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作家书简》复杨、王二先生
——袁富民
生博、满院二先生好!
读过10期《作家书简》,给满院先生和生博教授都有留言,叙说我读后的感受。由于患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狭窄且有增生,不能久坐,但总有无法推脱的文债接踵而至,所以写作少了。但两位先生的书简还是紧紧地吸引了我,读后不由得想说几句,这都是我的由衷之言。但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因此而引发出《作家书简》十一!满院先生的书简《鼓励是一种鞭策》和生博先生的回信《作家的成熟与成熟的作家》。这真正成了抛砖引玉了!
两位先生都是有心人。王先生的有心在于把我的几次留言和给我的回复,记述的详尽而清晰,而且做了归纳和梳理,有感受,有感谢,有分析,有评论,字斟句酌,情真意切,谦恭诚挚,让人感动。
杨先生太有心了!你回顾了和我的几次交往,时过境迁,但时间、地点、缘由、见面的情景,都历历在目,这让我感叹不已!真的,我们的见面,有的我已不大记得了。杨先生的复信和前边的信件一样,总会把探讨的主题上升到文艺评论的高度,由我说满院先生是一个“未曾成名就已成熟的作家”,升华为《作家的成熟与成熟的作家》这样一个论题,你说:“作家的成熟是以作品来衡量的”;而成熟的作家则是以“作家本人的人格发展来衡量的”。你说:“可以这样讲,作家的成熟犹如树上的苹果(作品)熟了,但结苹果的树(作者)未必是成熟的树。路遥去世前还处理不好与同事、妻子、甚或兄弟之间的关系,是与《平凡的世界》作品成熟相背道的讽刺画面。”其实,一个成熟的作家,未必一定是一个人格发展成熟的人。有些成熟的作家,其性格和人品却有巨大的缺陷。这样的例子在中外文学史上不乏其人!所以,不成熟的幼树,往往结出硕大的甜果,路遥性格上的缺点不妨碍他写出名著《平凡的世界》!如果路遥思想成熟,圆润通惠,注重保养,也许他还活着,但却不一定能写出《平凡的世界》来。
杨先生还说:“我特别看重老干出身的作者队伍,这批人离退下来,拿起笔写作,我认为这支队伍一旦艺术功底补上去,将是改变中国文学走向生活的生力军,因为这支队伍在自身人格发展上是成熟的,他们对己、对人、对社会的文学透视真正达到了无功利的境界,一旦他们写出了成功的作品,那就是成熟的人写出的成熟作品,那就是对社会有长远引领又能穿越时代灵魂的作品。”
这段话我只能同意一半。我同意的一半是,许多思想成熟的老干部退休之后拿起笔来,写出许多好作品,让人寡目相看,诚如已故的老干部任义长先生在《流年散稿》中关于一些人不屑一顾且加以嘲讽的“老干体”诗时说:“老同志他们历经苦难,于是苦难成诗;他们思国忧民,于是忧思成诗;他们愤疾呐喊,于是呐喊成诗;他们也有人伦亲情,于是亲情成诗……他们的诗,绝对比眼下那些自封作家,其作品思想浅薄,言之无物,识见鄙陋,无病呻吟,甚至酒足饭饱之后的'打嗝文学'强多了。”我认为这样的评论言之凿凿,掷地有声,针砭时弊,一针见血!
我不能苟同的一半是,杨先生所说,“因为这支队伍(指退休后从事写作的老干部)在自身人格发展上是成熟的,他们对己、对人、对社会的文学透视真正达到了无功利的境界,一旦他们写出了成功的作品,那就是成熟的人写出的成熟作品,那就是对社会有长远引领又能穿越时代灵魂的作品。”这话有些过。我不否认退休老干部会写出出类拔萃的作品,但毕竟从事行政工作多半生,人生最敏锐,激情最勃发的年代已经过去,但已不成为文学的主力军,很难写出“对社会有长远引领又能穿越时代灵魂的作品。”(我是说很难,不是说不能。)我们咸阳市已经有了原人大主任裴育民、永寿县原人大主任陈希文、原咸阳市人大副主任王满院这些退下来拿起笔来写文章就一发而不可收的大写家,在他们的带动下,必将有更多的退休老干部加入这支队伍,为繁荣我市文学创作增光添彩!
袁富民
2024年6月5日
编后语:
球友喊我下楼,同学约我到考场转转,犹豫之时,袁富民老师发来文章,让我兴奋。
近水楼台先得月,神仙论道辛先知。这下热闹了,阎老宝刀未老,小他十岁的袁老不甘落后。
袁老师和我是在《大美西部观察文集》首发式上认识的,一见如故。他把他的文集快递给我,很自然而然,我们成了忘年交。
题目为编者所加,不全是哗然取宠。
【作家简介】
袁富民,笔名袁舟,陕西省乾县人。从教22年后转入修志工作,曾任乾县县志办公室主任,《乾县志》主编兼乾县文联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陕西省地方史志学会理事、中国史学会会员、中国唐史学会特邀研究员、中国武则天研究会特邀研究员。著有诗集《纯情的思恋》、散文集《独守宁静》《曾经雷雨》《为霞满天》,诗词集《了庐诗词楹联集》。主编《乾县志》《乾县建设志》《乾陵楹联荟萃》《可爱的乾县》《弦板腔》等。《乾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典》《乾县文化体育志》《乾县地名志》《乾县宗教志》《乾县图书馆志》执行主编;参编《陕西县情》《中国市县大辞典》《中国经济协作手册》《中华英模大典》《乾州人》等。入编《当代方志学者大典》《当代诗词家大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