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海泛舟
——一组诗人的作品欣赏
上刊诗人:
独舞风铃 春韵 谢巴特尔 曹达环 都市牧人 韩志华 雨的季节 包彦军 水中月 苦觉 泽民 海昌 太平王子 江帆 高桥 思羽 张凤春 殷秀奎 杨天广 黄海伯 若水 李学栋 孟义 蔡春德 冯德章
1. 笔尖划过
文/独舞风铃(内蒙古)
它怀揣一大把故事
将苦涩、酸甜、坚硬、柔软
撒入纯白的田
墨色的种子,生根、发芽、抽枝
逗号,不停诉说着卷曲的心事
句号,尘封不愿提及的过往
串串省略号,欲语还休
它挥起利刃,砍掉冗杂
辽阔的词林里,忧烦的阳水被撕裂
鲜活,在阳光下重生
当目光,划过串串诗行
你会闻到淡淡的馨香
那是一粒粒多次在黑暗中窒息
又在希望中爬起的文字
2. 端午节
文/春韵(山东)
端午临仲夏,
白昼拉日长。
烟荷连天碧,
翠湖飘芦香。
择叶包粽子,
淘米煮清芳。
事古成习俗,
龙舟竞风浪。
3.如梦令·迎嫦娥(新韵)
文/谢巴特尔(内蒙古)
尝胆航天日夜。
一近月宫情怯。
神女可孤独,再把远朋来谢。
登月,
登月。
只为红旗摇曳。
4.月的独白
文/曹达环(江西)
我在静静的夜晚行走于苍穹的经线
我曾到过李白的窗前
也曾去过辛弃疾的杯中
我看尽人间的悲欢离合
我陪伴学子们奋笔习作
我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
就如人间的喜怒哀乐
我点亮黑夜的光
照着夜行人奔波的路
去黎明收获希望
5.从前
文/都市牧人(北京)
从前 我置身于黑夜里
不记得 黑夜里怎样摸索生存
只记得 黑夜没有阴影
一只大鹏振翅飞翔
它的灵魂融于茫茫夜
那夜的最后 是春天
到处是芽和叶
我因夜学会聆听
感受一粒种子怎样破土而出
欣赏一个生灵怎样在昏睡中苏醒
由于夜的经历
我在生活中从不陷入阴影
6.七绝·端午节感怀
文/韩志华(内蒙古)
赛舟包粽祭屈原,
万户门庭艾叶悬。
雄酒一杯江面洒,
是非清否问苍天。
7.七律·端午祭屈原
文/韩志华(内蒙古)
端午又闻艾草香,
葫芦彩线送吉祥。
龙舟竟渡冤魂祭,
战鼓频擂真善扬。
句句离骚见悲愤,
声声天问盼辉煌。
一人沉下千人醒,
浩气长存万古芳。
8.七律·端午感怀
文/韩志华(内蒙古)
端阳同祭汨罗魂,
艾草葫芦挂在门。
百粽怎容千古泪,
一舟可载万民心。
离骚犹见胸怀阔,
天问当知怨恨深。
砺胆报国难觅路,
英雄气概永留存。
9.端阳
文/雨的季节(江苏扬州)
时清日复长 中夏临端阳
思念五月五 万民粽投江
滚滚汨江水 悠悠屈子殇
魂魄塑诗仙 忧患图国强
传颂数千年 壮举永流芳
一年一度又端阳
家家户户飘粽香
粒粒谷香人垂涎
艾草菖蒲挂门上
孩童胸前佩香囊
端阳竞渡楚风存、
山川在回荡。
公元前278年,
屈原难忍亡国之痛投入汨罗江;
人们为了纪念屈原,
每年的五月初五包粽子投江祭奠,
以缅怀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端午包粽子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每到端阳总会想起妈妈包粽子的情景,
那煮好的粽叶飘着清清的香味,
母亲包粽子的手法非常娴熟,
只见她把一片苇叶的正面朝上,
左手拿着苇尖,右手拿着苇根,
然后一卷,就形成了一个沙漏型;
在里面放入一颗枣或一块肉,
或花生米、或红豆搅拌,
再放入糯米和其它不同的料,
然后再卷成一个三角形,
于是有棱有角、胖乎乎的粽子就做成了,
再在锅里煮半天那美美的糯香味,
直往鼻子里钻。
迎着六月的朝霞,
一群热爱诗词歌赋的朋友汇集在一起,
用诗歌朗诵和包粽子的方式,
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艾叶包裹着甜甜的心意
五彩绳寄托着美好的夙愿,
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强大
人民生活幸福安康、国泰民安!
10.喜迎党日
文/包彦军(内蒙古)
唱响最炫民族风,
舞姿翩翩尽欢腾。
俊男靓女闪登场,
喜迎党日乘东风。
唱响凯歌律八方,
人欢劲舞喜气扬。
又是一年党生日,
盛装艳丽神采扬。
唱响红歌志昂扬,
蓝空白云降吉祥。
最美歌儿献给党,
浓墨重彩筑画廊。
金笔落纸写作忙,
行行字句闪光芒。
赞美光荣正确党,
带领人民奔前方。
千秋万代党旗扬,
七月一日放光芒。
映照哪里哪里亮。
颂党诗篇飞远方。
11.吟诗端午节
文/包彦军(内蒙古)
端午景色尽娇娆,
庭院处处粽香飘。
晨起郊外拔艾草,
挂在门前随风摇。
12.喜待佳音
文/包彦军(内蒙古)
高考帷幕落,
学子待佳音。
若登大学校,
家族尽欢心。
亮剑显神功,
就看谁能拼。
英才打天下,
胜者获佳音。
13. 芒种过后晒小麦
文/水中月(山东潍坊)
晒麦耙子来回推,
金黄麦粒笑微微。
暖阳轻抚麦更美,
树上鸟儿眼赏醉。
14. 夏晨临池
文/苦觉(曼谷)
窗外松鼠在用尾巴练习书法
我的心也飞上枝头走龙走蛇了
桌上一砚的松烟
让受惊的风雨沮丧了
轻轻的笔触把飞跑的鹿群
交给了前来观摩的朝阳
15. 泥泞中奔跑的身影
文/泽民(广东)
支教,边远的山区
远离尘埃
一群孤苦伶仃的孩子
她是父母亲一样悉心照料
土生土长的大城市
优越的岗位
便利的生活
她放弃
以崇山峻岭,交通不便
连手机信号差的条件
是她拼搏、进取和领命的选择
每个孩子的背景
各有千秋
说不出话的窘境
触摸她的痛
仿佛是绳子
将她捆绑起来
每次家访
都是一种受罪似的严峻考验
坚持,信念,就像东升的太阳
彩霞满天一样
呵,人生处处都有灿烂的花开花落
呵,人生到处依然充满着欢声笑语
百忙中,她组织,辅导一个小诗社
让孩子们感怀身受诗词的乐趣和魅力
一位深山老林中支教的身影
已经跟孩子们形影不离……
一首泥泞奔跑的歌
犹如山溪水哗啦啦
淌流的美文美韵声那样
……
16. 七律·观荷
文/泽民(广东)
柳絮依风池下荷,
花红花白朵鲜哦。
晨曦雾水化成滴,
傍晚蛙鸣飞鸟多。
鸥鹭回巢仍顾望,
蜻蜓点水数常过。
柔情夏日游人赏,
慢步周边摄像和。
17.不朽的屈原
文/海昌(内蒙古)
一个端午节,传承着千年悠悠粽香,
一条汨罗江,流淌着千年绵绵离殇。
一首《离骚》,一柄长剑书写爱恨衷肠,
一部《天问》,一纸诉状替民叩问上苍。
屈原永垂不朽的名字与日月同辉绽放光芒,
屈原忧国忧民的胸怀同江河行地水枯天荒。
屈原怀沙抱石的不死魂灵天地翱翔,
屈原为民请命的浩然气概神采飞扬。
包一锅糯甜的米香,
慰藉慷慨悲壮的魂魄在人间回荡,
插一枝香熏的菖蒲,
驱除世间所有的污秽邪恶奸佞癫狂。
龙舟竞渡中流击水击鼓奋进的豪情万丈,
众人划浆浪遏飞舟敢为人先的扬帆启航。
追古思贤为了启迪来者砥砺奋发图强,
居安思危为了牢记远古历史警钟回响。
日月轮回时光书写世间传奇兴衰过往,
继往开来文脉赓续宏扬厚德正道。
这是一次深沉的祭奠,
它将爱国诗人不屈的傲骨,
放在华夏民族的隆重节日里,
追忆诉说家国衷肠。
这是一首悲情的长歌,它把一段惊动了山河的岁月,
放在中华威震八方的锣鼓里,
掷地铿锵敲打心房。
一首《离骚》仿佛一柄寒光利剑划向那阴霾晦暗漫漫长夜何时天亮?
一段《天问》恰似一部洪钟大吕叩问那浩渺苍穹天地万象理在何方?
荆楚大地,
你形容枯槁用一阕阕激情的文字上下求索仰视苍茫。
汨罗江塘,
你素衣佩兰用一声声愤懑的呐喊警醒世人麻木薄凉。
沧浪之水清兮如何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如何濯我足。
这清朗且浑浊的尘世人间,
擎不住满腔忠贞的报国
胸膛。
这奸臣嚣张的庙宇朝堂 ,
容不下举世独醒的慧眼一双
问山问水问九天,
问民生如何生之多艰难遭殃,
悲风悲雨悲社稷,
悲外敌之铁骑踏破故里山岗。
汨罗江水承载了三闾大夫的不朽之躯,
汨罗江水托起了中华千年的端午之殇。
你是诗人,
你用生命缔造了一个国家古老的节日盛装,
你是勇士,
你用铮铮傲骨撑起了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 。
两千多年,
多少龙舟竞渡多少粽叶飘香 。
两千多年,
多少艾叶香囊多少米酒雄黄。
千古潇湘皓皓清流,
何惧蒙蔽世俗猜忌打压诽谤流放?
一身风骨烈烈长日,
终须有丹心问鼎尘埃涤荡欲盖弥彰!
一介书生瘦骨嶙峋仰天长啸,
面对波涛汹涌的汨罗江。
怀沙抱石的腾跃激起了
惊涛骇浪,
从此你便成了永恒的雕像。
一道彩虹贯通天地穿越古今光彩夺目熠熠光芒,
一座硕大无形的丰碑矗立人们心底昂首巍然灿烂辉煌!
18.(七律二首.平水韵).端 午 念屈原
文/海昌(内蒙古)
【1】
百里汨罗滔浪涌,千年墨客诵离骚。
七家割霸黎民苦,六首争雄楚帝鳌。
沥胆谏言扶社稷,挺身沉玉诉膏痨。
潇湘竹管节铮骨,萱芷汀兰气蕙高。
【2】
离骚天问念屈子,爱恨悲欢慰楚天。
艾粽凝香斟米酒,龙舟竞渡荡帆船。
德功风骨今生颂,仁爱诗魂后代传。
上下追寻惟自醒,依稀靥梦汨罗边。
注:屈原芈姓,屈氏,
名平,字原
19.车上见闻偶感
文/太平王子(吉林长春)
打扮花枝招展不是啥好东西
老一代见识并非绝对的真理
追求心中梦想张扬自身个性
当代人不计较老者说东论西
那个年代也是另类我仰慕你
奇装异服对着镜子绘粗描细
偏要和有追求之人拜堂成亲
组织认为我思想观点有问题
多少年后夸我也是一面红旗
引领新生活做一次真实自己
随心所欲咱也有自身的底线
一切献给祖国争取更大荣誉
男欢女爱情投意合爱的真谛
殿堂之上政冶联姻利益第一
唯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
老百姓的真心祝福永远美丽
20. 随大流不能独醒
文/太平王子(吉林长春)
每当端午节这天会想起屈平
遭谗被贬郢都鄂渚再入洞庭
满怀忧愤以死明志沉汩罗江
赛龙舟吃粽子传递一种心情
世间万象有时你真的看不懂
看懂装不明白才是真有水平
大王如何圣明群臣心中有数
何必直言得失君王留下骂名
被迫当上诗人却以楚辞走红
香草美人贵在那颗纯洁心灵
沉江殉道世间需要人格风范
多少年后人们依然仰望星空
军国大事庭议私议性质不同
妄议朝廷三闾大夫罪名不轻
酒馆可以吆五喝六莫谈国事
就像众人划浆掌舵自有艄公
21.【仿古体新诗】.端午节
文/江帆(新疆)
胸怀家国
满腹经纶
楚王昏庸
不识贤人
躯沉汨罗明心志
楚辞离骚传古今
龙舟比赛健体魄
棕子飘香祭诗魂
雄黄驱五毒
艾草掛院门
祛病服药气
佩帷常伴身
看今朝华夏盛世
九霄凤鸣
四海龙吟
22. 断尾的猫
文/高桥(广东佛山)
伙伴们逐个逃离
断尾的橘猫最终寡居
沦落到抓玩蟑螂
度过白昼和无边暗夜
像艾发衰容的太后
胃口明显不好
发出孱弱的声音
有时蜷卧在我的胸口
任我摩挲毛发
幽怨可怜的病恙美人
长年累月服食汤药
日子安静且明亮
嘈杂来自妄念
我们同处这个空间
却看到不一样的世界
我算个什么东西
是假主子还是真奴才
取决它的政治倾向
23. 浣溪沙~端阳有寄
文/思羽(贵州)
慧水重重引碧涛。端阳节日对离骚。屈原梦里怨难消。
莫道心悲哀涕宿,而今国盛壮颜飙。慰君魂魄入真霄。
24.破阵子:高考(新韵)
文/张凤春(黑龙江)
笔下分登榜眼,卷中案在花翎。
刺股悬梁虔践梦,凿壁偷光韧束行。状元勤奋生。
考场遴清学霸,现实炼粹精英。
妙笔瑧章思入境,巧智佳文心动情。鹏飞万里程。
25. 高考在即,致莘莘学子
文/殷秀奎(上海)
笔走龙蛇答题忙,
虽无硝烟亦战场。
磨剑争锋迎凯歌,
寒窗苦读创辉煌。
高校深造报祖国,
金榜题名慰家乡。
成就事业试卷铺,
改变命运知识强。
26. 祝莘莘学子梦想成真金榜题名
文/殷秀奎(上海)
人间六月升暖阳,
书山学海化栋梁。
青春筑梦别校园,
少年应试进考场。
曾经寒窗多厚积,
早已磨剑待锋芒,
金榜题名心愿遂,
手捧通知喜欲狂。
27. 西江月 高考见闻
文/殷秀奎(上海)
工地歇业休班,
车辆禁笛止乱,
跳舞广场无人烟,
考场秩序井然。
老师拭目以待,
家长翘首企盼,
好友亲朋乱打听,
忙得手机占线。
28. 西江月 高考
文/殷秀奎(上海)
考场鸦雀无声,
学子会神聚精,
数张试卷一支笔,
铺开壮丽前程。
悬梁刺股戴月,
卧薪尝胆披星,
闻鸡起舞待天亮,
只为榜上有名。
29. 清平乐 高考
文/殷秀奎(上海)
歌停舞散,
街道不添乱。
考场布置已妥善,
学子跨马备鞍。
十年寒窗练功,
今日沙场点兵。
势如破竹提笔,
卷答水到渠成。
30. 写给五月五
文/杨天广(木易)(河南)
又是一年的五月五日
清晨
我仰望晨曦和朝阳
在追忆
跨越千年的时光
这本是屈大夫的祭日
却引来了
我对千年历史的无限怅惘
故乡的小河
曾留下过我童年的足迹
一到夏天就去河里恣意徜徉
现在我站在河边的路上
想象着
无奈的屈原
有多么的悲痛
纵身一跃汨罗江
火热的情愫
燃烧着《离骚》《天问》的火光
绿树环抱的一条小马河
泪眼朦胧里多么像凄凄的汨罗江
热爱祖国的骚人啊
给我们留下了千年不变的梦想
看啊
艾草和粽子的芳香
氤氲弥漫着整个村庄
音乐播放着不朽的《九章》
铿锵 是多么铿锵
家家酒中都融入了雄黄
来到马河岸祭望
高高的举在头顶上
岁月早已渐行渐远
人民的英雄啊
或许已经记不住你的模样
但是记住了你在流水中的荣
光
你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你的形象就是中华民族的形象
在华夏几千年的的字典里
早已把所有的曾经和曾经
载入了她余生的诗行
31. 五月五,又端午
文/杨天广(木易)(河南)
五月五,又端午。
家家户户门插艾草,
遍地是醉人的艾香融融。
粽子的甜香,是孩子灿烂的笑容。
五月五,又端午。
精心系上的五色线
喜坏了孩子,吉祥了千年。
香囊的色彩,是生活的幸福和美满。
五月五,又端午。
那伟大的英雄,
你的正义的灵魂啊!
早早的住进了中华民族的心中。
五月五,又端午。
那伟大的诗人,
你的惊世篇章啊!
是我们万代歌颂的精神。
五月五,又端午。
我为伟大的民族骄傲啊!
今日是你的节日呀!
就让我为你敲起那民族的鼓声吧!
五月五,又端午。
让我们划起龙舟合上时代的步调!
让我们举杯望汨罗追忆先哲的纵身一跳!
让我们继承英雄的精神,为中国梦而奋斗呼号!
32. 年年端午怀屈原
文/杨天广(木易)(河南)
汨罗江的龙舟 竞渡
逆着波涛
沿着笔直的岸,人们奋而疾跑
乐曲袅袅
一遍一遍重复弹奏着《九歌》《离骚》
波涛在怒号
发出一声声《天问》
也许
你的纵身一跳化作了巨笔
用生命饱蘸一江浓墨
把你的传奇谱写在大江之中
然后氤氲 发散 弥漫了整个时空
成就了中华民族不朽的诗篇
文化周庄,端午诗会
吊念着诗祖 实践着中国梦
两千三百多年的梦想
我们今天仍在追逐
在追寻你怀抱的一块四角巨石
要称一称它到底有几斤几两
年年端午怀屈原
中华大爱《楚辞》情
三闾大夫虽死犹生
看,我们周庄的香包
用巧手编织,驱走了邪恶的魑魅魍魉
看,我们周庄的甜粽
用洁白的江米,续上了人间思念的烟火
33. 端午随感
文/杨天广(木易)(河南)
五月初五又端阳,
千家万户喜洋洋。
汤圆粽子化玉津,
门头艾草又更新。
汨罗江上魂飞天,
屈原精神世代传。
一代忠贤成国殇,
悼念亡灵断肝肠。
龙舟比赛复起航,
艾草驱魔避逆光。
举杯把盏烈酒香,
共除国孽洒雄黄。
三闾流放太匆匆,
缘起天问睿智兴。
千古离骚融五岳,
万民哀悼星辰落。
一赋尚能破旧体,
九歌为后树新旗。
直笔狂书忠国言,
剑锋难斩佞臣涎。
年年黍粽千舟远,
岁岁冰台万巷连。
报国无门气锁腔,
忧民饮恨泪成双。
昏君失道路茫茫,
屈子穷途汨罗江。
艾草迎风应日鲜,
悲歌楚楚动心弦。
龙舟竞渡众人牵,
泪水潸潸赋雅篇。
粽香飘远思忠贤,
天问离骚万古传。
楚辞风骨今犹在,
今忆忠魂励志来。
五月楚江米粽香,
龙舟竞渡中国强。
今敬前贤酒一缸,
英魂冠古盼兴邦。
魂招屈子诗词赋,
喜铺今朝爱国路。
华夏传扬屈子风,
励精图治欲复兴。
二零二零脱贫年,
国家富强在眼前。
文学史上百花艳,
文艺复兴大变天。
民族融合话家长,
民族团结固如钢。
一统天下众生愿,
中国梦想已不远。
悲哉,屈原万里行,
虽死犹生;
壮哉,中华千年腾,
天下太平。
34. 以身为黄埔子弟为荣 :
(庆祝黄埔军校建校100年)
文/黄海伯
怒潮澎湃百年黄埔,
大义凛然军魂千古。
金戈铁马寄身锋鏃,
热血涛涛功名尘土。
亲爱精诚家国民族,
智信仁勇九州情愫。
摧毁强梁消灭台独,
华夏一统万世永固。
35. 北曲 南吕宫·【四块玉】端午踏青
文/若水(内蒙古)
艾草挂,龙舟耍,粽子飘香祭英华,晨曦早起青山下。百步跨,遍地花,如画雅。
36. 七绝*贺学子高榜
文/李学栋
十年一剑出书山,
折桂蟾宫各仰攀。
金榜题名陈贺宴,
宾朋满座尽欢颜。
37. 国学英才教育之经典篇
文/孟义(安徽合肥)
《孟子》读后感
羞耻心是推动人言行一致的核心力量
《孟子》—第784篇分享
原文:
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孟子说,人修身行己,处处都是道,独独不能没羞耻心,这是为什么?能存羞耻心,则日进于圣贤;没有羞耻心,则沦为禽兽。
羞耻心对于人的进步至关重要。
为什么这么说呢?《影响力》这本书中的七大影响力法则之一【承诺和一致原则】:
人人都有一种言行一致,同时也显得言行一致的愿望。
我们总是会把自己想法或者说过的话,当作自己的孩子去精心呵护,也就是一旦我们做出了一个选择,或采取了某种立场,就会想方设法去按承诺行事。而且还会以行动去证明自己决定是正确的。
这个法则是人基因带来的,影响力非常大。其中羞耻心是人的一种自我约束力量,事推动言行一致的核心因素,
社会中对于言行一致的人,我们会认为他个性坚强、智力出众,理性、可靠、值得信赖,是君子。
相反,如果此人言语和行为前后不一,会被看成是思路混乱、表里不一,浮躁、多变、优柔寡断,妥妥的小人。
孟子接着举例了言行不一致的人。有那么一种机巧变诈之人,暗地害人,则机巧深藏而不测;多方欺人,则变诈百出而不穷。这些坑蒙拐骗下流事,都是君子所深耻而不肯为者,他反倒以智巧为得计,而洋洋得意。他的羞耻心,就是完全无用了。
一个人再聪明狡猾,但是在羞耻心这一点上不如别人,那就事事都不如人了,因为良心已丧失。必然处处会行险侥幸,这样大节一失,万事瓦裂,欺天罔人,自取灭亡。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如何利用羞耻心让自己进步呢?就是要做到言行一致。
如何做到言行一致呢?就是要「书面承诺」并且「公开表达」,这就是在利用羞耻心推动「承诺和一致」原则逼迫自己进步。
具体做法:写作而且是公开地写作,同时你公开表达的一定是积极的,而且符合你价值观,你愿意去做的。如此公开书面承诺的事,在羞耻心的推动下,必然会用行动去证明,那你不就进步了嘛。
反思自己,我过去就是优柔寡断、浮躁、思路混乱,言行不一致,妥妥的小人,但没关系,我知道了变好的方向,还知道了方法,朝着目标向前走就行了。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每天写作,而且是公开写作的目的之一,利用羞耻心在推动自己进步。
38. 临江仙. 赏荷(贺铸体 中华通韵)
文/蔡春德(河南)
夏日莲塘妆胜景,风拂朝露花迎。
翠湖幽处赏蛙鸣,绿拥荷叶舞,片片彩云生。
十里荷塘香四野,浪蜂私语谁听?
赏花柳岸踏歌行。双蝶迷荷舞,脉脉蕴深情。
39.沁园春. 赏荷(苏轼体 中华通韵)
文/蔡春德(河南)
青山含情,萍湖凝碧,日映荷鲜。
观飞红叠翠,凌波漫舞,千姿竞秀,浅笑芳颜。
红粉摇风,金盘凝露,翠影如诗映碧天。
仰荷舞,任清风拂面,灿若天仙!
荷国清气涟涟。
和风里,香迷碧水湾。
惹蜂蝶弄翼,鸳鸯互戏;蛙歌新恋,锦鲤腾蹁。
轻渡兰舟,游人半醉,莲女欢歌绿水间。
心悦处,赏五湖花气,风月无边。
40. 我愿......
文/冯德章(杭州)
好兄弟,好战友
在这个军旗飘扬的节日里
我愿你化作一缕温暖的阳光
把无限的遐想和希望
寄托在故乡绵延不绝的土地里
让麻栗坡生长出更多精彩的故事
教诲年轻的孩子们敢于担当
好兄弟,好战友
你永远的十八岁里没有遗憾
只有满腔的怒火和精忠报国的愿望
在侵略者把战火燃烧在家门前时
你肩负着伟大的使命
将尊严和正义制作而成的炮弹
炸响在木棉花开的法卡山上
我愿你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的和平之花
常开不败,时刻散发出浓郁的清香
好兄弟,好战友
缅怀与铭记于心的话不知怎样讲
我只愿你的灵魂安耽在苍松翠柏里
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坚守初心
高举起你葱郁的理想
让八一军旗猎猎作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