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 风吟
文/于公谨
云散在长空,
霜画秋容。
斜阳欲坠见霞红。
枕畔寒凉孤梦在,
多少情浓。
莫要看花丛,
尽展朦胧。
凋零几许老梧桐。
杨柳随风吟唱处,
寒意匆匆。
清平乐 柔肠
文/于公谨
斜风有意,
却是情难寄。
几处繁花曾慵倚,
梦念三千不起。
香冷渐断柔肠,
春寒莫道忧伤。
百处烟消过后,
红霞自是留芳。
随笔
很庆幸的事汪精卫成为了日本人的狗
文/于公谨
写字累了的时候,就出去转一下,和几个工作人交谈起来,无意中说起了汪精卫。当然,他们也是弄不懂,为什么汪精卫会叛变,会投靠日本人,会成为日本人的狗。毕竟在国民党那里,是二号人物,可以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结果是投靠了日本人,就没有可能会让日本人所信任。即使是一个日本的小人物,对汪精卫都是可以呼来喝去。这条狗做的,也是让人感觉到鄙视。毕竟和汪精卫在国民党那里,不可同日而语。
初冬(五六七)
而且,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总是这样天真,总是愿意相信,原子弹在日本爆炸过?
真的爆炸过?
不可信,除非是在日本,美国扔下原子弹,让全世界看到,才是可信的。
原子弹爆炸,可以说是很好看,可以让日本人感受到美丽的气息。
日本人友谊?
除非是侮辱我们自己,才会相信日本的友谊。
而且,教材问题,已经是重中之重,可能日本人已经是达到了目的,才会让教材问题暴露出来。
让人纳闷的是,为什么很多人,尤其是很多出名的人,就没有提出教材的事情?“毒教材”是真实存在的,怎么就会没有人提出来?那些大V哪去了?都干什么了?怎么就没有说教材的事情?怎么都禁言了?还是失语了?还是这个禁区,是不允许触碰?
看到原来负责编教材的人,继续负责,就让人感觉到更加的愤怒。
也仅仅是愤怒而已,没有什么解决办法。
用某一个人的话说,这是小老百姓的悲哀。
小老百姓想要吃饭,有时候都是很困难的事情,也是需要看当官者的脸色;而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抓了,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恶意讨薪”。
我到现在,可能是到未来,也是不可能会弄明白什么是“恶意讨薪”,而且,也是觉得,发明“恶意讨薪”的人,是很厉害的,否则是没有可能会发明“恶意讨薪”。
正如某一个人所说的,什么是“恶意讨薪”?干活了,就不应该给工资?
这样的词语制造,好像是很有道理,结果是什么道理也没有,有的是他们无耻。
理所当然的欠薪,就不是什么“恶意欠薪”,老百姓干活,就应该是杨白劳。怎么想的?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了某些人的观点,或者是说某些人的看法。想一下,某些人的做法是什么,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会有“恶意欠薪”的存在,也是可以知道,为什么会有理所当然的杨白劳。结果就是现在的农民工一天一结工资,否则就离开的现象存在。
然后,有人开始无耻地说,现在是怎么了?
怎么了?是明知故问,还是混淆视听?你说怎么了?
如果不是杨白劳,谁愿意这样做,日结工资?而且是工资少,都是认同?没有发现本质是什么?就是被坑怕了。欠薪是理所当然,要薪资就是恶意讨薪,就是应该抓起来,应该进入监狱。为什么恶意欠薪就没有进入监狱?
这才是根本问题。
没有恶意欠薪,何来恶意讨薪?
七言诗 东风
文/于公谨
长空明月挂西山,万点星辰入水间。
碧绿东风飞漫处,不知多少是情关。
浪淘沙令 孤亭
文/于公谨
原野尽青青,
看见浮萍。
绵绵细雨弄初晴。
散聚长峰汹涌处,
雾绕云行。
夜鸟静无声,
露坠轻鸣。
遥遥古道望孤亭。
把酒千杯思醉处,
泪在飘零。
卜算子 飞渡
文/于公谨
大雁正回旋,
月满西楼处。
几许香残恨秋风,
却是流云舞。
点点飞星寒,
叹尽无眠苦。
坠入长河水自流,
且看云轻渡。
随笔
乞丐
文/于公谨
无意中,看了一段文字,是一个人说,一个得了文学奖的人说乞丐的事情。当然,他是很鄙视得了文学奖的人,因为文学奖的人,不知道什么是奇怪,什么是饥饿,才会是这样说。也是说,获得文学奖的人,说他家好不容易包了一次饺子,结果是被一个要饭的赶上了。他给要饭的东西,要饭的人,是没有要,想要吃饺子。那个人就说获得文学奖的人,是凭着自己的想象,说出来要饭的模样,说着人性的险恶。这才是要饭的过程。没有说,等饭好了再吃。可能是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得了文学奖的人坏。这就是坏。如果是日本人,他就没有可能会是这样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