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
作者:橙子
朗诵 梅子(于敏华)
在到达真实的敦煌之前,我梦里 已经无数次遇见了她。在常年大风吹拂的鸣沙山边,莫高窟静静地沉睡了一千多年。仿佛一位凌空欲飞的仙女,更像空谷中一株绝世的幽兰,她的美丽在漫长的岁月里无人可识。在我的梦里,莫高窟的表情是含泪的微笑。微笑缘于她 孤绝的美丽和自信,泪水 则浸透着百年来她所承受的无尽的磨难。因了莫高窟 数不胜数的劫掠和苦痛,风沙围绕中的敦煌在我眼中永远是一座 悲伤的城。 ( 敦煌对我来说,曾是一份遥不可及的梦想,我承认 我永远渴望做一个仗剑远行的旅人,一席行囊 满面风尘,但在梦想走遍天下的年轻岁月里,敦煌却始终游离于我的视野之外,但是 那关于敦煌的一首首诗篇,却永远的铭刻在我心中。)
秋日的敦煌 在西部微凉的阳光下 显得沉静而从容。漫长的时光流逝仿佛也无法抚慰她~备受摧残 依旧卓然而立的灵魂。当成百上千的游人 鱼一样进入她的腹地,她只用恬静的微笑注视着这一切,也宽容着这一切。这是一种经历了惨痛苦难后的微笑,这是一种千帆过尽的宽容。她已经习惯了人们惊奇和赞叹的目光,如同她已经习惯了 此前漫长的寂寞和百年来无尽的羞辱。从1900 年,敦煌 就目睹了英国人、法国人、日本人俄国人、美国人强盗般的嘴脸。她看着他们~贪婪地盗走那些价值连城的雕塑,剥走那些精美绝伦的壁画,掠走那些绝世独立的经卷,如同盗走她的骨头,剥走她的肌肉,掠走她的心脏,她高贵的灵魂中会是怎样一种痛楚和伤悲!
敦煌
我看见一片废墟和王冠上
独存着文明的歌声
敦煌
这是最后的水井和盐
这是最后的歌本和一伙羊群
黎明时 母亲将朝霞和我
作为头一份祭礼奉献给你……
敦煌!
敦煌…….
梅子,本名于敏华,六零后,曾从事金融工作。退休后喜欢读书,喜爱朗诵,喜欢用声音传递温暖。现师从于国家一级演员王建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