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印象记
赵新贵
2024年2月2日,我怀着一颗好奇的心,通过在北京转机,乘坐上了埃塞俄比亚国际航空公司的飞机,通过整整十二个小时的飞行历程,到达了该国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从此开始了在该国的四十天参观游览活动。
埃塞俄比亚地处地球的东半球非洲的东部地区,国名全称为埃塞俄比亚民主联邦共和国,有土地面积一百多万平方公里,最高海拔4800多米,最低海拔2600多米,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在最低处。人口一点二亿多,平时气温在26度左右,气候有雨季和非雨季。该国家在非洲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国家,起着一个枢纽中心作用。非洲联盟总部就设在该国家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
我和夫人刚到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当天,就受到了中国驻埃大使赵志远先生的盛情相邀,出席了他们大使馆举办的盛大春节招待会,观看了中埃两国艺术家们演出的精采文艺节目。随后又应邀出席了他们大使馆举办的迎春招待会和联欢会。大使馆工作人员与来此探亲的家属们,点起篝火,载歌载舞,互祝新年,好不热闹。
随后多日里,我们游览街道,参观了埃塞俄比亚国家博物馆和亚的斯亚贝巴大学的博物馆及该大学的校园,又参观了由中国花十亿人民币援建的总理衙门前的友谊公园,又参观了中国用七个亿援建的非洲联盟总部大厦等景点。又先后游览参观了一些当地商场和中国人开设的商场,还观看了非洲人演出的歌舞,品尝了他们做的饭菜,喝了当地所产的啤酒。那种手抓饭菜自己难以接受,而此地产的那啤酒却好喝。非洲出产水果种类很多,然而唯有香蕉吃起来很甜很香。
文化艺术在非洲是极为匮乏稀罕的,我研究他们的文化历史,唯有一名靑年画家的羊皮画,参加过在意大利威尼斯水城举办的展览。
在埃塞俄比亚民主联邦共和国这个囯家里,笔者的感觉就是太穷了,在首都城市里,除中心地方外,其它地方的道路都坑坑洼洼的很不平坦,山坡道路较多。因而,车辆均为越野型的。令人惊讶的是,该国不产原油,可油价却仅仅是我们国家的四分之一。由于就业困难,城市街道上和桥梁下,四处行人乱窜。尤其那不同年龄的妇女,手牵或抱上儿女乞讨的,在这个首都无处不见。尤其是他们见到中国人行走或开车者,总是会一拥而上讨要钱财。此现象也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认为有损自己国家的形象。因而出了一条制度,凡给乞讨者钱财的车辆驾驶人员要罚款。还有那各种赃兮兮的大大小小伯流浪狗,四处乱跑乱拉屎尿,这无疑给这座首都之城又多了一些不文明。
埃塞俄比亚大多数人皮肤不是太黑的,身材长的也都挺直秀气,当然也有少数皮肤乌黑发亮的人。他们的服装个性十足,五颜六色的长袍长裙最多,也有些教派的女人,全身包裹的很严,唯有眼睛没有遮挡。就是在炎热的天气里,也都是这样的形象打扮。也有一些身体发育非正常过胖的人,头发胡须的浓厚和各异,加上那双大大的眼睛,真有如见到张飞、李逵在世,见了他们确实也是挺吓人的。行走在街道里的人,给笔者感觉好像是,他们都是刚从煤矿"挖煤出来"的人群。皮肤之黑难免不产生这样的感觉。皮肤的不同,他们也会把我们看作成了“洋人"。他们的信念,见到中国人都知道是“有钱人"。所以,在非洲爱发生绑架中国人的案件。
在他们的街道上,四处都有警车,见到的警察、国防军和交通警察非常多,有男的也有女的,交警手里拿的那罚款本很大很厚。由于贫穷,他们最爱罚款,尤其对中国人,这好象成为他们的一项重要财政收入。
在非洲这个国家里,凡办事者必须和他们的国民一样去排队,不像我们国家办事时,可以给外国人诸多的优先照顾。笔者在他们国家移民局申请办了个延期手续,我们几个人在那儿就整整地呆了一大天。
在埃塞俄比亚这个国家里,除首都社会治安好之外,首都之外的许多州里都不平安,常有反政府的游击队出没,使战斗的枪炮声不止。他们的一个州就曾因战争常年不停,最终政府松了绑让独立出去了。因此,时任总理还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在他们国家博物馆里,我还亲眼目睹了那枚奖章和荣誉证书。
在中国驻埃塞俄比亚大使馆里,我看到了这个年青朝气蓬勃的群集。他们这些人,从大使到一般工作人员,都对英语学习抓的很紧。尤其是赵志远大使、商务参赞杨依杭等领导成员,都能把人大报告等文章,用流利的英语读下去。为此,我真敬佩他们这批国家栋梁和民族精英。今年春天,当获悉赵老远大使调升回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任党组成员、部长助理后,我深为他的高就而高兴,并让女儿代我们夫妇向他表示了祝贺。大使馆商务参赞杨依杭先生,为人憨厚,工作能力强,在那儿几次招待我们,令人十分感动,为此我怀着十分感谢的心情,写了一首赞扬他的诗,并用笔书写一成条幅赠送给他,以示友情永久。
在亚的斯亚贝巴这座埃塞俄比亚国家的首都里,我见到做生意的中国人很多,办工厂,开商场,开饭店的都有。尤其令人关注的,是在首都一角还有一个伊拉克市场,那儿是中国人做生意的集中之地。也是当地的一个蔬菜批发零售市场,那些人见到中国稍上点年龄的女人,就会闫生硬的中国话喊“阿姨,阿姨!"这场景使人见到异奇和好笑的可爱。那个市场因建有伊拉克驻埃大使馆而获名。
在埃塞俄比亚民主联邦共和国的四十天日子里,笔者目睹了这个非洲国家的一些现象,看的也是皮毛的。比较而言,我们国家的人民还是幸福的。沒有他们那样的贫穷落后,甚至在广大农村还有吃不饱肚子的现象。农民们种地也根本买不起化肥。在这个还有其他非洲国家里,人民生活和囯家建设,完全依靠的是中国和美国及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援助。
面对这个现象比较而言,我们国家其码没有战争,尽管还存在各种竞争甚至官员的严重腐败,然而,人民却是平安的。尽管民主与法治建设还在路上,但在发展文明的历程上,前方是一定光明的。难得的是,有一个中共百年大党,在为中国人谋划着福利,带领着我们从胜利走向一个新的胜利。
非洲回来因各种原因无法提笔,多位朋友几次提出让我写下见闻,他们好有所了解下非洲。今天早起有了心情,动笔记下这些文字,以供读者相阅,也算对非洲之行,给自己和关心的朋友们有个交待。
2024年4月8日
写于咸阳市渭滨苑
(作者系国家高级检察官,《检察文学》杂志社社长、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