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历来是有血性的民族,中国人历来有血性。何为有血性?正直、勇敢、有担当的特质,涉及到个人的意志力、勇气、正义和责任。一个具有血性的人,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不畏惧强权,坚持真理,勇于承担责任。血性,体现在社会和文化层面更是维护正义、尊严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通过培养和保持中国人之血性,使之成为社会栋梁、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有用人才。
“最危险前兆:日本在培养战狼,我们在培养娘炮”……(网络)。参考虚无实有2019.3.3原文 中华民族需要有血性.之短评)网络文章全篇贯穿着日本的“尚武精神”。尚武精神,不是日本独有,但给我们什么启示?
最早有尚武精神的不是日本人,而是具有5000年文化文明的中华民族,现在可不能丢了……中国古代“天行健”的最佳注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尚武精神为国家动力的源泉。既能文,又能武,文和武,正如一阴一阳之道,文武结合,国家之强盛,也需要文武结合,正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遥思汉代,整个社会的精英人才愿意从军报国,建功立业,因而才有班超的“投笔从戎”。因此有汉一代,灭匈奴、破楼兰、平羌人,战功显赫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唐朝也是拥有强烈的尚武之风,灭东、西突厥,平定薛延陀,征高丽而建功于域外,耀中华国威,以慑四夷……
但不得不说,日本这个民族,争强好胜,天性好斗,从尚武士道,从不服输……日本仍然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在2010年才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在之前,日本和美国是世界两个轻重工业都强,工业和农业科技水平都很高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科技对外依赖度低于5%的两个国家。日本人,在世界上从不畏惧任何人,从未信服过任何国家。美国的原子弹,也仅能使日本人表面服而心不服,更多是相互利用做大做强自己的国。(更多详见我2019.1.6《日本是世界上第一个“品尝”原子弹威力的国家》)日本人之特性,历来尚武好战,野性、野心、挑战、扩张、武士道、冒险精神是日本民族之精神。欺凌弱小,崇拜强者,臣服强者是日本民族天性。
中国的未来,怎样培养年轻人,下一代、下下一代,一代接一代是关键,怎样塑造培养青少年,必须高度重视,刻不容缓。是让孩子享受生活,享受幸福而宠着,惯着,使孩子娇气稚嫩,永远长不大,永远停留在孩子时期的不成熟的巨婴,还是让其经风雨,练硬翅膀,遨翔长空……尤其是有的男孩子整一个“娘炮”(见后注*)男子倾向女性化,穿紧身衣紧身裤,打扮的花枝招展……男孩(男人)必须要有阳刚之气。体魄健壮,不虚胖,呈现立体,有骨感……能狂、能怒,奠定阳刚之气武士气质。按现代的说法,阳刚之气,仪表不凡,气宇轩昂,狭义地理解为,男性气质、男子汉气概、“男人味”。顶天立地,威武不屈, 英勇无畏, 坚忍不拔,百折不屈……具体是外表粗糙,性格粗犷,行为狂放等特点。
“娘炮”现象之所以引发公众反感,是因为这种病态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尤其是教育、文化、影视、娱乐等,要对病态的“娘炮”现象引其高度重视,否则会毁掉我们的青少年一代,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毁了青少年就是毁了国家的未来。要引起特别注意的是,有的男性成了犹如女性一般,没有一点粗犷,豪放,阳刚之气,成何体统……他们有的依赖、依附、于前辈们给予的富裕、丰衣足食……的满足,肆无忌惮的享受其现有优厚的生活…与其如此,不如从小开始培养和塑造。有意识的锻炼和艰苦磨砺,自强不息,经受挫折,从小培养德行,厚德才能载物。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风雨怎么见彩虹。自古以来,凡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都是经历过很多艰苦的磨砺。“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自古以来凡成大事的杰出人物(领袖),英雄豪杰,都是历经磨难,杰出人物的出现绝不是偶然。”蛟龙出海,苍鹰翔天。蛟龙出海乘云起,苍鹰翔天踏浪飞……要在困境中拼搏和奋争,挫折中摔打,不屈不挠,越挫越勇,有血性,顶天立地的男子汉。需要具有战天斗地,坚定信仰,坚强意志,坚韧毅力,既能文,又能武,雄才大略之勇士。绝不需要,娇气幼稚,奶油味十足,嗲声嗲气,娇柔造作,扭捏作态,娘娘腔式的娘炮,对“娘炮”现象坚决说不!
虚无实有2024.6.16
注* "娘炮"一词在网络用语中通常具有贬义,用来形容男性在某些行为或特征上表现出的女性化倾向。形容男子过分女性化的行为或特征。脂粉气太重而又矫揉造作令人反感的一种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