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赋
第三编 禹夏赋
大约公元前2100年至1600年之间,是我国历史上禹夏王朝统治时期,王朝历13世17位君主18次拓土之战,这是我国历法趋于完备的时期,青铜器冶炼业、陶器制造业均在启蒙阶段,农业畜牧业均有了很大的发展。
↓禹承天下
禹承虞舜得天下,垦荒教民稼穑发。
大禹治水开新河,江河汇海起波涛。
三过家门而不入,公而忘私树丰碑。
疏通河道分九州,讨伐三苗并一家。
让位伯益益无能,益启大战启胜兵。
启承父业家天下,建都阳翟规模大。
姓姒用夏作国号,统领部落向外扩。
世袭取代禅让制,启坐王位拥护多。
夏启善舞喜唱歌,晚年淫逸内乱妥。
政局不稳难驾驭,病死宫中太康嫡。
太康淫乱国事废,夏权消弱东夷逼。
东夷首领后羿兵,占领夏宫得权政
↑少康中兴
↑中康画像
↑姒相
↑后羿
↑寒浞
太康失国中康承,后羿握权王权空。
中康死后姒相坐,后羿篡位国不宁。
后羿愚钝重邪奸,外猎奸相夺政权。
杀羿夺妻生二子,二子长大灭相姒。
相妻有孕越墙逃,后生少康浇追戮。
少康投奔有虞氏,信信满满复夏室。
夏室旧臣齐响应,少康麾下兵将精。
一战灭奸士气旺,兵锋直指穷石城。
少康之子大英雄,灭浇诛豷豪气涌。
东夷三代四后丧,少康复位夏延宗。
少康复国勤政事,天下安静百姓恭。
讲究信用人拥戴,少康中兴史留名
↓ 姒杼(第七君)

↓姒泄(第十君)

↓姒不降(十一君)

↓姒孔甲(十四君)

少康驾崩子杼承,迁都老丘兴甲兵。
讨伐东夷东邻部,对外拓土到海滨。
在位期间国昌盛,传承禹业受人尊。
夷夏和谐九夷贡。纳贡祝贺似族亲。
姒泄不降继大统,东夷华夏同化深。
向西拓土封族号,开启诸侯制九州。
王位传承到孔甲,信神淫乱朝事垮。
多国部落皆不满,氏族内斗接二三。
商汤灭夏

11↑姒发
↑夏桀
↑商汤
↑伊尹
姒发死后桀上位,夏桀暴虐国事废。
手搏豺狼足追马,出兵征战不贡家。
击败方国霸人妻,伊尹之妻被桀欺。
伊尹愤怒奔汤营,汤被围困大败兵。
夏桀享乐迷酒色,荒废朝政国废立。
江山动荡悲歌讴,山雨欲来风满楼。
元前一六零零年,商伐夏桀兵战三。
进兵夏都兵锋勇,夏桀不抵兵败北。
商汤追桀逃鸣条,鸣条大战鬼神嚎。
夏桀被俘囚历山,死于南巢大夏亡。
禹夏传承十七君,历时四百七十终。
后被商汤所取代,夏朝后裔两支分。
南支逃往会稽山,延续国祚世代传。
北支进入蒙古源,融入诸族匈祖先。
泱泱华夏万古存,血脉流淌民族魂。
众志成城兴农耕,广茂天地筑精神。
始夏开来定时令,节气分出春秋冬。
推日细算人间运,夏历智慧藏的深。
夏历延续到如今,公元诞生夏作阴。
推算婚葬用阴历,阴历阳历两法宗。
夏代农业大发展,养殖鱼猎技术先。
青铜冶炼陶瓷业,日益兴隆逐完善。
骨器蚌器木器多,发展分工工艺高。
石器钻孔磨制细,纺织酿酒已成习。
【注释】
1九州:上古时期洪水泛滥,大禹治水之后将中国划分为九个区域,称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荆州、扬州、雍州、梁州、益州。
2伯益:东夷部落联盟首领。
3阳翟:今河南禹州。
4太康:夏王朝第二位君主,夏启之子。
5后羿:不同时期后羿形象不尽相同,后羿是荒淫无道误国的有穷国国君,趁夏衰败入代夏政,远贤臣任用小人寒浞,最终被小人利用杀害。
6奸邪:这里指国相后羿干儿子寒浞。
7外猎:后羿好打猎,一日出外打猎。
8浇:寒浞夺羿之妻生二子,一子曰浇,一子曰豷,这里指寒浞之子浇杀姒相之子少康。
9有虞氏:上古时部落名,在今河南商丘市虞城县。
10穷石:后羿寒浞的都城。
11豷:(yi)寒浞的次子。
12老丘:少康之子杼的都城,今河南开封祥符区。
13甲兴:泛指铠甲和兵器,即武装力量。
14九夷贡:指东夷中的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向夏交纳贡品。
15不降:指姒不降,夏朝第十一位国君。
16孔甲:指姒孔甲,夏第14位国君。
17不贡家:指不纳贡品的部落。
18伊尹:商汤家中奴隶,商朝开国功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位贤相。
19夏都:指夏桀王都城,斟鄩(xun)在今河南洛阳偃师二遗址。
【作者简介】
李治民,男,生1944年,家住扶风县城关街道双乐村,高中文化,中共党员,1964年参加教育工作,中学一级教师。任教期间一直从事中学数学教学与研究,曾两次获省级优秀班主任称号。退休后,创办(陕西省戏曲艺术职业学校),为秦腔梨园培养了众多艺术人才。曾担任城关街道政协组长,现任扶风县城关街道西区老干党支部副书记。<扶风县城关街道西区老干支部演艺团>团长。主要作品有:《扶风县乐稼后村誌》(30万字),《扶风城西系列故事集》,戏曲《利剑出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