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图片选自百度
古剑:《我们的城。梦,挚着一把鲜花》
一
再刺耳的车笛也无法鸣醒夜色的扩张
命运的路裹挟浮泛的荒凉
沉默的天空,星子悄然隆起,微光倾斜
风的追随者不可避免地折磨
众神遗忘的城
一个诗人,屈从于一支黑色的笔,白色的纸
时间暗杀时间
上帝只谈论荣耀和幻想
午夜教堂钟声,信赖的人们在胸前画着十字
流浪汉带着明澈的快乐
在一堆火旁,取暖
破碎的词语,虔诚的涡流让我们感觉到充盈
没有脚步和喧嚣的岸边
一条幽蓝的围巾再次从白稚的脖颈上飘落
九个夏季,赶在旋律沉寂之前,一起逃亡
黑夜之林迷失赎罪人的姓名
不再属于故乡的月亮,在祈福中哭泣
灯火柔情,融化忧虑的灵感
头一天的黎明不会重来
梦中的我们紧紧抓住心灵,重获力量的手指
编织一个个粗犷的日子
当我们泪水涌现
彼此感受花园的气息,斑斓的小径落满秋天的叶
残余的灿烂,在一棵树下
埋藏花束、寂静和雨滴
在你面前,上帝是个缄默的旁观者,不哭泣
不微笑
他只在证明自己的高贵
铺陈微弱的光,拯救受难的兄弟
当灵魂发出痛苦的呼唤,墨血穿过梦幻的空间
请带走寒冷和火焰
在通往青春的牧场,我们直起腰身
走上一条受苦的道路,伟大的缪斯
指引太阳、星辰和大地
让我们歌唱,让我们开垦季节的原野
荒芜的希望
七月的郊外,八月的忧伤
但丁的天使,尼采的夜色,交换歌德的冲动
圣母的月光,捕捉我们逃离的影子
用乐音和光将我们紧密拥抱,晨曦闪耀
我们自己打开自己,叩响心灵
二
黑夜暂时被黎明流放,渐渐明亮的风景
一种位于表层的声音
平心静气,相遇便成永别,黎明的风
刮过麦子的大地
通向峡口的山路,被森林覆盖
一夜的疼痛,肿胀眼睛里的酸,没有泪的对峙
坐在山洼的家里
世界加倍我们的忧伤,翠绿的夏天,天天如此
诗人徘徊在光之外,正午的炭火,音调
滋味与激情
在众书之书中,繁殖的越来越快
亨利.德里说:“形式是基本的。形式和色彩。
色彩是基本的”“诗是一种无用的散文”
命无法留住时光,黎明吐露的份量,我们的疼
我们的痛
由记忆储藏和赠送
叹息的光阴,在一张纸上一闪而过
刀剑孕育死亡,笔墨创造帝国,执笔人成为上帝
在过去、现在、未来中安排意志和统治
玩转一切词语,承受艰辛和幸福
翻译黑夜、黎明与黄昏
逆向生长的形象,主宰孤家寡人的热情
当天使降临,祈求安宁
祈求自然之美,纯净于我们的圣洁,点燃光明
从骨血中触摸到莫明的感知、图像,及颤栗
用黑暗抹去光明,用光明
抹去黑暗
终结寒冷沉重的岁月
遗落的征兆,青铜,野兽,白色的岩石,眼睛
在山雾中寻找
没有风,白蒙蒙的展开的忧伤
限制了目光的宽度
剩下的便是字里行间讲述,情节与情节之间
故事与故事之间
我们陷入传递夜色的黄昏
哲理,朦胧,最终走向虚无
就像梦到的海滩,波浪着了魔似,涌上来
退下去
厌倦的日子,构成单独的世界
不用雕刻,历史是孤立的时光,尘世的虚幻
在故土延伸
在我们心里,飞扬的种子,包裹远方的芳香
转身之际,天边彤红
带走白昼全部的欢乐,以及熟悉的
陌生的光
梦挚一把鲜花,向我们招手
三
形单影只,一颗星辰飞奔上山顶
一首揉皱的诗
从清泉中寻到它的脉络,弯延的远方和奇迹
穿过黄昏的余辉,我们重返大地
最后的信徒
抓住诗句中的泥土,在村口的井边
敲响往事的大门,母亲的陶水罐,早已破裂
朴素的风,在这个夏季颂读,令人快意的五谷
轻轻触及河边青青的芦苇,沙沙地期冀
让心情飘向稻浪滚滚
缄默沉思的穗上
黑夜再次降临,非凡的遐想和旅途,克制
一个个色彩的日子
阴影中,我们看见自己的感动
一朵河流带着原风景,退回到目光
没有什么,再可以让我们欣喜和自由了
摘下面具
让一切变得舒展和平
崇高,睿智,富有,词语温馨充填
笔下的国度
我们的祖国,神圣而纯洁
故乡,明澈而快乐,母性的大地
透过黑暗熠熠生辉
闪光的镰刀与夜晚的孩子,采摘灵魂之花
福佑我们的家,梦,和季节
呈现英雄的狂欢和呐喊
一场在夜里漫游的小雨,俯下身子,谦逊地
潮湿盛开,成熟的宽柔
我们回来了,皈依灵魂的涟漪,敞开窗户
让森林、田野、山谷挤到眼前
开启内心的韵律
用赞美的话语,预言美丽的想象,灵感的真理
神化一切的浮现
于是,我们不再迷失,不再失去
一个声音苏醒,千万个声音回荡
竖起庄严的诗句,拯救我们和内心的苦楚
按照上帝的法度,先知的箴言
以赤诚的勇气和激情,去发现,去感悟
去释放
安宁下的静夜
进入一个精神王国,将看到的世界,再次创造
开辟辽阔的大地
内省,悔过
我们在我们的城里
古剑,男,本名麻建军,1968年出生于黑龙江省857农场,现居哈尔滨,中国诗歌学会、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北方文学》《诗林》《岁月》《诗潮》《诗刊》《绿风》《上海诗人》《诗歌月刊》《浙江诗人》《星河》《中国诗界》以及香港、美国、加拿大等国内外报刊,著有诗集《季节从容走过》《蒙尘的音符》等。2023年12月加入中国第一个后现代主义诗歌流派“北京诗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