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青河一百年
作者:宗克穷
青格里河称青河
位于县境域中部
正源有大小青河
两支源长94公里
在乔什尕托别克
汇合成青格里河
向西南偏东方向
流至阿尔曼特山
北麓二台的附近
流向急转西北去
在乌兰博木之南
再也无来水汇入
始称之乌伦古河
河床结构多砾石
系常年性河流水
沿途流经草原站
阿热勒格乡以及
阿尕什敖包乡境
沿河资源颇丰富
山青水秀草牧田
县域农牧业基地
大青河称大青格里
位于青河县的北部
发源于阿尔泰山脉
东麓的布尔根达坂
高山冰雪融化雨水
泉水流经汇集而成
南北走向长92公里
乔什尕吐别克相汇
河床结构多为砾石
两岸植被以牧草场
杨柳桦树松树为主
常年性河流多山谷
沿河大片草场农田
县境农牧生产基地
小青河称小青格里
位于青河县东北部
发源于阿尔泰山脉
东麓三道海子境域
为东北至西南走向
河床结构多为砾石
两岸植被多牧草场
杨柳桦树少数松林
有大片农田草牧场
县境农牧生产基地
位于青河县中部
发源于阿尔泰山
东麓瑙干尧拉哈
东北至西南走向
河流全长75公里
在阿尕什敖包乡
驻地南青格里汇
注入到乌伦古河
河床里多为砾石
两岸多有灌木丛
流量小雨季节性
时河床干涸断流
有大片牧场农田
县域开发牧农区
青河县东南
发源阿尔泰
河流向东西
二六六公里
大部在蒙古
从59号界桩
到阿尕什乡
阿拉塔斯旁
与青格里合
注入乌伦古
境长75公里
河床多砾石
常年性河流
河两岸多山
植被灌木草
生长杨柳树
地势较平坦
农牧业基地
水草丰茂多
养育了河狸
就栖息在此
源于阿尔泰山脉南鹿
源流青格里布尔根河
横贯青河富蕴福海县
实属内陆常年性河流
河流干流呈东南西北
先注入到尾闾吉力湖
经克孜勒河乌伦古湖
总长八百二十一公里
人畜饮水开发利用源
100年青河岁月,青河县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励精图治,砥砺奋进,让青河这块昔日的荒芜之地焕发出了光彩靓丽的容额,展示出一幅幅多姿多彩、气象万千的县域风情画卷。
100年风雨历程,不仅记录了青河各族群众在这片热土上生生不息的奋斗足迹,也铭刻着青河儿女孜孜不倦的拼搏精神,更昭示着青河县光辉灿烂的美好明天。
100年荏苒时光,青河县各族人们艰苦奋斗,开拓奋进,用热血、智慧和汗水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从贫穷落后阔步迈上了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
100年的奋斗,100年的求索,青河县沧桑巨变。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百年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在一个县城的奋斗史上,却承载了太多的沉重与艰辛。回眸青河百年沧桑巨变,在这片充满血性的土地上,早期的塞人曾在这里游牧,接着月氏、乌孙、柔然、突厥等部落先后在这里栖息。新中国成立后, 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们蜂拥而来,掘开了这片沉睡的亘古荒原。
它是一部流动的史书和画卷,生动地记录和见证了青河县各民族从游牧、刀耕火种的苍凉、披荆斩棘的艰辛、翻身解放的欢欣、改天换地的激越、走进新时代的豪情…
勤劳智慧的青河人民,以时间的巨笔,饱蘸辛勤的汗水,在青河大地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创业史诗!
2024.6.7.青河县青龙湖宾馆

作者简介:
宗克穷,笔名,清泉,1967年生,中共党员,现已退休。曾任第六师五家渠市文明办主任,五家渠市第二、三、四届政协委员,兼职第三、四届提案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在职行政管理研究生、高级政工师,新疆、兵团摄影家协会会员。现在他把全部的精力用在了诗词、歌词、摄影创作方面。目前由他创作的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歌词已有30余首,代表作有《啊延安》,古体和近现代诗300余首,代表作有组诗《昆仑之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