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端午节
文/刘海春//朗诵/王晔
每个孩子都喜欢过节日,尤其是农村的孩子更盼望过节日。因为过节日不但有好吃的,更主要的还是有好玩的。
春节那样的节日就不说了,除了春节,我最喜欢过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说起端午节,

我第一个想说的事就是吃粽子。我们老家那一带的农业种植以旱地大田作物为主,主要种的是玉米、高粱、谷子、大豆,平时的饭食也是以这些粗粮为主,难得吃上一顿白米饭,更别说吃上糯米做的饭了。但一到端午节,我的父母就想尽办法一定要让我们兄弟姐妹吃上一顿又香又糯又甜的粽子。他们掏换糯米的艰辛我们年龄小不知道,但他们包、煮粽子的复杂过程我们都亲眼所见,至今仍历历在目。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母亲就把好不容易掏换来的几斤糯米放在一个大瓷盆里淘洗干净,有时为了多包几个粽子还要再掺上一点大米,掺上大米的粽子虽然吃起来不太糯但在那个年代也觉得非常好吃。淘洗干净后的米需要在瓷盆里泡上一宿才能包粽子。同时还要把去年割的马莲草和买好的粽子叶也一起泡上,为的是明天包粽子用。为了能让我们在端午节的中午吃上粽子,端午节的那天早上天刚朦朦亮,母亲就俏俏地从炕上爬起来,穿好衣服下地后为我们关好房间门她就在外间屋忙了起来。小孩子好热闹,这个时候我们也不想睡懒觉了,穿好衣服下地跑到外间屋看母亲包粽子去了。包粽子是个技术活,农村里也有好多妇女不会包粽子,但母亲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只见她从水盆里捡出几片粽子叶拼在一起,然后随手一弯粽子叶就成了下面尖尖上面敞口的漏斗形状了,母亲一只手托住这个漏斗用另一只手从大瓷盆的水里挖出一兜米,米顺着她的指尖就流到了粽子叶拼成的漏斗里了,漏斗里装满米后,母亲把漏斗上面竖着的粽子叶往回一折,随手抽根马莲草三转两转就把包好的粽子捆好了,母亲包的粽子大小均匀,都是三角形,摆在盖帘上绿油油胖嘟嘟的真好看。有时我觉得包粽子挺好玩,就伸手试了几次,但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粽子包到一半时母亲就对我说,去,烧火去。这时大铁锅里早就添好了水放上了屉,等我把水烧热时母亲的粽子也就包完了,她端着盖帘上的粽子走到锅边看看水的多少,然后就把粽子一个挨一个紧紧地码到屉上,码完粽子后再看看水的多少,她认为差不多了,就把刚才盛米的大瓷盆装满水,然后小心翼翼地压在粽子上面。一切都妥妥了,把锅盖上木锅盖,母亲就不用我烧火了。吃完早饭背起书包上学去了,在学校里一上午都在盼着早点放学。放学后啥也不干了,一溜烟的跑回了家,一进家的大门口,满院子里都是煮粽子发出来的清香味,进屋把书包往炕上一扔,转身就奔到了饭桌边,母亲早就把粽子剥好放在瓷盘里了,瓷盘里的粽子白光光油润润像一块块玉石,看着就馋人,拿上筷子夹起一个粽子往白糖盘里一个翻滾,粽子就沾满了白糖,一口吃下去,满嘴都是又糯又甜的清香气,实在是好吃!那些年端午节我们家午饭的标配就是粽子、大米水粥和母亲早就为我们腌好的咸鸡蛋。父母去世后,端午节再吃粽子水粥和咸鸡蛋时我就格外地想念我那一生慈爱节俭勤劳的爸爸和妈妈。

北方的端午节没有南方赛龙舟那样多彩的活动,但北方的孩子们自有北方人的玩法。端
午节期间正是小麦麦收季节,我们这群孩子们就跑到打麦场里,把竿长色白的麦秸葶一根根地掐回来,然后用水把它洗干净,趁着麦秸葶的潮呼劲动手编制各种手镯发串和小动物等,手巧的女孩子有的还可以用麦秸葶编出带图案的茶壶茶杯垫来。抽香包也是女孩子们的拿手戏,各种颜色的布片在她们手里转眼就变成了各种形状的香包,你看吧,满大街跑的孩子们身上都挂满了装着艾草的香包。端午节我们男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就是爬山,农村里有个俗说法是,端午节那天太阳没出来前走出百步外遍地都是草药。草药不草药的我们不认识,但可以爬到山上去玩倒是挺吸引我们的。小孩子好动是真的,端午节早上天空还黑呼呼的呢,昨天晚上约好的小伙伴们早就在村头集合了,一声招呼,十几个人的小队伍就出发了,小伙伴们一路上的打打闹闹就不用说了,走到山脚下我们一字排开,说好了看谁先爬到山顶上去,这时大家都卯足了劲,谁也不再说话,只是一股劲的往山上爬。山上杂草丛生脚底下打滑,有时爬上去了四五步,一不留神脚底下一滑又退回去了一大截,引得旁边的小伙伴们哈哈大笑。爬到半山腰时天已经朦朦亮了,看看山上山下都是爬山的人,虽然已经累的满头大汗了,但为了能第一个爬到山顶上去也就顾不上累了,只是一股劲的往山上冲,等快爬到山顶上时才发现有的人已经下山了,真的应了那句话,路上总有早行人。经过再次的快速攀爬终于登上了山顶,这时太阳已经从远处的山头慢慢升起,满天的霞光把远山近树都涂上了一抹红色,山上的景色真美!看山下的村庄都笼罩在一片薄雾中,大地一派安宁。随着太阳的升起,人们仨一群俩一伙的纷纷下山,端午节的登山活动也就结束了,端午节的节日也就过去了。
吃了那么多年的粽子,直到上初中时才知道包粽子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可
以想见当年农村的教学水平有多落后。农村的孩子从乡里走出来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我常想,现在的孩子们吃粽子还有我们小时候那种过节的感觉吗?他们还会用麦秸葶竿
编那种小手工艺吗?他们还敢在没有父母的陪伴下去爬山吗?真的不知道现在孩子们的快乐在哪里!
作者简介:刘海春,热爱生活,喜欢阅读。偶尔练笔,尤喜散文及自由体诗。农村出生,机关退休。
主播简介:王晔,古冶新华书店营业员。热爱生活,热爱朗诵。
责任编辑:雪莲
排版制作:流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