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五0团南征北战大事记
三面临敌受困,英烈长眠苗乡
来犯的土匪一股是台江的张光宗匪部约五、六百人,从凯棠方向来;一股是雷山杨士明和翁项的杨泽宗匪部一百多人,从翁项方向来;还有一股是黄平的杨胜武匪部,从加巴方向来。由于早探得消息,战士们整个晚上都严阵以待。
在山上驻守一夜的战士,也没看见土匪攻来,正准备好好瞌睡一番。突然,听得一位战士惊呼:土匪来了。此时,天已微微透着白肚亮,只见张光宗带领一队人马朝着张延训方向气势凶凶涌来,边走边胡乱放枪。待匪众走得更近时,张延训一声令下:打!顿时,机枪声、炮弹声、呼喊声交错响起。匪徒们受惊四散,找隐蔽点与战士们打起了拉锯战。此时,驻守在背后坡的武工队也与翁项方向来犯的匪部也交上了火,战斗越发激烈。一时间,旁海上空枪声大作,不绝于耳。敌匪凭着人多,气焰嚣张,几次张牙舞爪扑攻上来。战斗一直持续了六七个小时,紧急关头,我方的一挺机关枪也被打爆了,一时失去了重要的战斗力。张延训仍带领战士们顽强战斗,一次次打退敌匪的进攻。突然,一枚子弹嗖的一声,呼啸而来,张延训刚向大家呼出“卧倒!”自己躲避不及,子弹穿过了他的胸膛,他倒下了,血染红了一地。他,一位年轻的战士,怀着对党、对革命事业无比忠诚的信念,从山东千里迢迢来到凯里,却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战斗中,班长郭凤山(河北人)、战士杨昌贤(翁项人)、税务干部熊步常(江西余江人)、通讯员余道深、邹保林(都是江西弋阳人)也都不幸壮烈牺牲。他们为了凯里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英勇赞歌。
由于力量的悬殊,加上区队和武工队的战士也大多为刚参加革命不久的青年战士,没有受过专门军事训练,也没有实战经验,战斗形势越发对我军不利。为了保存实力,避免遭受更大牺牲,各队决定放弃作战暂时撤退至安全地带。
战士准备撤至湾水,在撤退的路上,遇上区委书记曲建华夫妇也从旁海驻扎地撤出来,大家便一起分析商议。敌匪兵多势众,旁海、湾水已不适宜继续驻扎,为避敌锐锋,保存实力,决定一起经湾水前往重安江。并派出几位同志前去炉山县委报告,听取县委下一步的指示,并要求增援,将打散的战士们找回重新组合,将牺牲的烈士进行安葬。得知旁海剿匪战失利后,尤其是牺牲了多名战士,县委书记崔方亭忍着巨大悲痛,连夜召开县委会议,立即安排人员悄悄委托本地群众将牺牲的战士就地掩埋。并命人通知曲建华书记,县委组织人员协助全体区队干部、战士撤出旁海,退至重安江,至此,旁海失守,被匪所占。
占据旁海后,匪徒们沾沾自喜、得意忘形。他们又企图抢占湾水,并打通前往重安江的咽喉通道,妄想开辟新的领地。
6月29日,黄平、台江、丹寨、施秉等县和凯里、翁项、凯棠本地的各股匪头目率领匪徒3000余人纠集到旁海,气焰嚣张,叫嚷着要攻打湾水。吴朝瑜巧妙地假投降拖住敌匪,一边立即派人向炉山县委报告。得到吴朝瑜的汇报后,炉山县委书记崔方亭和组织部长单志远(山东省茌平县人、1947年6月任中共在平县委委员、办公室秘书,1949年2月参加南下支队,5月任中共弋阳县委组织部部长,同年11月参加西进支队到贵州,任中共炉山县委副书记、书记)结合周边实际情况分析研究,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五〇团部队也已到达凯里执行剿匪任务,最终作出了“先打湾水格种,后打旁海”的剿匪指示。
解放军一五〇团二营营长宋继森(山东省齐河县人)受命率全营直赴格种。6月30日天刚朦朦亮,格种突然枪声大作,土匪在睡梦中被惊醒,吓得四处逃散,格冲之战很快取得胜利。为乘胜追击,7月1日晚上,一五〇团二营的战士们顾不上休息,继续连夜赶路,县大队、武工队的战士们也密切配合,跟随大部队一起行军。拂晓达到旁海后,解放军战士便集中火力向旁海街上、屯上的土匪猛烈开火,只听得有土匪惊呼大叫“解放军大部队来了”,土匪们吓得如惊弓之鸟,狼狈逃窜。一时间,枪声、炮弹声、喊闹声、哭声混杂在一起,整个街上乱成一团。但有一些顽匪们,他们强搜了群众一些船只,渡过清水江,妄想着凭借清水江天然的地势负隅顽抗。解放军部队在火力的掩护下强行渡江,经过2小时的激战,3千余匪被打得抱头鼠窜,逃得逃、伤得伤、死得死,匪部被全部歼灭。此次围歼战,俘虏匪众100余人,并缴获大批武器弹药,战斗全面告捷,旁海胜利收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