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子说史
老佛爷西狩长安
文 刘彦强
“蝉鸣高枝颂圣明,虫寂浅池颤魂灵。八狼逐妖孽缘重,泾渭蒙羞念佛声。”此一首孤零憨子的无名诗,说的是太平军被剿灭之后,泱泱大国的老佛爷执掌朝政,朝堂满是中兴盛世的颂扬之声,草野尽是饥寒冻馁的寂声之民,庚子年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妖婆老佛爷西幸十三朝废都,由此使很多长安人以“我爷见过皇上的面,我婆跟娘娘吃过饭”而骄傲。真是让秦山蒙羞,渭水泪奔。何为如此来哉,听憨子给你慢慢道来。
一.缘起
“庚”者“梗”也,有梗则不通,不通必变乱;又,“庚”之意,赔偿也,“庚偿”以求通。“子”者,鼠也。鼠辈当道,穴居宫闱,国家必乱。庚子注定丧权辱国,公元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的庚子年就是个庚偿祸乱之年。
先是山东一伙地痞无赖野心家以画符念咒,“请神附身,诸病不侵”的邪教欺骗群众,在“反清复明”的旗号下谋财牟利。遭到袁大头的残酷镇压后改换门庭,以“扶清灭洋”取媚清廷,得到老妖婆慈禧与端王戴漪等一众当朝硕鼠默许,于是北京城里处处设坛,坛坛画符念咒,都道是“义和团,神助拳”,吃了符水就能神灵附体,枪弹不入。可怜许多无知的大清子民,为自己成为拳民刀枪不入而昂昂气壮,跃跃欲试要与洋鬼子比个高低。
后是慈禧、端王载漪等一干当权硕鼠,认为拳民可用,就想利用无知的拳民刹刹洋鬼子的威风,出出洋鬼子对自己大不敬的恶气。6月17日,美、英、日、俄、德、法、意、奥等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20日,清廷经过数次“御前会议”的争论,最终由老妖婆拍板,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对列强宣战。21日,清政府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出面对八国联军的“宣战令”。“宣战令”声称:
“朕今涕泣以告先庙,慷慨以示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鞑伐,一决雌雄。连日召见大小臣工,询谋佥同。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下至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彼仗诈谋,我恃天理;彼凭悍力,我恃人心。无论我国忠信甲胄,礼义干橹,人人敢死,即土地广有二十余省,人民多至四百余兆,何难减彼凶焰,张我国威!”
万岁爷“宣战令”一出,本该“奴才遵旨”,但那些官场大佬们依然是阳奉阴违,冷眼观望,倒是那些平日无权无势,见官即求“大老爷恩典”的佝腰偻背的拳民们尽都得势呼喝喊威,腰杆子和脖子都直了起来。但神坛很威风,现实很打脸。那些“刀枪不入”的拳民烧杀信教与使用洋货的国人威风八面,但遇见真的洋鬼子就草鸡立现。数十万之众攻打仅有500兵力的外国使馆与西什库教堂,打了65天竟一无所获。怎么打的?临战之前,拳民们在“大哥”的引导下又是烧香,又是磕头,搞了一套下大神的仪式之后,头上粘一个黄纸片儿就雄赳赳气昂昂地冲向了目的地。结果是敌人的一排枪声之后,哗啦啦倒下了一片,还没死的扭头撒丫子就跑。这就是所谓的天兵天将,逃跑起来比神仙还快。但这群流氓神棍打洋鬼子不行,屠杀自己的同胞却无所不能。在他们眼里,那些信外教的,开外国商店的,买卖外国货的,都是“二毛子”,都不爱国,人人都活该被杀,家家都活该被砸,再加上他们奉着老佛爷的谕旨,架着万岁爷的圣名,个个理直气壮,谁敢与之说理?于是乎,不打白不打,不抢白不抢。这伙拳民骂得眼斜嘴歪,砸得志得意满,那些被砸被抢的居民,面对这帮凶神恶煞只能跪着叩头,连说“奴才该死,奴才该死”,拳民(实为街痞流氓)砸毕抢完要走了,还要道声“谢老佛爷恩典,谢万岁爷恩典”。真是天朝文字狱教育下的忠实草蚁。
根据《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的统计,被义和团杀死的洋人数目仅为231人,其中多数是手无寸铁的传教士。而被义和团杀死的中国教民与使用了洋货的无辜百姓,却有数十万。仅仅是北京地区,就有四万多居民被杀。这就是所谓的“民族脊梁,国人骄傲”!数十万义和团遇见1.8万人的八国联军就都做鸟兽散。洋鬼子进北京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义和团做鸟兽散,那些镇压长毛子有方,屠杀大清子民有功的曾文正公的湘军、李大宰相的淮军、还有小站训练的新军呢?面对不足两万人的八国联军一个个都成了草鸡、瘟鸡,全都躲得远远的闭目塞耳任洋鬼子横冲直撞。再此情况下,面对来势汹汹的洋鬼子们,老妖婆慈禧等一干硕鼠都是光棍不吃眼前亏,迅速又下了一道英明神武的懿旨——西狩长安。
至于北京城里那些居民呢?“这大清国又不是我的,谁来了我都是奴才,去他妈的让鬼子糟蹋去。”于是鬼子火烧圆明园,北京的大清子民们远远的指点着:“嗨,好大的火啊!”鬼子要抢王府官宅,有大清子民屁颠屁颠的指点带路:“抢,抢光才好!”
这气得恭亲王大骂咋都是汉奸!不对,不是汉奸,是清奸,汉奸都在大清国的政府里做官呢。
说一个典型清奸吧,这个清奸就是伟大领袖极力赞扬过的那位龚自珍的儿子,名字叫龚半伦。
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龚半伦给其当带路党,北京城里做带路党的人很多,但这个龚半伦不同,是个学贯中西的儒家弟子,他带路不说,还给当时的英国公使做翻译,代表英国跟老妖婆安排的恭亲王谈判,且在谈判的时候,还百般刁难,最终搞的恭亲王发怒,质问他:你等世受国恩,却为虎作伥甘当汉奸?
恭亲王问得理直气壮,但你知道龚半伦怎么应对?龚半伦脸不红心不跳的回答:
“我本来是一个好人,用2个字来形容——良民。我也很想上进做事,但这上升之路被你们这群奸臣都给控制了,我想种田经商,你们这些官员盘剥压榨,搞的老百姓缺衣少食,乞讨饿毙的处处皆是。今天你骂我是汉奸,我看你们这些官员才是真正的汉奸,国家就是你们这些卖国贼搞坏的!你还有脸说人?”
龚半伦的反驳弄得恭亲王哑口无言。
我无意给龚半伦的清奸行为辩护,但也不能不说他的反诘很有道理:贪官污吏治理国家,这国家名义上是人民的,但人民对国家的任何事情都做不了主,相反的,还要受贪官污吏们在国家的名义下盘剥压榨,肆意掠夺,人民会爱这个国家么?
难怪《尚书.汤誓》中说,夏朝的君王自比太阳,夏桀在位时老百姓指着太阳骂:“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
二.西狩
天朝的事情咱弄不懂,但我知道,著名的历史学家、百年清华四大哲人之一的陈寅恪先生这样评价天朝:“中国之人,下愚而上诈”。
看看妖婆老佛爷与万岁爷的“西狩长安”,还真是“中国之人,下愚而上诈”的例证。
明明是硕鼠遇见恶狼的急急逃窜,偏要对全体大清子民说是“出狩”:堂堂大清皇帝太后,还怕什么红发碧眼的洋鬼子?我这是在北京闲的心慌,出来打猎乐之。到那里打猎?不是西安有个上林苑么?孤家就去那里打猎,所以就叫“西狩长安”。
你说老妖婆这货的弥天大谎能骗过人吗,你还别说,舆论权就掌握在皇家手里,他爱咋说就咋说,洋鬼子进京不准议论,“两宫逃亡”更不准议论,谁议论就是损害国家形象,是洋人走狗卖国贼,杀无赦。就是有几个胆大的如于右任之流说了实话,你猜怎么着?陕西乡党们不信,不但不信,还说这些人是反贼,是不忠不孝,有人还到官府密报,家人亲戚担心被株连九族,不等衙门捕快到来,就逼着他们赶紧躲藏。你说这上面够狡诈的吧?其实,够狡诈就建立在下面的够愚蠢上。
按理说八国联军进京烧杀抢掠,你慈禧既掌国之大权,不去守土抗敌也就罢了,却第一个带着傀儡光绪跑路。跑路就跑路,逃跑之人应该是“忙忙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但这老妖婆却还要摆足架势,享受太后皇帝殊荣,你说她肥胖如最肥的猪也就三二百斤吧,但却要坐八八六十四台的大桥,一路悠哉悠哉而又威风八面的西行,还要数以千计的御林军吆喝开道,所到之处还要黄沙铺路,百姓两侧跪迎。
就这样,老妖婆于1900年8月21日离京,于1900年10月26日(庚子年九月初四)抵达西安。
慈禧西狩史载,就在8月21日老妖后离京之时,陕西巡抚端方就接到皇宫密令“审度形势,于西安府城酌备驻跸之所”。这端方本就是奴才出身也就罢了,他的一应手下更是奴才的奴才,知道慈禧“老佛爷”与“万岁爷”要来西安,以为自己的后代可以骄傲的吹牛说“我爷见过皇上的面,我婆跟娘娘吃过饭”,就像祖坟里要冒青烟了,一个一个都屁颠屁颠的跟着端方做接驾的准备。
说起这西安,其实其名原非西安,而是长安,长安又脱胎于秦之咸阳,秦之咸阳又是西周故地,汉之后又有十余个大小王朝在此建都,今人称之为十三朝古都。算起来作为一国之都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十三朝之中最让人瞩目的是秦汉唐三朝,但盛唐之后,虽然还有几个小朝廷以此为都城,但都不值一提,宋之后就被彻底抛弃,是为废都。这慈禧要西狩废都,可这废都的驻跸之地却成了问题。由此,端方为首的奴才们可没有少费心思。
这些奴才们接到密令之后立即在西安城内选址,拟定速修行宫的“蓝图”。并与两司商议,着手成立了“支应局”,专办“迎銮”事宜。同时又命令潼商道陈兆琐在潼关督造御舟,专供两宫渡河时应用。此外,还大肆修饰陕甘总督署(现已不存,旧址位于今西安市南院门一带。1888年陕西巡抚部院署衙由西大街鼓楼北面迁移至此处,因此名为“南院”,南院大门前的街道也因而得名“南院门”),“门柱改红漆,牌坊画云龙”,将其包装成为太后老佛爷的行宫。
慈禧们悠哉悠哉的一路奔波了两个多月,不对,是一路颠着屁股两个多月,终于于庚子年九月初四(1900年10月26日)抵达西安。当时陕西闹灾荒,各地遭遇大旱,60个州县的300万人口受灾,赤地千里,饿殍遍野,有些地方甚至“人相食”。但那些大清的父母官们却罔顾陕民的死活,仍然逼着饥民在沿途路上张灯结彩,这个地方平整,那个地方拓宽,修好了还要黄沙铺路,老妖婆到了时还要大清子民在御道两旁低头跪迎。可怜这些大清子民,一个个跪的膝盖疼痛腰背酸硬,肚子里填的那点糠菜早已消化的无影无踪而开始咕咕叫饿,至于老佛爷与皇上的面呢?不但面没见,就连人家的脚腿都没见,他们偷眼扫到的,是六十四台大桥和抬桥的桥夫、还有喝道护卫们的腿脚,以及这些腿脚带起的黄沙粉尘,很多倒霉蛋还被这带起的黄沙眯了眼睛,呛了鼻子,但这并不妨碍某些人的后代吹嘘:“你先人算个啥,我先人还接过老佛爷与万岁爷的大驾呢!”
三.废都
在今人的眼里,慈禧一路上六十四台大桥抬着,数以千计的奴才前呼后拥,但在老妖婆及其奴才们心里,这一路上很是狼狈。所以刚一到西安,就立即要享受最高统治者该享受的生活。尽管端方等奴才已经费尽了心思进了最大努力,但老妖婆还是不甚满意,认为总督署改建的行宫不够高大上,体现不出皇室的威严。于是奴才们又广招工匠,强拆民居,大兴土木,征收位于总督署北院的陕西巡抚衙门,将两处衙门的所有房屋连接起来,依照北京的样式重新装修改建,甚至厨房都照着皇宫御膳房的模式,细分为荤局、素局、菜局、饭局、茶局、酪局、粥局、点心局等多个小的“部门”。
与其说慈禧老妖婆来到西安避难,不如说是来废都放松度假。
就说吃饭,你以为老佛爷肯定过的是油攃面的日子,顿顿的橪面锅盔就着八碗一盖,纯肉没菜的席面,难不成也就是八凉八热八道小吃顿顿的重八大宴?要知道,当时陕西的600多万大清子民正惨遭灾难嗷嗷待哺,数以万计的灾民已经饿毙或者待以饿毙。
乡党,你错了,你这是典型的以凡人之心度妖魔之腹。老妖婆的腹岂是你绞尽脑汁能想出怎么填的?还是听我慢慢给你粗说。
慈禧的每一顿饭,必须先由太监进呈菜单一百多种,由她挑选。当时两宫每日仅膳费就要耗费200多两白银,按当时关中地区的粮价,每石白米价值为六两白银,约折合大米30多石。若折合现在的人民币,则慈禧一顿饭能吃掉近十万元。除此之外,地方当局还专门收购了6头奶牛,开辟了一个牧场,由一个五品官员专门负责打理,仅是为了给慈禧提供牛奶,每月又要花费600多两白银。
慈禧一顿饭的花费,就足够5000人吃一天。两宫在废都近一年的时间里,光是生活费就花了12万两白银。至于日常生活方面,老妖婆更是奢靡无度,全然不想会给百姓带来多沉重的负担。老妖精到达废都长安时,正值炎炎夏日,酷热难耐。慈禧向手下索要冰镇酸梅汤,但废都没有存冰,有奴才出主意说距西安城200多里的太白山石洞里,有“万年不融之冰”。于是官府便派遣当地农民,拉着大车去太白山取冰,以供御膳房使用。又费尽心思,找到几口绿色琉璃大缸,将冰放入缸里为慈禧降温。
慈禧在西安时的行宫旧址(1951年摄),位于今南院门一带老妖精除了自己生活上的大肆铺张,为了笼络人心,还巧立名目,大肆赏赐随行官员,并专门定了“规格”:亲王、郡王每天拨银60两,贝勒、贝子每天30两,皇亲贵族每天15两,二品以上大员每天7两,三品以下官员每天5两、3两、2两不等。
你别“我的妈呀,那么多?!”你知道人家老妖婆怎么说: “向来在京,一费何止数倍?今可谓节约矣。”
听听,“向来在京,一费何止数倍”?想想,老妖婆及其皇室贵胄是怎样的腐败奢侈!
你骂老妖精厚颜无耻,可人家说他们“节约”呢!
比较而言,人家说的是实话!
老妖婆说“可谓节约矣”,奴才们就大肆宣传慈禧皇太后与皇帝多么的艰苦朴素,忧国忧民的省吃俭用,号召人民为老佛爷捐资捐款。
你还别说,大清的子民还都相信这样的宣传,很多人感动得涕泪交流的:“甭说我们吃草咽糠了,老佛爷和万岁爷都和我们一样受罪呢!”
大家纷纷为老佛爷捐资捐款,老佛爷也毫不谦让的尽收囊中。
最有名的是泾阳县安吴村的寡妇,对了,就是电视剧《那年花好月正圆》中的周莹,她因经商有道一下子就为慈禧捐款白银10万两,慈禧一高兴就让光绪下旨封周莹为“一品救国诰命夫人”。周莹如果知道老妖婆及其皇室贵胄这样挥霍无度的生活,大概后悔得要搧自己几十个大耳刮。周莹42岁抑郁而亡,说不定就和这事有关。
有时想想,也不要怪大清子民愚蠢,他们听到的消息都来源于官府,舆论一律啊,不由你不信。
老妖精慈禧如此挥霍无度,长安地方上的财政根本供应不起。因此,慈禧又以光绪的名义下了一道圣旨:“朕暂时住在西安处理朝政,各项开支甚大,各部各省所缴纳的官饷物资改运西安,数量如前,不得有误。”
唉!天朝的地方大员们对与列强宣战的旨意不理不睬,对加征民脂民膏命令却万分积极,且实施有方。史载,接到老佛爷懿旨的各地官员迅速加紧了对民间的横征暴敛,搜刮的民脂民膏源源不断地流向西安。到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全国各省运往西安的银两达到500万两,粮食近1000万石。负责筹集粮饷的布政使岑春煊等人,四处敲诈勒索,向地方官强行摊派数额极大的粮饷,使各地基层小官叫苦连天,甚至多有被逼自杀者。
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9月7日,被留在北京与列强谈判的李鸿章接受了十一国代表提出的全部条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的庚子赔款共计白银4.5亿两,本息共计9.82亿两,加上“地方赔款”总数远超10亿两以上,折合人民币50万亿元。这笔巨款相当于大清帝国财政收入的12倍以上。
天啦,这么大的赔款数额,听起来都吓死人,但这些钱对老妖婆慈禧算什么?她得知各国列强并未将她列为挑动战争的祸首,不由大喜过望,遂以光绪帝名义发布了所谓的“罪己诏”,称这十亿两白银的“庚偿”是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值得。
不久,要求得到满足的恶狼们开始陆续撤军,慈禧一行人也于10月6日正式结束了在废都长达347天的“艰苦流亡”生涯,坐着六十四抬大轿,在大批武装的保护下,耀武扬威地离开西安,出发返回北京。其排场比当初到西安之时,有过之而无不及。
慈禧从西安启程返回北京的场景在返京前,慈禧还不忘再最后再捞一笔。搜刮70多万两白银,动用了大大小小的3000多辆车辆,满载名贵宝物启程。这一趟开支达到近200万两的白银,仍然全由陕西人民承担。
上面的这些数字,你现在看的是触目惊心,可在当时却是国家的机密,谁要泄露是要掉脑袋的。至于大清子民,他们知道的就只有老佛爷的恩典和伟大,还有艰苦与朴素,为了大清国的子民们在西安蒙难啊!
这就是由康乾开始的天朝的舆论一律作用!
可怜的大清子民啊,被榨干了血汗,披着破衣烂衫,吃着草根糠麸,尽管面黄肌瘦有气无力,但还在欢呼大清的老佛爷“万岁万岁万万岁”!
2022年9月23日星期五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