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里的路灯
文/范存华
“你咬人,你是属狗的呀!”这是电影《小兵张嘎》里胖墩和嘎子摔跤,嘎子摔不过胖墩,就在胖墩的肩膀上狠狠地咬了一口的镜头。
还有一个镜头:因为摔跤咬人挨了批评,嘎子心中有怨气,不好受,嘎劲儿就上来了,把胖墩家的烟囱堵了,弄得胖墩和他的父亲被浓烟呛得“咳嗽”不止。
再就是嘎子把西瓜皮狠狠地扣在翻译官头上……在炮楼给鬼子点烟,故意把火点进鬼子的鼻孔里……
光是这样的镜头,看着就让人解气、解恨……
类似嘎子发嘎的镜头无不贯穿着整个电影,但是嘎子的嘎劲儿对老百姓是发自内心的带着朴素的阶级感情,但对于侵略者却是从骨子里有深仇大恨和不可饶恕的阶级仇,民族恨。
上世纪七十年代,电影是我们那一代人感受时代文化风貌和了解革命知识的主要渠道。为了看一部电影不惜跑上几里路,甚至十几里路,都是常有的事,可是说是家常便饭。往往是不知道从哪里得到消息,某某村今晚上映电影《小兵张嘎》,几个要好的小伙伴便再也安心不下来,三个一堆,五个一伙,商量着如何去实现晚上的电影梦……
电影结束后,其中的画面大家会津津乐道的叙说上好一阵子,大家都是争先恐后的演讲,似乎都在炫耀自己看得仔细,看得认真,知道得多,懂得多,都想着今后做像嘎子一样的小英雄,多做好事,不怕困难,不怕牺牲,敢于同阶级敌人作斗争,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为了彻底把嘎子的革命本领和精神学到手,大家又纷纷勤工俭学,自己动手,积攒一些零花钱购买《小兵张嘎》小人书。阅读后,于是,又是一番相互争论和讨论,直至转化为做好人好事的行动,才算告一段落,等待下一步电影的到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面的增加,得知原来《小兵张嘎》的作者徐光耀抗日战争时期曾在宁晋县战斗过,而且,一呆就是三年多的时间,参与了大大小小的战斗几十次。后来看了徐老的《平原烈火》,更是由衷的兴奋,因为里面提及的许多村名有十几处,就是宁晋县的真实的村名,诸如,小说中引用的宁晋县地名有:百尺口、邸良庄、西丁村、北圈里、小刘村、唐邱、裴家庄、大陆村、双井、孟村、马庄、大营上等等。
而且,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平原烈火》的开篇便是宁晋县地名:一九四二年五月,日寇对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宁晋县大队在大队长钱万里和一中队长周铁汉的带领下,历经孟各庄突围、柳子行血战、坟地摆脱敌骑兵,克服重重困难,带领战士们冲出敌人包围,转移至安全地带,化整为零继续与敌人进行不懈的斗争。
小说中提到的孟各庄,就是现在宁晋县四芝兰镇北孟庄村。
《平原烈火》里的这些村庄在我的心中一下子变得不再是一个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村庄,它们高大起来,神圣起来,仿佛是一个个英雄般的存在,时时在我的心中牵挂着,令我时时向往着…… 1985年参加工作后,我利用节假日,星期天骑上自行车穿行于这些村庄,追寻先烈们曾经的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自由,英勇战斗,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把年轻的生命和一腔爱国热情留在了宁晋的大地上,浇灌着、滋润着这里的每一寸沃土,使得这里的人们幸福生活,安居乐业。
每一个村庄的老人们,每当回忆起曾经的过往,看着亲人们惨遭侵略者的暴行,被蹂躏,被摧残,无不泪水涟涟,泣不成声,那种国仇家恨的情感早已镌刻在他们的血液里,骨子里,雪国耻,雪国恨就是他们今生的愿望。
我被感动着,也牢牢记住他们的话语:没有祖国的强大、强盛,就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时时刻刻不能忘记革命的先烈们,是他们的无畏牺牲,才换来了今天我们安宁的生活。
2019年到基层下乡,有幸看到了《平原烈火》开篇提及的孟各庄(北孟庄)。现在的孟各庄的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村子里一片祥和。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村民们愈发的感受到了什么是幸福,什么是安逸,什么是现代化,什么是好日子……
对于我而言,更是出乎今生的预料。因为受到徐老的影响,闲暇之余竟也班门弄斧悄悄的爱上了写作。随着几篇征文的获奖,“野心”便开始作祟和膨胀,也开始创作起小说来。我也仿佛受到徐老小说的启发,写小说的时候,会不知不觉的写上抗战时期的一些事情,似乎情有独钟,很是自豪。 2010年寒冬的一天,在宁纺总经理徐建林和李雁云老师的带领下,见到了今生仰慕已久的著名作家徐光耀。那一刻的心情至今回想起来,依然感怀,久久不能平静。
徐老平易近人,听说了我创作的事情,大力称赞,还跟我合影留念。我受宠若惊,浑身上下几乎都在抖动着,恍若一个不倒翁,安静不下来。后来,又为我的小说《溪水湾湾》题写了书名。我感动感激的心情简直无以言表,只有深深地铭记于心,继续努力,不枉徐老的支持和鼓励。
每当回想起几十年的经历,心中不免感慨,从开始接触的一部《小兵张嘎》电影,逐渐的引导着我走进了文学的殿堂,由朦胧、喜欢、尝试……最终爱上这项富有历史使命的神圣职责。看似突兀却又是那么的合理。我想,优秀的文化总是能起给人以力量,以智慧,以精神,以人格和完美的人生目标为航向。
于是,我常常想:优秀的电影就像是黑夜里我人生路上的一盏永不熄灭的路灯,时时照亮着我前行的方向,它无私的散发着明亮的光芒,使得我不被迷茫,更不会迷失方向,能够按照正确的方向大踏步前行,实现人生的奋斗目标。 作者简介:范存华,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县作家协会副主席。2009年开始创作,出版有长篇小说《溪水湾湾》《鼓楼吟》,报告文学《拓荒牛—苏瑞广的耕耘岁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