,
就有序复工复产提出要求,
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
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
各地贯彻总书记关于粮食生产指示,
大国粮仓再迎沉甸甸的丰收,
中国人民牢牢地端住了手中的饭碗!
疫情流行一些国家限制粮食出口,
总书记指出决不能在吃饭上被卡脖子一剑封喉!
強调要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
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粮食安全乃是"国之大者",
总书记强调对粮食安全要作战略考量:
我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稳定,
就在于我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三)
总书记心中的"永恒课题"就是粮食安全:
"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
必须藏粮于地,藏粮于科技战略,
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
在安𡽪凤阳小岗村考察时,
他向种田大户了解高产种植管理要诀;
在黑龙江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
他捧着一碗大米兴奋地说:"中国大米!中国饭碗!"
在吉林四平市梨树县,总书记要求:
把黑土地保护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于民;
在全国两会期间, 总书记指出:
确保粮食供应同时,保障肉类蔬果有效供应!
"在吃饭问题上不能得健忘症,
不能好了伤疤忘记了疼!"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
关键点要一个个抓落实,抓到位!"
(四)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总书记从小就接受过严格之家教:
不要说剩饭,就是一粒米也不能浪费!
在福州工作期间,同样节俭务实,
接待客人只用福州本地风味小吃。
党的十八大后狠刹享乐奢靡之风,
考察时一餐一饭处处彰显节俭风气!
总书记指出:弘扬勤俭节约好风尚,
加强粮食节约工作要从餐桌抓起,
从各单位食堂、餐饮业、每个家庭抓起,
让节约粮食在全社会蔚成风气!
一滴水里能映照出太阳的光辉,
因为扛过锄头洒过热汗深知粮食来之不易,
因为饿过肚子所以立志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在总书记心中有着特殊含义!
(维我中华2024年6月23的深夜改毕,敬祈教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