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霍达中篇《红尘》
墨卷翻开红尘事,字间情愫难藏。 人间百态绘沧桑。 笑谈中岁月,泪眼望斜阳。
离合悲欢皆是梦,何须执着相忘。 一书读罢意悠长。 清风拂往事,明月照流光。
填词手记:
霍达,女,回族,北京人,1945年生。全国政协常委,国家一级作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著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约500万字,其中,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补天裂》获第七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长篇小说和电视剧两个奖项及建国五十周年全国十部优秀长篇小说奖,中篇小说《红尘》获第四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万家忧乐》获第四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报告文学《国殇》获首届中国潮报告文学奖,话剧剧本《红尘》获第二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本奖,电视剧《鹊桥仙》获首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电影剧本《我不是猎人》获第二届全国优秀少年儿童读物奖,电影剧本《龙驹》获建国四十周年全国优秀电影剧本奖。曾应邀出任开罗电影节国际评委、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代表等,生平及成就载入《中国当代名人录》和英、美版《世界名人录》。
具体什么时候看的《红尘》,我也忘记了,应该是参加工作不久吧。但是一看,就忘记不了。
主人公曾不幸沦落风尘,解放后重获新生,然而当她在诉苦会上痛说了自己的身世,立刻成为人人所不齿的另类,在“四清”和“文革”中受尽凌辱与践踏,最终绝望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作品以细腻的笔调、大雅若俗的 “京味儿”语言,娓娓道出古都小巷中一个弱女子的故事。通过这个小人物短促的一生,作者冷峻地透视了那个以瞒和骗扼杀真善美的历史氛围,给人以强烈的灵魂震撼。
……
现在,文学越来越边缘化了,社会节奏太快,融媒体的兴起,除时代飞速发展外,根子还是作家自己不争气,动不动就上长篇。老婆的裹脚又臭又长,反正他们知道,没有人看。陈忠实能创造枕头,自己为什么不能?
我看了余华几部经典,都是十几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