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黄藤岩记
徐志赓
浙江东阳
黄藤岩位于浙江省东阳市湖溪镇境内。
黄藤岩横空出世,大、小石笋矗立。宋代诗人刘过有题咏。山顶茂林修竹,山腰岩洞深邃,冬暖夏凉。与东阳市南江水库、南江林场景区毗连。 黄藤岩景区发端于四百多年前。
湖溪镇南江村西堆在重修吕氏宗谱时发现了黄藤岩景区的有关文字资料,使黄藤岩景区有了确切的古代文字记载,也使得其发端年份往前推到了明朝。
黄藤岩是东阳市级的风景名胜区之一,自古就有"黄藤岩赛方岩(浙江永康)"的民间传说,其上修建的五圣太祖庙和真武元帝庙也早有其名,但是一直找不到相关的文字资料。 此次南江村西堆在重修吕氏宗谱时,到马宅镇徐宅村黄檀头吕氏分支处借来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宗谱,才发现了有关黄藤岩的文字记载。具体负责宗谱修订的退休教师吕金仁说,过去西碓叫世戴,从谱谍上记载来看,从大清乾隆开始到民国四年最后一次修谱,吕氏宗谱经历了五次重修,有关黄藤岩景区的资料最早应该是记载在乾隆年间的宗谱上。黄藤岩山顶上过去一直建有道观,但不知何时开始修建,现在找到了修建的确切文字资料,村里人都感到十分高兴。
翻开重修于清道光年间和民国四年的《世戴吕氏宗谱》,都可以找到《黄藤岩实迹记》一文,文中详细记载了黄藤岩上古庙的建设情况。
根据《黄藤岩实迹记》,黄藤岩的建设开始于明朝万历廿一年(公元1593年)八月初四,至万历三十年九月初二建成庙宇,塑吕、张、李、吴、郭五姓各一像,称为五圣太祖,其庙宇所在地推算起来应该在黄藤岩山顶背阴处。后来到清朝嘉庆五年,乡人因为嫌其背阴,在山顶向阳处,"伐木立庙,装塑神像,拆旧庙为后殿,塑真武元帝以镇北极,号藤岩古庙。新造前殿三间,合塑五圣太祖,名为五云殿"。
《世戴吕氏宗谱》还记载有黄藤岩八景诗,诗词内容很优美,其中之一为《藤岩探月》,诗中写道:
藤萝缭绕依岩坡
万古名称永不磨
高耸依稀华岳近
幽间偏僻岛蓬多
玲珑石洞栖神圣
突屹奇峰插汉河
三五夜来一轮满
妆台镜里对嫦娥
后记:说实在的,对于近在咫尺的黄藤岩,我真正上去过也仅仅一次。那还是很早的时候,1969年的下半年。当年我作为南江水库建库民工的一员,时被抽调至水库保卫组工作。有一天,与余承裘(时任东阳县革委会副主任)带队的县婺剧团一行八九人(他们是去水库劳动锻炼的)上山游玩过一次。当时也不知旅游为何物,根本没记下什么东西。
路过黄藤岩的次数那倒是挺多的,只是“远观而没有亵玩”罢了。
今偶然想起,应该给黄藤岩写点什么,因为它毕竟也可算是家乡近旁的一处值得一玩的所在。不管它是否名闻遐迩,还是隐没无闻。 于是搜集资料,写上首诗,黏贴些照片,敷衍成文。
钟灵毓秀黄藤岩
藏在深闺人不识
改革开放春风起
刮垢磨光名远扬
是为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