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属于我的星座
伏萍
在心灵深处,
我要开垦一片广袤的绿洲,
在那里播下希望的火种。
有人说,
你不过是一颗被遗忘的石子,
又怎能孕育出充满生机的生命?
在这片由乱石与荆棘交织而成的荒原上,
我的心却依然保持着跃动的强劲。
即使将春日的细雨、夏日的骄阳、
秋日的金黄与冬日的白雪全部抽走,
我依然拥有那浩瀚无垠的苍穹。
于是,我坚强地挺直身躯,
勇敢地去触摸那永恒的太阳。
即使身体被燃烧,
我的傲骨也将永远长存。
在时间的长河中,我愿化作一颗顽石,见证岁月的流转与变迁。
纵然历经风雨的洗礼,
我依然坚守着内心的坚韧。
因为我相信,在那遥远的彼岸,
定有一束光在等待我。
那束光,将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引领我走向希望的田野。
在每一个清晨,我都会默默地祈祷,
愿那希望的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在每一个夜晚,我都会仰望星空,
寻找那颗属于我的星座。
我知道,只要坚持不懈,
终有一天,我会触摸到那永恒的太阳。
在这漫长的人生旅程中,
我将勇敢地面对一切挑战与困难。
因为我相信,只要心中有光,
就能照亮前行的路;
只要心中有爱,就能驱散黑暗里的阴霾。
我将用我的生命去诠释这份坚持与执着,
去追寻那属于我的光明与美好。
岁月如歌,时光荏苒。
我将永远铭记今天的日子——2004年3月15日。
从这一刻起,我踏上了一段新的旅程,去追寻那心中的绿洲,那永恒的太阳。无论前方的路多么崎岖,
我都将勇往直前,永不言弃。
因为我相信,只要心中有梦想,
就能创造奇迹
收获快乐的时光
记录于2004年3月16日
2024年6月2日整理
注:
在2024年六一儿童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白来勤会长召集了一群灞桥区的文学爱好者,共同庆祝那些在文学道路上获得荣誉的作者们,以及新晋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朋友们。这场聚会不仅是对成就的庆祝,更是一次灵魂的交流与思想的碰撞。
在盛宴之上,王老师的话语如一股清泉,滋润了我的心田。他说,我们的思想和创作的火花,都曾经在这些随手可得的小纸片上跳跃。他的话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共鸣。我,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在繁忙的工作中,我常常无法静下心来,将头脑中的风暴转化为文字。于是,我只能抓住这些小纸片,匆匆记录下那些闪现的灵感,三言两语,等待着空闲时间将它们细细打磨,装饰,让它们以最美丽的姿态步入文学的殿堂,让思想的火花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因此,在这个清晨,我翻出了一叠叠这些珍贵的小纸片,从中抽取一片片,将它们修改完善,最终形成了上面的诗行。这一切仿佛是命运的安排,我的思绪在聚会的那个瞬间被点燃。原来,梦想早已在我心中悄然生根,只是我未曾察觉。一个微小的触动,便让梦想破土而出,我开始不顾一切地攀登,不再询问前方的路还有多远,只是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原来,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这次聚会不仅是对过去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在文学的道路上,我们都是追梦人,用笔尖书写着心中的世界。而这些小纸片,就是我们思想的见证,是我们创作旅程中最真诚的伙伴。让我们继续前行,不忘初心,让每一个思想的火花都能在文学的星空下,绽放出最璀璨的光芒。
那首诗记录于2000年3月16日
修改完成于2024年6月2日

作者简介:
伏萍,国际华文诗人协会理事,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职工作协副主席;西安金石诗歌学会副会长;西安市灞桥区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航天四院文学协会会长。
大学时开始在省市级报刊发表诗作,先后在《延河》《中外文摘》《诗刊.未名诗人》《诗家》《人民日报》官网、《央广网》《新华网》等报刊网络发表作品,部分作品被国外译介。出版诗集《夏天的微笑》、散文集《生命的叶子》、国际宇航院院士《杨南生传》等,荣获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诗歌传播奖、中国诗歌春晚(西安)会场金凤凰诗歌奖、第二届金鸽诗歌“先锋奖” 、作品在CCTV2023首届丝绸之路国际诗歌春晚展播等,并荣获中央企业“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