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 期 上 榜
海 风/田 歌/韩俊青/徐福平/王勤礼/渐 倪/李永华/草门居士/邱兆勇/朱守平/栗 灯/夕 儿/马玉良/张秀祥/刘新华/周连军/周廷玉/张金祥/金如虹/陈建秀/余开东/樊志刚/王建群/大漠情怀/祁秀荣/王廷非/唐增虎/张文秀/孙述考

01
端午感怀
作者/海风
三闾文字耀阳光,九歌忠愤感上苍。
大夫高洁人敬仰,民族楷模美文章。
愤世嫉俗投汨江,香粽寄情日月长。
龙舟如飞奋划桨,前程似锦奔辉煌。
2024.6.10

02
纪念屈原(外一首)
作者/田歌
战国名人楚灵均,举贤授能奉寻真。
反腐倡廉斗歪恶,被贬流放为庶民。
荣华富贵视糞土,含恨汨罗殉己身。
古今食粽两千载,祭奠英烈中华魂。
于北京
端午香粽
端午怀念祭英灵,嘉兴美食香粽情。
革命先贤洒热血,江山多娇红船颂。
于北京

03
满江红·端午抒怀(中华通韵)
作者/韩俊青
角黍飘香,悬菖艾,辟兵神护。沐兰汤,雄黄醉饮,竞舟飞渡。天问九歌闻楚韵,离骚三叹吟辞赋。祭忠魂,泪洒汩罗潮,哭端午。
途修远,求寻苦,居安泰,思折辱。振雄风呼唤,爱国情愫。怒向群狼挥利剑,敢同骄覇说声不。奔复兴,华夏显威灵,江山固。
(依柳永体)

04
七律.端午节畅想
作者/徐福平
汨罗江畔九歌扬,天问远游忧国殇。
惜诵离骚愤哀郢,沉吟橘颂忆端阳。
东君渔父一腔血,抽思怀沙双鬓霜。
独醒独清留绝唱,英魂楚客日星光。

05
端 午
作者/王勤礼
棕香泽我九州韶,血铸风流百代骄。
汨水离骚魂浩荡,园春咏雪魄娇娆。
盐梅已佐端阳鼎,艾叶蒸薰蒲酒涛。
自乐怡然丝路暖,东篱黄发喜垂髫。

06
七绝.端午(三首)
作者/渐倪
一
深巷小街飘粽香,更将菖艾挂门旁。
微风吹拂汨罗意,怀旧空吟枉断肠。
二
拂面风来不觉凉,才晴又雨过端阳。
一时兴起悠游去,驻足长街看绿杨。
三
细雨风轻翠柳吟,情知五月旧时音。
青山隐约模糊处,剩有忧怀屈子心。
2024.6.7

07
喝火令•端午节
作者/李永华
艾草门边挂,龙船水里游。又逢端午粽香稠。
鲜肉枣泥当馅,佳味惹涎流。
好物传千载,忠魂励九州。屈原诗祖楚辞优。
慨叹词雄,慨叹语惊眸。慨叹意行扶世,雅句向天讴。

08
端午感吟(三首)
作者/草门居士
一、
端午断柔肠,无心品粽香。
祭吟诗祖愤,忠义永流芳。
二、
九歌一曲何悲壮,赋寄人间醒世章。
屈子忠魂耀千古,传承国粹效贤良。
三、
悠悠岁月又端阳,菖蒲艾草挂门旁。
龙舟竞渡翻波影,汨水怀思叹楚殇。
祭屈君,颂贤良,离骚天问古今扬。
风调雨顺歌盛世,华夏腾飞万代昌。

09
端 午 祭
作者/邱兆勇
人生坎坷度光阴,懿德清明何处寻?
姬旦克殷周礼定,屈原挥赋楚辞吟。
天祥正气垂青史,武穆精忠献赤心。
敬仰圣贤端午祭,黎民期待降甘霖。

10
五言排律 .端午随想曲
作者/朱守平
鼓擂端午节,舟赛楚湘津。
得胜旌旗舞,排筵美酒醇。
家家悬艾草,处处采河莼。
米粽、香包裹,豆娘、蒲剑巡。
九州同鼎盛,四海共精神。
感慨春秋乱,毋忘战国辛。
穷途投水府,浊世现良臣。
《天问》求探索,《离骚》叹子民。
愿怀忠孝义,景仰善和亲。
屈氏归乡日,心欢泪湿巾。
(豆娘,妇女的头饰,似步摇。)

11
端午节吟(外一首)
作者/粟灯
离骚掠过溅端阳,艾叶熏心粽叶香。
江畔千年花落泪,酒盅万代祭飞殇。
汨罗绘动龙舟赛,拜里图为奠定祥。
沉重哀思呈祷愿,屈原世被众祈长。
鹧鸪天 · 端阳
烟雨平江泪点肥,雾涛端午笔诗归。
香音粽酒屈原祭,骚赋殇词忆水围。
汨罗恋,洞庭依。艾酸沉日月光稀。
哀愁化作龙舟奠,默众多添曲共祈。

12
鹧鸪天·端午
作者/夕儿
荆楚风云卷九州,中华诗祖炳春秋。空留遗恨沈江水,魂断汨罗云雨鸠。
包粽子,赛龙舟,千帆百舸祭风流。离骚词赋忠贞泪,今古侯王荒冢丘。

13
七律.端午节怀念屈原(外一首)
作者/马玉良
夜读离骚念楚臣,沉沉入梦拜灵均。
荷风轻抚摇千竹,杜宇低鸣泣九滨。
七泽凄迷孤苦地,三湘憔悴独醒人。
生逢浊世虽遭忌,却得清名世代尊。
(2024.06.08)
悼屈原
端午赛舟兮祭大江,千古汨罗兮吊国殇。
抚琴橘颂兮浴兰汤,指剑天问兮穆上皇。
三闾招魂兮诵九章,九歌离骚兮唱高阳。
争于治乱兮救大邦,娴于辞令兮振国昌。
积极变法兮欲图强,联齐抗秦兮力主张。
一度国富兮誉小康,威震诸侯兮安八荒。
为国忧愤兮遭诽谤,群小诬陷兮远楚王。
乱世放逐兮落异乡,辗转流离兮叹凄凉。
悲愤难捱兮投沧沧,上苍迷蒙兮折栋梁。
不平则鸣兮起沧浪,苍天垂泪兮倍感伤。
先生飞天兮飚风扬,驾日驭月兮牧星光。
东方苍龙兮舞扶桑,西方白虎兮腾云骧。
南方朱雀兮鸣鸾凰,北方玄武兮弹宫商。
银河群灿兮宇宙翔,巡天遨游兮奠椒浆。
月宫桂下兮逢吴刚,玉兔奉觞兮醉姮嫦。
荷衣蕙带兮拂霓裳,鹊桥织女兮会牛郎。
北国蒿莱兮飘瑞香,南疆香蒲兮蕴情长。
神州悲歌兮动万方,万民同歌兮望楚湘。
岁月悠悠兮念忠良,青史昭昭兮百世芳。
每思忠骨兮登山冈,遥听诗魂兮九霄唱。

14
七律. 端午祭屈原
作者/张秀祥
五月端阳汨水流,屈公怒恨怎难休。
离骚一曲长歌赋,天问九章壮志酬。
赤子豪情生傲骨,丹心浩气慰神州。
忠魂永驻垂千古,青史留名载万秋。

15
七律.端午吟怀(平水韵)
作者/刘新华
龙戏清波鼓震天,抛投米粽祭忠贤。
离骚浩气云空荡,屈子丹心日月悬。
沥血安邦吟壮曲,纵江报国赋悲篇。
汨罗水畔千年恨,青史留名万古传。

16
端 阳 节
作者/周连军
端午时来粽子香,当年楚客史书芳。
人民渔艇离骚唱 ,小伙龙舟比赛忙。
身投江中期报国,九章海内梦还乡。
今朝怀旧歌多发,往事伤悲酒未光。

17
端 阳 节
作者/周廷玉
五月端阳气象新,千年楚客史书真。
黎民载酒屈原忆,故国燃香念古人。
汨没江中何所惧,九章长啸幸安邻。
今来怀旧歌英烈,往事忧伤祭祀臣。

18
端午观龙舟感怀
作者/张金祥
又逢端午粽飘香,河畔观舟闹汨乡。
彩鼓急敲声震震,金龙并跃水茫茫。
一江千古直臣殉,两岸百川骚客慯。
楚韵湘风遗俗在,忠魂不朽铸华章。

19
八声甘州.端午即事(两首)
作者/剑如虹
一
忆当时五月正端阳,菖蒲泛金觞。看榴花照水,艾枝垂地,兰芷飘香。谁信人生如寄,岁晚鬓成霜。回望天涯路,几度苍凉。
遥想故园风物,有小山丛桂,依旧芬芳。叹年华荏苒,何处是仙乡。谩赢得、凄然感慨,向尊前、空自惜流光。凭阑久、数声啼雁,飞过横塘。
二
记当年时序又端阳,佳节共谁觞。想龙舟竞渡,兰桡载酒,箫鼓连航。此日中原草木,何处望吾乡。回首苍波路,烟水茫茫。
遥寄故人千里,但梦魂飞去,云树苍凉。念天涯倦客,憔悴鬓边霜。叹而今、风波满眼,对青山、空自惜斜阳。思量遍、旧时游戏,都作凄惶。
( 柳永体)

20
端午节(外一首)
作者/陈建秀
千年习俗远流长,五月飘来角粽香。
记得曹娥真孝女,缅怀屈子惜忠良。
榴花吐焰温情寄,艾草提神疗病伤。
雨顺风调新麦熟,龙舟竞赛势高昂。
端午祭屈原
汨罗江畔索凝眉,怀念忠臣命运悲。
和寡离骚寒雪覆,格高天问朔风吹。
不堪流浪身无伴,却又迷蒙鬓有丝。
瓦釜雷鸣凉月恨,黄钟毁弃圣贤亏。

21
端阳节合家幸福乐(外二首)
作者/余开东
端)午来临喜气扬,
阳)光灿烂麦归仓。
节)穿旗袍红黄绿,
合)舞翁婆着彩装。
家)户粽香甜似蜜,
幸)然国富岁丰康。
福)星高照平安宅,
乐)乐呵呵寿祉长。
端午有感
一
端午古风俗,葫芦收五毒。
粽包甜胜蜜,快乐享清福。
二
喜庆赛龙舟,除灾解烦愁。
门边悬艾草,驱疫健康留。

22
吊 屈 原
作者/樊志刚
过汨罗之悲切兮
扶危栏以凭吊
望鸿影之杳杳兮
沒云空以无迹
水潺潺之哽咽兮
山巍巍以静默
风萧萧之鸣奏兮
梳淡淡以清愁
鸟倦飞之轻吟兮
蝶簇拥以缠绵
惋千古之忠良兮
独怆然以惆怅
念先生之高洁兮
处污浊以难融
世昏暗之无明兮
哀民生以多艰
立荆榛之孤傲兮
遭群小以忌谤
动权势之利害兮
毁声名以一旦
虽百舌之莫辩兮
抱冤屈以难诉
见生民之涂炭兮
国倾覆以瞬间
不苟活之残喘兮
独彷徨以汨罗
赴清流之魂归兮
寄幽思以何处
炳千秋之忠直兮
为后人以仰慕
何泾渭之分明兮
终汇流以荣辱
识共业之感召兮
非斯人以救度
顺流波之独照兮
观梦幻以出离
何郁郁之终古兮
演千秋以绝唱
2024.6.4于龙首山禅蓬

23
浣溪沙 端午小吟
(步韵和宋.苏轼端午词)
作者/王建群
丽日临窗透素纨,艾香蒲酒气如兰。
龙舟竞渡闹江川。
悲切孤怀藏慧剑,浩然心事望峤鬟。
雪霜加鬓惜余年。
附苏轼原词:
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24
端午节(外一首)
作者/大漠情怀
日月如梭又端午,江河竞舟响锣鼓。
艾草甜粽祭屈原,葛蒲雄黄悼子胥。
曹娥投江孝恩父,介郎割肉救慈母。
民族精神传万代,传统文化承千古。
2024.6.10
(除纪念屈原之外还有纪念伍子胥,介子推,曹娥之意)
谈粽说史
两片芦苇叶,一根白绳线。
糯米加肉块,红枣葡萄干。
包装成三角,梱绑绳线缠。
灶火笼中蒸,二个时辰间。
美味溢厨房,闻之口水涎。
外表青绿绿,肤肌白鲜鲜。
米馅粘掉牙,入口味香甜。
追朔粽历史,故事公元前。
春秋战国时,楚秭归屈原。
忠臣上大夫,报国气凛然。
遭奸佞陷害,投江表肝胆。
一代大文豪,命丧赴黄泉。
离骚天问作,九章九歌篇。
楚辞东君卷,流传几千年。
人们敬忠臣,粽子江中填。
喂饱鱼虾龟,保屈尸首全。
河湖龙舟赛,锣鼓震宇寰。
菖蒿雄黄酒,艾叶挂房檐。
驱邪除唳气,祀福保平安。
五月端午节,传承到今天。
三日小长假,举国悼先贤。
2024.6.11

25
端午抒怀
作者/祁秀荣
每逢端午艾迎门,糯粽荷包香气温。
曲赋诗词歌颂相,琴书戏剧唱崇尊。
屈原史载千年颂,文纪离骚万古存。
良将忠君无可忘,达人墨客视如金。

26
七律·端午咏怀
作者/王廷非
汩水端阳起怒潮,洞庭波涌恸云霄。
粽情短叹山河恨,艾意长吟屈子韶。
自古英豪辉史册,当今华夏尽天娇。
摘星潜海复兴梦,敢问嫦娥万里遥。
2024.06.07
27
七律.端午节
作者/唐增虎
一曲离歌世上愁,蹉跎岁月索安求。
忠言逆耳浑君逐,仗义公平奸记仇。
忧国问天千滴泪,怀才不遇汨罗流。
念恩包粽端阳节,擂鼓争光今赛舟。
28、
端午时节
作者/张文秀
时度端阳思烈骨,痛兮屈子怅江沿。
诗人独醒心程苦,绝笔怀沙与世传。
2024.6.10
29、
端午赋
作者/孙述考
2022.6.3日10时21分一11时18分作
朝起而风凉兮,衣沾浓露。望天而濛胧兮,霄凝灰布。看人间绿色兮,葳蕤含珠。今日端午节兮,粽香盈户。角黍著戎装兮,丝线紧束。质白而如玉兮,如同情愫。古今而未迁兮,志坚如固。
忽忆尝少年兮,欣著朝服。携姊与朋伴兮,田间拉露。玉米而修长兮,浥满胸脯。所持之手帕兮,俄尔尽濡。慈母告拭脸兮,耳聪明目。感露而清凉兮,爽然肌肤。绿畴而无央兮,太阳未出。欢声而笑语兮,银盘落珠。
五色线缠臂兮,吉祥之物。自兹而不弃兮,朝朝暮暮。时光如穿梭兮,双鬓飞芦。芦花如飞雪兮,不堪镜睹。青莲吟高堂兮,曾悲皓颅。工部伤国破兮,发不堪梳。
星汉出河图兮,洛亦出书。帝王因制历兮,夏商袭俗。端午即端阳兮,亦称重午。端午今怀人兮,三闾大夫。屈原字屈平兮,心忠南楚。楚王近小人兮,远离忠仆。大夫而去都兮,泪目回顾。楚都风飘摇兮,近在朝暮!秦寇如虎狼兮,势如破竹。无力挽颓澜兮,泪如雨注。婵娟而长眠分,大夫痛哭。抛九歌天问兮,备感无助。闻风卷波浪兮,浪声如呼。怀畔石沉江兮,捐躯永赴。汨罗之涛声兮,阴云密布。楚民悲大夫兮,哀嚎啕哭。集百舟而搜兮,百舸争渡。投角黍喂鱼兮,勿食大夫。忠贞之爱国兮,英明永驻。年年做祭祀兮,沿袭成俗。
今又逢端午兮,颇怀感触。援笔而作赋兮,心潮起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