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人四季
杨花
夏至已至!天阴沉,燕低飞。水汽从一整个天空笼罩下来,潮湿黏腻,初露盛夏光景。
6月初至6月末,从不及芒种到而今,短短十数日,田中已无小麦,一片绿意中,玉米秧苗在嫩嫩地向上。
北方,一季夏收,一季秋收,农人的四季不妨就从现在算起。
夏
灌水,播种,观苗,锄草,捉虫,喷洒农药,他们一时也不肯闲着,一天之中,或早或晚,总要去田边溜达溜达。田里是他们的子女,是他们的收成,是他们一日又一日的希望。
今夏少雨,那些稚幼的嫩苗,在烈日高温中昏昏欲睡。农人们盼着一场酣畅淋漓的夏雨,天气预报看了又看。
待几场雨后,秧苗便吸饱了水分,迅速蹿升,今日及踝,明日及膝,后日及腰,再几日已没人头。
这三个月的夏天,田里是满眼的碧绿,是一眼望去穿不透的层层叠叠;沟里渠边,是密密匝匝茂盛的青草,浸在水中恣意摇曳;林中树间,是蝉在枝头,不知疲倦地鸣唱。还有白鹭悠闲的脚步,路人过,便一行而上,直入高空了。
秋
相较于小麦的秋播冬藏、春长夏收,玉米是极为性急的,不过百天,便能够入仓。旧时农人常说,一麦顶三秋,麦收是极其疲乏的,而秋收也有倦累。
但,农人在一袋一袋的收获中,心甘情愿感受那样的疲惫。灰尘混入汗液顺着脸颊流进脖颈,呲牙一笑,牙是白的,眉头是舒展的。
秋,从笔直的乡村公路望去,是树上片片绿叶夹黄;从平整的田间地头扫视,是玉米秸秆粉碎后的绵软;从沟边望去,草已结籽,静待来春。
秋收后,小麦下入田中,农人终于可以歇息片刻,再盼一个大雪飘飘的冬。
冬
冬,多是一片白茫茫的气象。农人盼冬,要有雪,给秧苗盖上厚厚的被褥;要有寒,在安宁的冬日,寒冷的风刮着树梢和一切,从每一个孔隙进入身体。
冷好啊,如果天气太过反常的暖,田里的小麦便要受了虫殃,需要冬藏的身体便要伏下瘟疾。
整日躲在暖暖的暖气房中吗?不不不!早晨哈着气便出门,三三两两招呼着“吃饭了吗”;中午放下碗,北墙根下坐满人,接受暖阳的宠爱,安然欲眠。
一整个冬的休憩,在喧闹喜庆的新春中,画一个句号;在走入地头的初春,布置一个开始。
春
农人的春,又开始闲不下来了,要给田里多多的补充水分,要给秧苗足足地喂饱农肥,清明过后,小麦便开始疯长。蹿个子的娃们那样,几日不见,已长成壮实青苗。
“春雨惊春清谷天”,农人的春天数着节气过。清明食野,谷雨芽壮,走走停停到了立夏,吃遍了田间的馈赠后,便三五不时要去田间。一见面,便开口寒暄,问一句你家麦田的籽粒是否到了小满。
接下来又要磨刀霍霍,备足体力,迎接一个芒种。
“四月芒种麦在前,五月芒种麦在后。”农人的四季,在老祖宗的口中。
但无论前后,麦收时节总是多雨,农人要打起精神应对天气,抓紧一切时机,开镰,晾晒,入仓。
然后呢,然后吃一枚端午的咸蛋,切一个水湃的凉瓜,炽烈的夏阳照着,几日倏忽,眨眼又过了麦收季。
农人的生活,就在四季这样的轮转中,简简单单。看重每一次播种,接受每一种辛劳,期盼每一回收获。有烦恼,有欢喜,在岁月里愁眉,亦在时光中展颜。

作者简介:杨花,爱文字,乐于观察生活,目光所及,笔随心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