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
不是所有鲜花都盛开在春天,不是所有的浪漫都是憧憬的开始!
看着天空的火烧云,我内心泛起了层层波澜,一个又一个美丽的传说,常常使我思绪联翩。自古代以来,《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一个又一个民间爱情故事流传至今。中国式的浪漫虽没有西方的那种豁达自由与奔放,但却浪漫得体,以“永生相随、不离不弃”为主旨,讲究的是仁义礼智信,彰显的是中华传统美德,融入了中国元素,给人一种踏实感,幸福美满感。因为一对新人在从结识到白头偕老的过程中,只有那种无微不至的细节让人们充实,感动,感恩。我想,也许这就是结婚的意义!
岳飞有诗云:“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让我从中看到一个少年对少女的仰慕,少年看着少女的背影,内心满是期待,波澜丛生,憧憬着他们美好的未来,但由于少年矜持,即使万般思念,也害羞不敢表达,只好看着背影渐行渐远地离去。由此,我们再联系到诗经中的“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的意境,让我体味到新人之间由相互爱慕到美愿成真的喜庆场景,敲锣打鼓,各位亲朋好友前来送上祝福,使有情人终成眷属,开始在“男耕女织”中,演绎婚后生活的柴米油盐,体验同甘苦、共患难的幸福美满,在此过程中渐次铸就了夫妻之间永不动摇的亲情关系,使感情得到升华,最后从“常比翼,白头誓”中我看到了白头偕老的美好结局。
一次,在偶然间,我刷到一个视频,在雨水冲刷的马路上,一位老爷爷背着老奶奶过马路,风雨中奶奶和爷爷慈洋的微笑感动了我。这个画面是一种安祥,也是是一种象征:幸福感胜过一切。是的,从相识到偕老,都需要帮助、理解、包容,这种理解和包容需要爱的支撑,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式的爱情被揭示得淋漓尽致。
岁月如歌,人生是诗。鲜花盛开在四季,河流奔腾向远方,只要相依相伴,山海皆可平,无处不浪漫!
钟声点评:
时隔大半年,作者又开始“披挂上阵”了。从选择的内容看,作者观察到了人生的感情归宿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古代中国传统的婚姻观、爱情观上升到价值观,显然,作者成熟了许多。其中老爷爷背老奶奶的描写是经典之笔。岳飞的诗句和诗经引用也是画龙点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