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竹画艺画人生
——怀念著名书画家马跃华先生
文/孟晋 袁冰洁 王金魁
二、画家曾想当作家
马跃华最初理想并非当画家,而是当作家。从小爱看书的马跃华,除了上小学时画画好以外,语文成绩更是特别突出,一直都是小学校里的佼佼者。他写的作文,不少都被老师拿来当范文读。他至今记得老师给他其中一篇作文的评语是:“潇潇洒洒畅所欲言!”
正当在本村小学帮老师教一年级时,从外地来了一位陌生的画家,打听“你们这学校有一个叫马跃华的老师吗?”当见到马跃华,来人大吃一惊,原来是个娃娃老师。了解了情况后,画家问他:“你愿意到民间艺术部吗?”这民间艺术部当时在附近大片地区是非常活跃的文艺团体,有演出队、说唱队、美术队。他至今记得在农村的街头墙壁上美术队画的宣传画、写的标语,画的水平不低,他心想里面一定会有画的好老师。马跃华并不知道这民间艺术部适合不适合自己。他没有立即答应,而是找到学校另一位老师杜老师商量。杜老师说:“建国学院目前正在招生,你年龄还小,建议还是考学。”马跃华听从了杜老师的意见,没有去民间艺术部,而是决定报考建国学院。经多次要求争取,区里最终批准同意了他的报考,并顺利考上了设在山东省阳谷县北坡里的建国学院。
这是新中国为培养地区文化骨干而设立的一所学校,学校课程齐全,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生物、化学、音乐、体育、美术等课应有尽有,管吃管住还管课本讲义。马跃华除了完成课业,就是看书、去图书馆借书读,看小说,看哪本小说厚借哪本。他是班里语文最好的学生,也是作文写得极好的,他从小写作文从来不打草稿,都是直接写在作文本上。他的愿望是将来当作家。当然,他画画在学校也是最好的,是全校美术组组长。
上建国学院最后一年,学校改为山东省立聊城一师。既是师范,毕业后就是去教书当老师。走出校门前师范生都要进行实习。实习前学校要组织学生到北京参观学习。从北京回来后他因为有事回家,从家回来时,其他同学已经选择分好实习课了,留给马跃华的只有美术课。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聊城市莘县田集小学,担任六年级语文,同时教美术。因为教学教的好,成绩突出,一年后便调到莘县城关完小,任毕业班的语文。因教学有方法,每学期都要举行教学观摩,召集全县语文教师观摩他的语文课,被评为全县模范老师。两年后,聊城市教育局将他调到聊城第二中学,事后他才知道,教育局事先去坡里师范打听了解毕业生,看谁画画最好,最终才确定安排他专职教美术。
马跃华一度很为此感到失落,因为他想当的是作家。但一心想干好工作的他,对组织的安排无条件服从。三年的专职美术教师生活,也让他沉下心来,专心画画了。(未完再续)
作者简介:孟晋:河南省台前县人,现任第九届濮阳市政协委员、濮阳市委宣传副部部长、濮阳市文联主席。
袁冰洁:湖北省十堰市人,现为第九届濮阳市政协委员、濮阳日报记者。
王金魁:河南省封丘县人,现为第九届濮阳市政协委员、濮阳市民盟书画院副院长、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