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端阳祭(和凝体)
王省南/浙江
炎风袅袅吹中夏,米粽烹煮端阳。柳荫蝉唱碧荷香。玉池蛙鼓麦头黄。
飞棹龙舟追屈子,北疆南国升觞。青蒿蒲剑插门旁。雄黄搀酒避虫伤。
端午念古
文/上官婉清
端阳又至念前贤,屈子精神永耀传。
岁月无声情未改,汨罗江畔梦依然。
端午
刘板桥
应该把日子过得好一些
再好一些。流水奔向下游
鸟翅始终都在向上。飞
化作理想之力,向上
今天,苇叶
只为那个延续千年的纪念,投身
沸腾
然后自由翻滚,翻滚
热水花开的很满
粽香香气的气息借着风
从中国大地上,扑进
汨罗江
江心,有个人影
孤单地咀嚼
端午节
文 ‖ 陈志军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几多的沉重问号
龙舟划了几千年
依旧在寻找
那名抱着石头沉江的悲与忧
端午节
文/丹妮
从古到今
屈原一直是
劳动人民心中一个传奇
江水涛涛
夏至冰凉如心
如果不是绝望
怎么可能让屈原
用生命唱出千年赞歌
你的投江
让世人泪奔洪流
也让我用当今的粽叶
裹着我的思念
送给千年的你
以表我对你的敬仰追思
五月端午我把梦
留给末来追寻你的风彩
端午节
文/原雪
汨罗江里的鱼照样游
岸边芦苇茂盛
好多不知名的鸟儿安营扎寨
小时候,我爱吃粽子
软糯香甜
长大后,我爱看风景
路过的尽在心头
时光不能倒流
夏天的风运载着雨
有个女人,她温良贤淑
她说当年屈原一定有冤屈
端午,艾草如剑
如花/文
端午,户户门上
挂着屈大夫的
君子剑
屠尽恶魔.邪道
留,一片清香
成了不死香囊
小子我,用这枯骨
如剑,向贼老天
大喊“老匹夫,
你奈我何!”
2024-6-9
端阳题
文墨作
糯米粽子香端阳,艾蒿菖蒲播窗房。
阖家话语今盛世,小酒品味人生长。
鄂州人氏刘水平(笔名:文墨)端午节随笔于鄂州大学教育学院。
淬火
文/一默
不是,因了他爱楚国
也不是,因了他跳河
更不是,因了他
给人们留了一天假期
我们才纪念他
武死战,文死谏
君王死社稷
怀王不听他的
姓羋的大夫跳了汨罗江
……史不绝书的忠和义
时间眼看也只是平常
有的甚至很可疑,比如
伟大的钱谦益
跳河殉国时用脚试了一下水
嫌水凉又不跳了
他也依旧青史留名
跳河杀死自己的人
成千过万
只有屈原是淬火
一一“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为苍生说过这句话的人
苍生自然不会忘记他
一代又一代
端午
文/沉鱼落雁
心在揣摩
心在细数
每个节日到来
总有文人墨客写诗给予赞美
又逢端午
思念屈原
吃着粽香
美丽清澈的汨罗江泛起层层涟漪
诗如海 歌如潮
有排山倒海之势汹涌地袭来
心在揣摩
心在细数
人们为什么这么活跃
人们为什么这么情绪高涨
有的言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诗歌唱响的先祖
有的说屈原是国家建设的栋梁
还有很多人在讨论
他跳江时腰系得那块石头
有多么大
有多少斤
如今在何方向
吟诗作对呕歌先人给予无比的缅怀
让心灵得到洗礼
让身心得到净化
可是许多人问那石头干啥
是不是很值钱
找到后能致富把家发
唉 叶粽飘香的端午节呀
刚直不阿又略带可怜的三闾大夫
唉 你那抱石纵身一跃得壮举啊
端午悟
文/陈百贵
事不关心
关心则乱
乱则有错
屈原跳江是错的
并非他的初心
笼中鸟应该安逸
缸中鱼应该惬意
山中兽才应该不羁
屈原的长期压抑
精神出了毛病
满眼的小蛮腰
和勾肩驼背的大臣
以及秦淮河畔的花酒
要不是老艄公说
泊罗江水可以洗涤一切烦恼
哪有这完美的结局
给古老的节日添了一笔浓墨重彩
给泊罗江畔增加了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给老百姓带来了一个过节的理由
老百姓不关心事物的始末缘由
他们关心的是:粽子是否香甜
赛龙舟的奖金是否丰厚
管它楚灭秦兴
我们都是
——老百姓
2024年端午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