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绳变金条
许永恒整理
在吉林省农安县青山口乡青山口村二泡子屯的后面有一座古城。据说这座古城距现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站在古城的边上,城墙和城门虽然已经倒塌很多年了,但是城墙和城门的基座还历历在目,看得十分清楚。古城四四方方,约有一百亩土地的面积。城里的土地十分平整,只是泥土里掺杂了不少砖瓦石块以及陶器瓷器的碎片等。听说有的村民在古城里耕种劳作时,曾捡到过完整的瓷器,陶器,铁器和铜器等物件。据说古城里还有金银财宝,这些金银财宝只有孝敬父母,心地善良,做好事做善事的人才能得到。传说的火绳变金条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座古城里。
古城东边有一条土路,土路往北直通邢家店屯。邢家店屯属于青山口村管辖,坐落在青山的山边上,山下就是波涛滚滚的松花江。很多年以前这里是一个渡口,南来北往的过往行人经常在这个渡口过江。为了方便过往行人的饮食住宿,一个姓邢的人在这里开了一个酒店,取名邢家店,很多人都在这里吃饭住店休息,方便了过往的行人,据说当时这家酒店的生意还很兴隆。邢家店的名字一直延续到现在,这就是今天邢家店屯名子的真实来历。
听老人讲,清朝道光年间,在松花江北面的扶余县境内,有一个小屯叫胡家屯,屯里有一个妇女叫胡黄氏。胡黄氏年轻时候守寡,和一个独生儿子胡老小生活。胡黄氏家里有十几亩田地,儿子胡老小也乖巧懂事,母子俩耕种这十几亩地,不缺吃,不少穿 日子也算过得很快乐。胡黄氏辛劳苦干,勤俭持家,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儿子胡老小也长大了,胡黄氏就给儿子娶了个媳妇叫小莲。小莲不但人长的漂亮,而且聪明善良,贤惠孝顺,一家三口其乐融融,日子过得很幸福。可是不久,胡黄氏由于多年劳累,积劳成疾,做下一个腰腿疼的病。多方治疗,花了不少钱,也没把病治好。后来把田地卖了,把车马卖了给胡黄氏治病,还是没有把病治好。儿媳妇小莲非常孝顺,把自己的嫁妆和金银首饰都拿出来卖了给婆婆治病,胡黄氏的腰腿疼病也没见好转。后来胡老小在外面听人说松花江南面农安县境内的靠山镇有一名老中医,专治疑难杂症,特别是治腰腿疼病,有妙手回春药到病除的效果。胡老小回家和媳妇小莲一商量,就决定去找这个老中医给母亲治病。由于当时家里没有钱,小莲就回娘家借了点钱,胡老小从邻居家借了一辆马车,拉着胡黄氏和小莲,一家三口就去江南的靠山镇找老中医给母亲治病。胡老小赶着马车来到渡口过了江,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他们上了山就在邢家店住下了。第二天早上为了赶路程,天还没亮他们三个人就出发了。当他们走到古城东面时,胡黄氏老太太忽然犯了烟瘾,想要抽烟。儿子胡老小急忙把马车停下来,儿媳小莲赶忙打开包袱拿出烟袋,装上了烟递给了婆婆,之后又急忙去找火镰(古时候打火的工具)点烟,遗憾的是忘记带火镰了。这可怎么办呢?这时小莲一抬头,忽然发现西面古城里有一个小屋子,小屋的窗户正亮着灯。小莲急忙指着古城里的小屋对胡老小说:“老小,你看那里有人家,还亮着灯呢,你赶快去那里借火给妈点烟。”胡老小听了,急忙跳下马车,快步地朝那间小屋子走去。胡老小来到小屋前,敲开了门,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出来了,问胡老小有啥事。胡老小就把他和媳妇怎么去靠山镇找老中医治给母亲治病,走到这里老母亲怎么要抽烟忘记带火了,想要借火的事说了一遍。白发老太太听了说:“哎呀!百善孝为先,你们夫妻俩可真是孝顺的孩子啊!这火我是一定要借给你的。”说完,老太太就回屋了。不一会儿,老太太开门出来了,手里拿着一根半尺多长的已经点燃的火绳(古时候用艾蒿搓成的手指粗的绳子,晒干后点燃做火种保存)胡老小接过火绳,说了声谢谢,就回到马车上,用火绳给母亲的烟袋点着了。胡老小给母亲点着了烟,觉得把火绳扔了怪可惜的,再说母亲下次抽烟还要用,但是没处放,就夹在耳朵上了,留着母亲再抽烟时用。就这样,胡黄氏边抽烟,胡老小边赶着马车前行。大约过了半个多时辰,天亮了,太阳出来了,他们也到靠山镇了。这时,胡老小觉得耳朵上夹的火绳怎么变得沉甸甸了。他拿下来一看,哎呀!这哪是什么火绳,原来是一根黄灿灿的金条,足有一斤重,别提胡黄氏一家三口有多高兴了。后来他们把这根金条卖了,卖了不少钱。他们不但在老中医这里治好了胡黄氏的病,也还上了外债,还买了田地,车马,盖了新房,又给儿媳妇小莲买了不少金银首饰和嫁妆。从此以后,胡黄氏一家过上了富裕幸福的好日子。

作者简介:许永恒,男,吉林省农安县青山口乡退休教师,业余作者,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已发表各类作品千余件,其中儿童文学作品居多,并在国内外多次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