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鲁迅读书会

周令飞先生(鲁迅长孙)
十首诗 一封信——纪念李霁野先生诞辰 120 周年
鲁迅文化基金会 2024-04-16 16:45浙江
周令飞/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
今年4月6日是李霁野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日,4月16日在天津召开纪念会,主办单位邀请我致辞。小时候我在家里见过李先生来看祖母和父亲,我还小,大人谈话我没资格参加,也没什么兴趣听。后来知道李先生在解放战争期间曾接济过住在北京生活窘迫的鲁迅母亲鲁瑞和元配夫人朱安,和我家渊源颇深;知道李先生是位翻译家,年轻时曾求教鲁迅,请他审校他的译稿,得到鲁迅多次耐心认真的帮助。李先生对鲁迅十分尊崇,曾说:“我总自勉在译书上不偷闲躲懒,在做事上不苟且敷衍,就因为在我的心中永远存在着鲁迅先生这样一个典范”。
对于李先生我知之甚少,不知道讲什么,突然想到2008年我在整理祖母许广平的遗物时曾看到过他的一封亲笔信和他写的十首诗,找出来和大家分享,也算是我的一份心意和一种纪念。写信的时间是 1959 年 4 月 17 日下午,邮戳是北京的,邮票被妥 善揭去应该是集邮了,寄信地是“新侨”,应该新侨饭店吧。信中写道:
廣平同志:
这次在绍兴住了近十天,看看鲁迅先生创作的环境,觉得很有兴趣。现已成立招待所,外宾年年不少人去。来前接到留法学生所释,在巴黎出版的"故事新编",装印颇佳。此人曾译"红楼夢",妻为法师范学院毕业生,译文大概不差。书已转赠纪念馆。?前后写诗十首录上请指教。祝健好!?
霁野上
四月十七下午
信中附有李先生的诗十首,他亲笔抄录在颇有名气的“十竹斋”木刻版画信笺上,其诗文如下:
访鲁迅故乡
(一)
百草园中百草新,
短垣犹留旧时春;
遥思掩首仰天态,
蟋蟀原双从未闻。
(二)
小园未改腊梅在,
白雪归来自在开。
坛上难寻旧履迹,
梅期霖雨长青苔。
(三)
两岸菜花黄似绫,
乌篷破水水声轻。
玲珑包殿亭亭立,
遥望稽山欲滴青。
(四)
当年社戏寂无声,
留得名文四海称。
为道先生少小时,
儿童笑语喜盈盈。
(五)
皇甫安桥万事新,
亩产争取二千斤。
高举红旗迎风舞,
无愧两村好外甥。
(六)
鉴湖寄迹少风波,
绝笔放翁感慨多。
爱国诗人今豪兴,
前来共我舞婆娑。
谒鲁迅先生墓并访故居
(一)
垂柳和风绽玉兰,
江南正值艳阳天。
长眠端坐皆潇洒,
故国青春万万年。
(二)
奋斗生平世所钦,
当年教诲意殷殷。
刀丛斗智显真勇,
俯首为牛见大仁。
(三)
竟日长谈万事非,
目光炯炯映斜晖。
毛锥纵扫千钧力,
离乱声中尚横眉。
(四)
廿载归来万象新,
绕梁犹记旧时音。
桌前稚子回眸顾,
慈爱殷殷一片心。
2024.4.16 于天津

作者简介:
李霁野(1904年4月6日 -1997年5月4日 ),安徽霍丘(今安徽省六安市叶集区)人 。现代著名翻译家,鲁迅的学生,中共党员、民进成员。1927年肄业于燕京大学中文系。
历任河北天津女师学院、辅仁大学、百洲女师学院、台湾大学外语系教授、系主任,南开大学外语系名誉主任、天津市文化局局长,天津市文联主席,全国第二、三、四、五、六届政协委员。妻子刘文贞亦是英语翻译家。
中国鲁迅读书会
责任编辑:陈继业
2024年6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