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油画中品父爱
文/屈军强
高堂福安功劳丰,明德唯馨人尊崇。
慈父欢颜情似火,神奕骨挺一笑中。
严亲勉励塑品行,终日亁亁唱新声。
乔木高义馨香远,白发豪气有盛名。
椿庭和乐谦三分,厚德载福好运程。
家严刚健多壮美,嘉言善行别样情。
尊老佳话后人赞,行能入妙建奇功。
恩慈博雅添异彩,笔墨飘香染桃红。
老人美谈情意真,德高望重伴春风。
父亲神彩似油画,桑榆佳景耀乾坤。
记忆在一纸密密麻麻的心语中叠字成章,阴霾散尽,明媚煜煜,心事依然阑珊
文/何俊锋
记忆在一纸心语密密麻麻中叠字成章,舒展眉间微起的褶皱。阴霾散尽,明媚煜煜,心事依然阑珊。安坐在午后的时光里,仰望夏季的天空,白云与鸟儿轻盈走过,头顶露出明媚的蓝天。在光阴重重叠叠里,我就像一枚叶子倚在树梢,空气清新透明,日子似花瓣上的水珠,粒粒晶莹。看着自然的安静明媚,竟然心生欢喜。兜兜转转,走走停停,不管时间多么的匆忙,不管尘世多么的薄凉,总有人会穿越万水千山送祝福到我的身边。总有人懂得我笑容背后的心酸,总有人不求回报的给予我温暖的呵护,也总有人在我失落的时候倾心陪伴,只愿自己能够人淡如菊,心素如莲。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在于他们的心灵纯净和一尘不染。凡夫之所以是凡夫,就在于他们心中的杂念和愚昧无知。一直渴望能够做一个幽居在时光深处的闲人,无论人生如何起落,依旧尊崇大道至简,淡看聚散别离。内心平静地活着,对每一天都心存欢喜,以幽深宁静的姿态迎接百媚人生。吐故纳新,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根本特征,也是生命的本能,秒分刻时,日日年年,运行不止,生生不息。与生俱来的一切是是非非,恩恩怨怨,自然来,自然去,往事一笔勾销。经曰悟者,觉悟本性,本性不动,是名自己。
一般人的生命,根本就不属于自己,完全随着环境团团转。世上的种种繁华虚荣,并不能使我们得到真正的快乐,因为享受无法永恒。运用眼、耳、鼻、舌、身、意所求来的快乐,通通都是暂时的,因为世间的真相就是无常,有生必有灭,有合就有离,一切皆如梦幻泡影。我们活着,就是欲望太多,才会生生世世在六道中轮回。如果我们能在每一个刹那,自我观照,自我控制,长养智慧与安祥,没有忧虑、没有恐惧、没有攀缘,离开一切执著,就能拥有统一和谐的心灵,内心能悟就是本性,开悟自己清净的本性之道,也就能把幸福牢牢的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每一个人都想过快乐的日子,但是很多人无法体会什么是真的快乐、真正的解脱。觉悟,是对不悟者来说,这世间大多数的人都是迷迷糊糊的来,又迷迷糊糊的走,生命在无知中开始,又在无知中结束。我们无法抗拒,每天在惆怅、迷悯、烦恼、爱恨、嫉妒……等无数重覆交织的心态下过日子,终究还是得交出生命,这应该就是佛教所说的业力吧。觉悟,必须从心下手,修心才能悟,因为悟是一个心部,再加上一个吾字,这代表用心去悟,而非用身体去悟。我们的本性是真实的永恒的,是慈悲喜舍的。
凡夫的心永远在变化,虚妄不实在,因此,我们要从不断地观照中来修正我们的心,回复到我们生命本来的面目。人的一生短短几十年,做一个善良且内心有光的人,随风而行,向着太阳出发,时刻保持精神明亮,才能抵抗岁月的风霜。依着心的方向,有原则、有底线,不盲从、不抱怨、不偏执,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有莲的风骨和慈悲,确定,肯定并坚定地前行。
此刻,我静静地坐着,脊背挺直的觉察自己的心念在做什么,我不去控制它,不阻止它从一个念头跳到另一个念头,或者是从一件有趣的事跳到另一件有趣的事,只注意自己的心念在如何活动。可总有那么些时刻,被感动抓住,那些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柔软妥贴成永远,在暮然回首的刹那千回百转。
人生的风景,一直在辗转,光影交织的长廊里,有峰回路转的喜悦,也有雨打芭蕉的怅然,有多少的来不及,被丢在生命的驿站里,还有多少的遇见,在转身之间,被一笔拂去。
因为阳光我来到这个世界,在俗世的花红柳绿中,寻一份诗心,在春天里种花栽树,在秋天里吟诗赋月。什么也不必做,只观察我的心,就像坐在河岸边上观看河水流过一样。在河水中有好多东西,游鱼、落叶、死掉的动物,但是河水一直在向前流动,我的心念就像它一样不肯安定,像蝴蝶般从一件事飞舞到另一件事上。
一朵花开,便能绽开一个春天,日子仿佛鲜活起来。心是一块圣地,必须让生命开花,跟随一路花香,寻找茫然的归途。
我在不同的风景中,磨砺身心。在不同的旅途中,背着行囊不断修行。岁月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皱纹的滋生,还有对生命的真悟。在起起落落的人生旅途,若始终记得来路与归途。眼里有光,心中有爱,温润的滋养莲语菩提。岁月苍老了容颜,残荷用毕生的莲华,捧出一颗珍贵的莲子,闭合路径,以风的音符,给一生画上一个句号。微风吹过,吹落了懵懂无知,吹走了抱怨凄凉,也吹开了成熟智慧的花朵。沉淀、升华、收藏,岁月之痕自然地划出,生命也在这个痕迹上沿正轨前行。渐行渐远,渐远渐美。
赞贤妻
文/李君
砖木结构房四间,
不住高楼心情宽。
贤妻将我照顾好,
每日可口有三餐。
知热知冷知饥渴,
冬缝棉衣夏缝单。
里里外外一把手,
省我操心自坦然。
七旬有四缺精神,
耳聋眼花腰已弯。
身体本是亚健康,
行走艰难步蹒跚。
老了还是靠老伴,
形影不离陪身边。
说说笑笑不寂寞,
心情愉悦更乐观。
贤妻本是善良人,
沏茶倒水把饭端。
做为丈夫很感激,
要为老伴来点赞。
一个家庭兴与败,
全在老伴高素颜。
唯有关心能做到,
相需以沐是必然。
这把年纪都老了,
高兴一天是一天。
人生来世不容易,
老伴就是活神仙。
儿女虽是亲骨肉,
岂能天天陪身边。
老伴唯一的亲人,
欢欢乐乐度晚年。
一个家庭兴败,贵在老伴,你认同吗?
一切美好,皆因恰好
文/ 何俊锋
一切美好,皆因恰好。恰是落花时节,又与故人逢,恰是烟雨江天,正是无人扰,此心欢喜,恰有风来,此心静谧,恰好月落。人生的事,有多少错付,剩多少可期,昨夜春雨声静,明朝落花巷满,一转眼,时光留下轻痕,不知此念下的春景,是否一如既往,像一首杏花诗,随手拈来,随手飞去,若一联轻寒句,淡淡一笑,轻声一叹。
时光恰好,一江春水东流去,一行雁字入梦来,人生恰好,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恰好今日的困惑,正是昨日的欢欢,恰好明日的悲忧,是眼下的执妄。恰好,见世间的冷暖,恰好,悟人生的禅意。岁月从未错付,少年如梦,浮生亦如梦,阅历了纷纷红尘,领略了人情冷暖,几时放下,便几时梦醒,无谓少年如风,何妨中年悲欣,岁月依旧安好,世界安静如初。
坎坷人生
文/秦牛
偶然生命降红尘,
初到人问哭闹伦。
笑赏春秋冬夏景,
静观日月斗星辰。
酸甜苦涩千家味,
负累辛劳万户民。
老暮荣归亲友泪,
洗刷处世满身尘。
作于2024 -06 -16
文字的音响
文/屈军强
其一
文字中,荡漾史的清风。一本字帖,一页历史,散发着墨香,展示着魅力,有《易经》的深邃,有《大学》的妙理,更有《道德经》的辞美,经典美文,启智开窍,穿越意境中,有看不完的风景,听不尽的格言,上善若水,大爱无疆,"品格高,落墨自越"。古贤之语,让我们丰富了书法觉悟,让至诚,至善,至美在心际闪烁定格。鸟迹虫书,墨墨笔情,为四体,学六经,兰芳玉洁,锦质绣章。
其二
文字中,有书法的诗意。道之美,气之韵,心之悟,和之谐!舞之妙,聚集笔端,天人合一,计白当黑,奇趣乃出。身居浮躁之时,能静入书斋写自己的雅兴,看自己的闲书,宛如仙境听泉,乐中载舞,情致无限。
笔、墨、纸、砚,乐在书中,凝神静虑,行云流水","高山坠石","千里阵云",文阵艺林,钓月耕云,延寿赋,对饮明月,澡身浴德。视觉,听觉,味觉,知觉,感觉,启发创作灵感,在笔下沙沙作响,在纸上龙飞凤舞!
其三
文字中,有佛爱的智慧。记善,书过。道化, 达微。莲花界,贝叶书,智见独存。佛经,佛书,佛心,佛画,佛音,皆与慈善有牵,与人情结缘。世态炎凉,人情温暖,生有悲喜,莲见纯洁,佛在心诸事乐,一切文字都在诠释两个字,感恩。法门寺的舍利,让合十塔光亮长耀,佛光大道上永远洒满和爱的阳光!
其四
文字中,有快乐的家园。变鸟,视龟。坠石,画沙。著书一卷,为传后人。字里行间,风情接踵,奇山胜水,落日长河,风花雪月,诗文墨香,感叹不已。老村的记忆,田野的麦浪,新建的高楼,父辈的叮嘱,都在用文字拉长描绘。一枝笔,一方砚,一張纸,书写心灵的六体,组合人生的结构,营造独有的意境,布白自己的款式,"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此,余人生有了开阔宏厚的气势和居静以动的神釆!
八宝楼老屈吉语百印
印文:父亲长寿
文/屈军强
您好!人生成功要依靠“诚”,人生富贵要结缘“勤”,人生赢人要养好“谦”,人生富才要懂得“悟”,人生快乐要保住“康”,人生优雅要学会“趣”。祝福朋友吉祥平安快乐!
牵着妻子的手
词文/杨公劳
牵着妻子的手
恩恩爱爱向前走
孝敬父母,养育儿女
再苦再累从不言愁
风来雨去,却空空两手
酸甜苦辣涌上心头
牵着妻子的手
和和睦睦向前走
为了工作,为了生存
忧愁烦恼抛在脑后
寒来暑往,却空空两手
人间冷暖靠自己追求
牵着妻子的手
幸福地向前走
同甘共苦到白头
笑谈人生几十秋
2024-6-15作于法门寺
农民收入专家定
文/老农民
专家为民定收入,
人均收入一万六。
不知专家脑进水,
还是荒报要战绩。
老农今天就算帐,
收入到底怎个样。
种麦投资一千一,
收入相抵无盈余。
一年劳做白完完,
辛苦向谁去喊冤。
2024-6-15于扶风
隔屏遥望天国里的父亲
文/何俊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我只能融屏在手机里遥望存在相册里的父亲,默默无语,泪己成行。明天就是父亲了。转眼间,父亲己离开我们七年了。父亲在时,不论我在军营,在地方,成天忙,那时,父亲是一种思念,现在,我我也退休了,不忙了,父亲却不在了,父亲又变成了一种岁月,一种回忆,无论何时何地,每时每刻想起,强忍不住,泪已成行。
那年那月,家里贫穷,父亲是一头拉车的牛,载着我们的家,我们兄弟子妹,风风雨雨,一辈子都在路上;父亲又像一棵大树,一半的青绿,都在为我们遮风挡雨;一半扎根在我们心里,成为我们的依靠;父亲更是一座高山,年少时,父亲的脊背是我们撒骄的乐园,父亲背着我看村戏,看露天电影,长大时,父亲又提灯相送,给我们光明,照亮我前行的路,给我们送来温暖,给我们指引希望。
父亲像一缕阳光,再寒冷的冬天也我也能感到温暖如春;父亲是一泓清泉,岁月的风尘里依然纯洁明净。父亲是本厚重的书,写着人生的百味;这个世界最伟大的不是高山,最宽阔的不是大海。比高山伟大的是父爱,比大海宽阔的还是父爱,父爱就是天,父爱就是地,父爱就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幸福。父亲是我们的年轮,是我们一生的牵挂和想念。
父亲是深邃的夜空,晨阳升起的万丈霞光。少年时,我们依赖父亲,青年时,却不懂父爱。现在,我也不再年轻,一角尾纹,一缕白发时,父亲只能成了一种回忆。当父亲成了我记忆中的一部老电影,我们才深深感到了一种深沉,这深沉是无泪的双眼;这深沉是孤单时的一声叹息;这深沉是一个游走在别人世界找不到家的灵瑰;这深沉一定有叹息,有后悔,有一种无法弥补的委屈;这深沉就是父爱,一种刻在骨头上,让人难以割舍的父爱。
当父亲成了供桌上一张发黄的老照片时,当父亲成了我心中一种奢望时,我只能背过身抽泣;站在窗前思念;捧起一碗饭时双眼己浸满热泪。没有父亲的日子,那是怎样一种无法言说的伤痛。行走在茫茫人海中,自己再优秀又如何,再成功又如何,有车有房又如何,没有父亲欣赏的风景那就不叫风景,无人心疼的儿子即就长成大树也还是株小草。父亲在,家就在,希望就在,幸福就在。父亲不再了,家乡一下子变成了故乡。
我的老父亲啊!这可能是女儿一生中刻骨铭心的痛,没有经历亲人的离别,您永远体会不到这种诀别的滋味?永远体会不到失去亲人想见又见不到,想哭又欲哭无泪的感觉。从生到死有多远?只是呼吸之间。我隔着时空与父亲对话,我求过风雨,求过高飞的海燕,把我的思念捎给您。我不知道这种奢望竟会那么地遥远,遥远地您成为了我一生中的怀念。
隔空的思念是一种煎熬,是一种心病,是一种爱的奢望,是女儿执拗不过说服自己的理由,不再去想父亲,是身不由己的想念,伴着种种心痛,伴着月光越发地明显。我知道远去的已不能再来,剩下的是活着人的坚强,不管路途有多么遥远,也要伴着人间的烟火,伸开双臂拥抱太阳,一起把余生走好,陪好我八十八岁的老母亲慢慢变老吧。
杨达无问西东的书法特点及作品解析如下:
文/百度
书法特点:
深厚的传统根基:杨达的书法作品深受传统书法艺术的影响,展现了对古代书法艺术深刻的理解和精湛的技艺。
独特的个人风格:尽管基于传统,杨达的书法作品也展现了他个人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既体现了对传统的尊重,也展现了他的个人创新。
笔法精湛:他的笔法细腻而有力,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笔法,如提按、顿挫等,使作品既有古朴之美,又不失现代气息。
结构严谨:在结构上,杨达的作品布局合理,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安排既和谐又有变化,展现了高超的构图能力。
作品解析:
传统与创新的融合:杨达的作品不仅体现了对传统书法的尊重和继承,也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创新元素,这种传统与创新的融合使他的作品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不乏时代感。
艺术性与文化性的统一:他的作品不仅在艺术上有很高的价值,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让人在欣赏艺术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个人情感的表达:通过细腻的笔法和独特的构图,杨达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观者能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
综上所述,杨达的书法作品以其深厚的传统根基、独特的个人风格、精湛的笔法和严谨的结构而著称,是传统与创新、艺术性与文化性、情感表达与审美追求的完美结合。(转自百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