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说洛阳(9)——被曲解的洛阳成语(原创首发)
文/洛阳白居易研究会白江永
洛阳有:“五步一成语、十步一典故”之称。有一千三百多个成语典故或发于洛阳,或与洛阳有密切联系。随着朝代更迭,文化背景、价值取向等变化,成语典故原生的面目被后人或贬、或褒曲解了其真实寓意。
天花乱坠:
语出《心地观经•序品偈》:“六欲诸天来供养,天华乱坠遍虚空。”说的是:南朝梁武帝萧衍崇尚经学、佛理。请僧人波罗法师到皇家寺院做水陆大法会,波罗法师说:“云光法师把《金刚经》讲的精妙传神,感动了上苍,突然天上有花瓣纷纷坠落,把这个空虚的世界都填满了。”梁武帝晚年放弃王位出家,希望能读懂那让天空落花的经书。
原是:形容说话言词巧妙,有声有色,极其动听。
后多指:过分的、不符合实情的夸赞,不切实际的夸大其词。
顾影自怜:
晋太康十年(公元289年),陆机携弟弟陆云离开家乡赴洛阳,途中的景物引起了他悲凉凄恻的感触。写《赴洛道中二首》诗:“・・・悲情触物感,沉思郁缠绵。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表现了诗人思乡之情和对前途未卜的担忧。
原意是回头看看自己的影子,怜惜起自己来,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
后用来形容自我欣赏,陶醉在自我的样子。有了贬义的意味!
风花雪月:
出处:宋•邵雍《伊川击壤集序》:“虽死生荣辱,转战于前,曾未入于胸中,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
原指古典文学作品里描写自然景物的四种对象,“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后以比喻堆砌辞藻、内容空泛的诗文,亦指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作贬义。
斗酒只鸡:
故事发生在东汉末期,桥玄,初任功曹,后任洛阳左尉、齐国国相,因过失罚服兵役。被重新征辟后,任上谷太守、汉阳太守等职。
曹操年轻时,任侠放荡,不修品行,不受看好。拜见桥玄时,桥玄却惊异的说:“如今天下将要发生动乱,能够安定天下的岂不是你吗?”桥玄和曹操逐成知己。一次二人喝酒,桥玄突然问:“曹兄,如果我死了你会怎样?”曹操愣了一下,觉得只是两个人在一起闲聊,便顺口说道:“我肯定要到你的坟前去祭拜你呀。”桥玄开玩笑地说道:“你若是要来祭拜我的话,一定要带上一斗酒、一只鸡,要不然你走不过三步,我在地下也要让你肚子痛起来。”曹操笑道:“桥兄,咱俩的交情如此深厚,还需要你提醒吗?”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曹操前往桥玄的坟墓,兑现了诺言,并亲撰文祭奠他。
斗:古时候的一种酒器。酒和鸡是古人祭奠死者的物品。原意是:知己之间礼薄情深,用来借指悼念亡友。
后来指:用简单的酒食来招待来客。
挑肥拣瘦、瘦羊博士:
东汉光武帝刘秀对太学的博士非常重视和爱惜,每逢腊月三十,就特别下诏赏赐每位博士一只羊,好让他们高高兴兴地过节。可分配时却遇到了难题:羊有肥有瘦,大小不等,怎么分才公平合理呢?博士们七嘴八舌,有人建议把羊杀了,平均取肉,有人建议用抓阄的办法来分羊。正在大家争论不休时,甄宇站起来说道:“我们都是教学博士,为人师表,这样挑肥拣瘦,斤斤计较的分羊,没有感到羞耻吗?”说罢,他便从羊群中挑出那只最小最瘦的,径直牵了去。这下,众人不再争论,你谦我让间和和气气地分完了这群羊。甄宇挑羊的佳话当天就传遍了洛阳,人们无不赞扬甄宇,还给他起了个带有敬意的别号“瘦羊博士”。“挑肥拣瘦”这个成语也就传遍了全国。
原意是指:在功利面前甘于吃亏、能克己让人。是表扬人的褒义词。
后来比喻挑挑拣拣,光要对自己有利的。挑三拣四、拈轻怕重。是批评人的贬义词。
洛阳的“成语典故”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寓意深远,形象生动,内涵丰富,回味无穷,便于传诵,喜闻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