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著名作家吴勇老师的长篇历史小说:《国之宝桢》第一百二十五辑「飘舞的剑」(6189辑)

四
盛夏,骄阳似火。
都江堰二王庙,丁宝桢带着几个下属官员进了大堂。他们一一地在李冰父子的塑像前烧香,叩拜。却有督府师爷钱洪举着一张纸签念念有词:
四川总督丁宝桢率成绵龙茂道丁世彬、灌县知县陆葆德、成都府水利同知庄裕均,为重修都江堰杜绝水患恢复灌溉事。晚生等而今守土一方,自应利为民所谋,害为民所除。查都江堰连年失修,笼石朽垮,河床高抬,洪水至而淹田万顷,洪水退而无水灌溉,万民无收,嗷嗷待哺,晚生等心急如焚,坐如针毡,故决心千方百计治理都江堰,务必根除水患,让灌区百姓岁岁丰收。特仰拜二王先圣,祁望二王在天之灵保佑我等成功,定将重修庙宇,再塑金身,永倡香火!
丁宝桢:“我们到现场看一下吧。”便又带着大家往都江堰走去。
丁宝桢同部属们到都江堰查看灾情。
都江堰比想象中的情况更严重。分水的鱼嘴及人字堤所垒积的笼石全部都垮塌了。淤积的卵石将外江和内江垫得一般高,所有的河水都从外江的乱石堆里流走了,内江可是一滴水都没有。
宝瓶口已经长满了青草,若干只山羊在灌渠里和堤坡上啃食。
远看一片绿色的稻秧,走近来看却是叶焦杆黄,所有的农田都裂开了大口子。
天上的太阳无情地喷射着热辣辣的光芒。
一个头发胡子都花白了的老人家坐在田坎上,见丁宝桢们来了,欲起而未起,又低下了头。
丁宝桢走近了他:“老伙计,伤心什么呀?”
老人家:“你没有看到吗?”
丁宝桢:“啊。你是说,这些田……”
老人家突然跳了起来,对丁宝桢呵斥道:“你们官府到底还管不管我们平民百姓的死活了?这都江堰你们到底是要修不修了?”
丁宝桢:“老伙计……”
老人家:“我一家老小饿死了,就抬你们官府去!”
丁宝桢:“过去的官府没有管是他们的事,现在轮到了丁宝桢,我就不能不管你们了。老伙计,我同他们大家来,就是来踏勘情况,准备今年秋后就动工修复都江堰。”
老人家:“你说的是真的吗?”
丁宝桢:“这一次,不光是要修好都江堰,还要把所有的灌溉沟渠都重新修理一遍。”
老人家:“大人,如果你真的是为我们修好了都江堰,我烧你的高香,供你的大位。”
丁宝桢:“那倒不必,只要不再骂我就行了。”
丁宝桢等人继续走,迎面遇见了几个青年农民。他们那天都参加过示威游行,这一见着了丁宝桢,全都笑逐言开:“制台大人,你们来了呀!”
其中一个仿佛是领头的年轻人说:“制台大人真是有心来治理都江堰的话,我们就不会去闹事了。”
丁宝桢:“这么说你是参加闹过事的了。你叫什么名字?”
年轻人:“小民叫张天武,我家就住在宝瓶口附近。那天在制台衙门前被抓的人中有一个是我。承得制台大人下令放了大家,当时无法谢制台大人,现在小民谢过了。”
丁宝桢:“谢什么,你本来就不该挨抓啊!哎,对治理都江堰你们有些什么想法?”
张天武:“没有什么想法。就是盼望官府早点动工救我们。”
丁宝桢同众官员继续在灌区视察。
一户人家正在吃饭。丁宝桢提起这家人的甑子一看,甑子里几乎全是野菜,只有几点米花花。
丁宝桢:“你们,没有粮食了吗?”
这家人的老奶奶:“去年就没有收成的了。眼看今年又会没得收成,全家人只怕是真要饿死了。”
丁宝桢的脸色越发严峻起来。

图片提供,青年作家周舒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