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文/山妹
彭发杰,这个名字蕴含着力量与智慧,象征着独立与坚韧,这个称谓背后的真实人物——我的父亲,他的形象远远超过了这个简单的名字所能表达的:他是天子山那位鲜为人知的守护者;一位默默为旅游事业奉献的平凡人。
据他回忆说,10岁开始读书,小时候因交通不便,读书需要步行十几公里路在(康中乡)中湖乡读书。读书成绩全年级第一名,以双百分成绩考入永师。遗憾的是刚好赶上集体化食堂,在校读书时饿成皮包骨,再加上严重感冒,在校无钱医治,休病假一路乞讨回家。回家后由爷爷自己扯草药治好。奶奶听别人说,孩子生病必须要冲喜。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了,临时也找不到儿媳妇,思来想去,后来想到他隔房姑妈家有一位能干而又漂亮的闺女,因为那时姑妈家是富农,女儿不好找婆家。于是,马上找姑婆相亲,很快促成一门亲事。因爷爷住的是土改后分的地主家的四合院木房子,他们很简单的在这里办了二桌席也算成家了。母亲怀上了大哥在家待产,大着肚子去提水,听着他们有叫舍根的正议论妈妈如果生孩子了,堂屋是需要换“神龛”的。这个事,在土家族的习俗里,那是惊动天地的事。老妈气的连提水的桶都不要了,找回老爸必须上山上搭棚去也得搬家,老爸看到老妈这个不高兴的样子,也只好答应。在坐月子时,外婆来看外甥,才知道女儿在外搭棚又在地上搭地铺坐月子。一气之下,回家与外公商量,送老爸三个光洋。修起了他们的第一栋木房,五柱六棋结构的房子四间,上楼下砧添点锅灶,基本上有了自己的家。
在村里老爸还算是一个有点文化的人,当了18年生产队的队长,回忆到他当队长期间,也有过想进步,通过自学考上了省财贸学院,他说,他能考上的最大优势不光成绩过关而且双手能打算盘。他又没有想到“过五关斩六将”,命运又一次捉弄他,因为大队部的一个公章不盖,又耽误了他再次想走出大山的最佳时机。这次失去机会后,他如同改变了一个人似的,看到了如此小小的一个村官的霸气十足,盛气凌人的品德,懂得了手握权的强势与弱势的区别。父亲长叹一声气,不想再提起往事。从那额头多条的皱纹里和粗糙带茧的双手上足够读懂一切。
他又回忆1984年,农村下放到户不久,父亲作为家中的顶梁柱,当时桑植县天子山管理局正致力于旅游开发,急聘公路技术员。面对这一通知,父亲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边是九个孩子正处于求学期,需要他的照顾与关心;另一边则是政府开发旅游事业急需的技术力量。在这个关键时刻,母亲展现出了非凡的担当与智慧,她坚定地说:“任何事情都要以政府的工作为重,只有开发旅游,孩子们才能有更好的出路。家里的事,我一个人会尽力承担”。那时,家里负担沉重,十几亩山地、七亩多田,还有那么多孩子,最小的才三岁。由于超计划生育被罚款,家徒四壁,靠借粮度日,生活异常拮据。然而,母亲的大度与担当令人敬佩,她鼓励父亲勇敢地去承担这份重任。
父亲带着使命与责任踏上了所谓工作岗位。在工作中,他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他技术监督的公路有天子山镇至石家檐、中湖大庸垭至天子山镇、缸钵峪、天子山丁香溶至空中田园、天子山每个风景点上的安全扶栏、天子山各村,我也知道,他在天子山镇政府当公路技术员也是18年多。很多往事,最得意的事是经常乘坐我的车回家在他曾经管理过的路上行驶,他都会给我讲起那弯道上的向心力与助力的关系。公路质量达标时的检测要求,当年湘西自治州公路局用重车带着二十吨重沙,车上按有弯沉仪、在公路上跑车地面不能沉,弯道上跑二十米的标准,沙不能滴落,检查车只跑1.6公里,检测员说,质量很好,可以免检。也许在湘西自治州交通局的档案里,可以找到天子山公路荣获“湘西自治州质量免检工程奖”的记录,也可以找到缸钵峪“凌云桥“第一座斜桥技术员奖”的荣誉的文件。在当时也是湘西十县建桥史上第一座斜桥。泗大线还荣获湖南省交通厅评为优质工程,奖励550元。这些荣誉的背后,他说,是当时天子山镇政府领导们辛勤付出的结果。
父亲还是一个爱心人士。他说,他发明了“鸣锣防火”,得到原大庸县领导的表扬。还有他在当技术员下班途中,天气漆黑,政府领导安排车送他回指挥部,车正行驶在将军岩路段,发现一个小女孩步行上山,他想这么晚还有这么小的孩子在这大山里,出于好心,让师傅杨启烁停车带上,没有想到带到指挥部,爸爸问她去哪里?好让杨师傅送你一下,谁知道,这个孩子下车了不走了,她抓住爸爸的衣角说,我没有家了,被后妈赶出来了,就开始哭,让爸爸束手无策。刚好指挥部设在我们酒店,爸爸半夜敲门送给我,说是检到了一个小妹,等明天天亮送给你妈管去。真的没想到我妈也接受了那小妹,就这样我们家里又多了一个妹妹。我还记得天子山仙人桥,一位外地旅客在观景时不小心掉下了悬崖,当时的天子山派出所民警很年轻,不知道如何处理为好。找到了我父亲,一声彭叔叔,就讲刚刚接到老百姓急电,仙人桥出事了。爸爸陪着民警下到几百米深的悬崖下,无法将遗体带上来,徒手将游客掩埋。将遗物带上来。那时候交通不方便,通讯难,只能发电报通知家属。几天后遇难家属才能赶到现场,殉难者是一位很特殊身份的人物。家属需要找到处理后事的当事人。家属与我爸爸一见面,那家属龙阿姨的女儿就称呼我爸为彭爸。老爸就这样又多出了省城里的两位优秀姐姐。一直礼尚往来至今。她们特别感恩父亲,逢年过节都会收到姐姐们的礼物。她们还特意给父亲拍摄了一部微电影。主题为《富天坪的彭家》父亲也成为这部微电影中的主演。主编、导演、摄制组在那小山村住了几天。在此,我真的很感恩她们的善举。
在家庭生活中,父亲同样是一位模范。尽管工夫繁忙,但他始终关注着我们的成长和教育。他教导我们要珍惜每一位来到张家界的游客,为他们做好服务。我们这样好的风景才有它生命力和活力。他还教会我如何爱护自然、保护环境,保护动植物。从小培养我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父亲还是一个珍惜动物发现者,在9岁时发现的截腹蛛。在1983年,他在金边溪卖水果时偶遇了正在采集蜘蛛标本的教授——湖南师大王中富。他说,你采集蜘蛛标本,发现一个腹部如衣服扣的蜘蛛没有,王教授听后怎么也要去看看。他将王教授带十几公里来到天子山黄河村,教授安排爸爸找当地农民帮忙采集,既然发现世界珍贵的小蜘蛛——截腹蛛。王教授当时定位黄河村可以做为动植物科普基地。遗憾的是王教授因病早世。唉!这事就耽搁那里了。
在我心中,父亲就像那巍峨的天子山一样,坚实而可靠。他的不屈不挠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勇往直前面对挑战。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我都会第一时间告诉父亲。他都会找到解决的方法成为我前进的动力。
感谢我的父亲,他不仅给了我生命和家庭的温暖,更教会了我如何成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奉献和付出。我为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父亲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作者简介:彭丽珍,土家族、中共党员。张家界市作家协会委员、武陵源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武陵源区诗词协会副主席、张家界非遗协会副会长,张家界地道文旅策划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成功策划了张家界“空中有田园.古稻传千年”、“翰墨张家界、问道紫霞山”成功接待了一、二届国际旅游诗歌节等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