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389》「飘舞的剑」(6217辑)

晨间寄语
汽车兵,与车结缘,一辈子的事。我在汽车一连时,每每车队要出发,连长指导员总要在队前强调安全、以及行车中的注意事项,时间长了,有些话难免重复。因为事就那么回事,理就那么个理,那事那理一年四季天天讲,不讲不行啊,性命攸关!责任使然也!但谁也想不出更多的新名词,让人听后耳目一新?我学开车时的副营长、后来的营长何清虎老同志,在全营军人大会上爱说一句话:“你把它(车)开好了,它听你的话,像猫,好耍;你要是驾驭不好,它就是老虎,会吃人的…。”有老兵嫌啰嗦,会在下面悄悄嘀咕:“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其实不然,无论老兵新兵,称谓而已,但都是年轻人,全都风华正茂,那么多鲜活的生命,带队干部是不敢掉以轻心的。以唯物主义的观点,驾轻就熟,就是战术上重视,亲历亲办,没有半点马虎,勤检查勤保养,刹车油门电路保证无碍,无论如何,其行车安全就会有保障多多。有些事情说不清楚,一个小小的隐患,可能会随时酿成大祸。1983年冬天,我带车队从承德涝洼煤矿,给二营的几个连队拉烤火煤,六连七连驻地在滦平县的虎叶哈。那天我坐的带队车,已经发现该车刹车单边,本已提醒驾驶员抓紧调整,但在途中一个叫古北口的地方(河北承德的一处要塞、古战场遗址)停下来时,发现那路边山上还有野枣,便都只顾去掏山枣子…,一说出发就开路,忘了调刹车的事。等在六连七连下完煤已是天黑,驾驶员说有点不清爽,我就换他开车,在一个下坡转右弯处,一脚刹车下去,在车辆单边的情况下,全车向着左边山下完全翻覆…。我虽捡了条小命,但左侧肋骨断了6根,左肩锁骨也断了…。那处地方离咱们二营营部较近,营部医生也来了,看到我大口大口吐血,他说赶紧送走。我便被连夜送到北京军区驻在滦平县城的第70师野战医院……。
往事很多,毋须篇幅过长,一事一说,到此打住,愿大家都好好的[OK][爱心][抱拳][偷笑]!
新的一天,早安!
2024.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