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40)》「向未来挑战」(1461辑)

晨间寄语
多少年来,记忆中的家乡,端午节前后,总免不了绵绵的雨天,大雨小雨细雨,山里雾气蒙蒙,地里湿湿漉漉,河边矮处(海拔低),栽得早的包谷,有半人高了,正是发大水的时候,老辈人说,端午不涨水,年成不好。老百姓有“大河涨水小河满”、水涨船高、山管人丁水管财的寓言,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亦是所有人勤奋努力的同时,也在祈盼天公作美,五谷丰登,旱涝保收也。
上学那阵,我们几个要好的发小同学,会在星期六星期天,顶着绵雨天,到城外的山里,采摘时鲜野菜,拿回家来邀功。尤其是采摘到大片大片的粽粑叶,那更是喜不自胜。那时的民风社情,讲究的是勤俭节约,小孩子们都懂事,与大人们的心思相通,能不花钱的地方尽量不花钱、或少花钱。说直接点,那时的大人们,很少有把小孩子的学习两字挂在嘴上的。那似乎是一种分工,大人上班挣钱,小孩子上学读书,各施其职,天经地义。小孩子打猪草捡牙膏皮或破铜烂铁补贴家用,也是理所当然。
文革前我们家住在政府的一处宿舍,文草时期住在政府大院,但不管住在哪里,小孩子们都有穿补巴衣服和周末挖土方、打小工的…。从孩子们身上,轻意找不到娇气与家庭条件优越的表象,也许这就是毛泽东思想所赋予的时代特征,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成为人的普遍认知,“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季节里,孩子们从城外采摘回来的“山珍”“野味”不一样,家长们毋须直接表扬,一声“快洗手吃饭”,便是给你犹似如今的点赞了。
“吃哪里的水变哪里的鬼”,端午是我们这里最热闹的节日之一。端午当天,家家户户,大人小孩,老幼尊卑,都要走出户外,俗称“游百病”,名曰“游一游,百病除”。谁不指望百毒不侵、全家老老小小安康岁健?端午节是最好寓意,在此,祝所有的亲朋好友年年富足安康,福寿泰泰久久[抱拳][爱心][蛋糕][玫瑰][礼物][烟花][合十]!
新的一天,早安!
2024.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