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386》「飘舞的剑」(6197辑)

晨间寄语
前一个时期,在《寄语》里写了提醒不让孩子们贪恋手机的内容,包括对低头族的批评,得到很多朋友的认可,有感觉沾沾喜气之势。这回轮到我了,垂头丧气[叹气],手机坏了,充不进电,自己跟着“瘫痪”了两天。手机在手而打不开,才急死人,无所适从,磨皮擦痒,感觉低头族有他的“乐趣”,尤其一个人时,异地途中,你不以手机为“趣”你干啥?认识几个字,能够翻动手机内容页面,不急才怪…。
回到贵阳第一件事就是修手机,当然也想续“修”《寄语》。一位几十年的老哥打来电话,问怎么了?即问没有见到《寄语》的原因,且以见惯“晨间”“唠叨”笑询,我抱歉并谢众多友人的关注,今日借以为题也。
文中老哥已是奔八之人,亦师亦友。文革武斗后,70年代初,社会上兴起拉帮结派打群架。老哥是从某地央企调回家乡小城来的,学有一身“武功”,我们几个师兄弟慕名前往,目的就是不想被人欺负。我们向他学习了“华拳”、“长拳”、单刀、剑、棍等,后来的最大好处是强身健体。几十年来学以致用,手脚还算灵活。那时的师兄弟们,现在偶尔小饮对酌,其中仍有练功话题。那时是为抗衡,现在法制社会,你敢惹哪个?旨在晨间走步活动,便成内容了,练起来也有兴趣[OK]。
老哥现在还在练,虽然年纪已大,他固定在一段河边柳林,亭廊小榭附近,我有时到那里去会他,老远望去,八卦行步亮掌,如行云流水般,沉稳矫健,闪展腾挪中,不失当年风采。老哥爱笑,一副慈眉善目模样。练武人行仗义、讲义气,他虽老工人出身,但却喜看书,尤其爱看行侠仗义之类的书,弟兄们都受他的影响,少有鲁莽冲撞。几十年不易,一段时间不见人要有音讯,老哥便以《寄语》考核我了,时以此电话上问,怎么没见发(寄语)?我知道老哥的心思,实则是在关心老弟我是否有恙,又与许多战友、同学、朋友不吝为拙文点赞一样,异曲同工,老举在此一并谢了,而且是发自内心的[抱拳][抱拳][抱拳][啤酒][啤酒][啤酒][爱心][爱心][爱心][咖啡][咖啡][咖啡][玫瑰][玫瑰][玫瑰][太阳][太阳][太阳][合十][合十][合十]!
新的一天,早安!
2024.6.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