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路上的强弱
----《道德经》启示录之四十三
作者:焦仕启
经文诠释:
老子《道德经》下篇--德经。
第43章原文: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43章译文: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腾跃穿行于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中;空虚无形之物,能自由穿透任何没有间隙的地方;我因此懂得了“无为”的益处;这种无言的教化,无为的益处,天下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
思绪流萤:
老子曰:“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这是说天下万物皆在变化之中,一些看似虚空柔弱的东西,亦可随时变得强大,而一些看似强大的东西,也可能随时变弱;本文述及的“强弱”,则是探讨人在自我发展中的强弱辩证关系。
单纯地看“强弱”二字,是指力量、形态的程度;《孙子·势》曰:“乱生於治,怯生於勇,弱生於强……强弱,形也”;《淮南子·兵略训》又曰:“故德义足以怀天下之民……谋虑足以知强弱之势”;推及而言,人有脉搏的强弱、音有高低的强弱等,却与做人做事的强弱表现,并非一样。
强与弱,是对立与统一的矛盾关系,揭示了无论什么领域和什么事物内部及其之间,都包含着相互转化的矛盾关系,而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却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从世界观的角度看,强与弱的辩证关系,也是客观事物存在的状态,更是人们认识事物的普遍方法;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相反相成是宇宙的普遍现象”;黑格尔认为:“矛盾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辩证法,毛泽东在《矛盾论》中也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论述,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矛盾的工作方法。
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是,人群里总有强弱双方的态势,而任何一方的强弱,却都是在随时的变化之中,至于如何处理;首先,强者要学会示弱,应始终保持谦虚的姿态,不藐视弱者,给对方以尊重和平等相待的态度;其次,弱者要学会自尊、自励和自强,面对强者不卑不亢,给强者赞赏,向强者请教、学习,努力与强者建立良性的交流或合作关系;再次,须正确看待和处理强弱的关系和转换,视强弱为一时的秉持状态,或人的强与弱依赖于某种因素及条件的支撑,当某些因素或条件一旦发生变化时,人的强弱状态也将随之发生变化,所以不可以强凌弱或以弱自弃。平时,人们都渴望平等和势均力敌的关系,可生活中的这种关系却非常少,且只在特定的时间段才会出现,当特定时间一过,局面又会发生转换;所以,规避盲目自诩,学会经营人际关系,找到平衡双方或多方的相处模式,赋予良性的驾驭,才为上策。
事实上,实际生活中,人的强弱,也随时都在转化之中;比如,19世纪,在英国著名的哈罗学校里,常有恃强凌弱的事情发生;这天,一个高年级身材高大的男生,拦住了一个新生,命令他给自己擦鞋;新生不肯,高个男生就揪住新生的衣领,劈头盖脸地打起来,新生痛得龇牙咧嘴,却不乞怜;早已习惯的旁观学生中,一位外表文弱的男生忍不住地喊道:“你到底还要再打几下,才肯罢休?”高年级男生一愣,抬头恶狠狠地问:“你想干什么?”文弱男生毫不畏惧地走到他面前说:“我没想干什么,只想替他承受一半的拳头”;高年级男生看着他的眼睛,听到出人意料的回答,竟然不知所措地停下了手;事后,学校里掀起反抗恶行暴力的热潮,两个柔弱的新生也成为了莫逆之交,而被打的学生后来成为英国的大政治家罗伯特·比尔,另一个个愿分担挨打的文弱男生,则是后来扬名世界的大诗人拜伦。
再看战争,东汉末年,豪强拥兵割据,逐鹿中原;当时,袁绍拥有冀、青、幽、并四州,自恃兵多粮足,图谋相机消灭仅据兖、豫二州的曹操;建安五年一月,袁绍率精兵10万南下;四月,曹操以声东击西之计,于白马境内击斩袁将颜良,败袁军;袁绍初战失利,锐气受挫,改分兵进击为结营紧逼;于是,两军对垒于官渡,相持数月;其间,曹操因兵疲粮缺,一度欲回守许昌;曹操的谋士荀彧认为,此时袁军轻敌,内部不和,相持既久,必将有变,正可出奇制胜;曹操纳其言,派兵袭烧袁军粮车,又亲率精锐5000奔袭袁军乌巢粮屯,全歼袁军,烧毁全部囤粮;消息传出,袁绍所部军心动摇,纷纷溃散投降,曹操乘机全线出击,歼敌7万余,袁绍父子仅率800余骑北逃,这便是著名的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袁绍则从此一蹶不振。
同样,赤壁之战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战例之一;公元208年,曹操率领水陆大军,号称百万,发起荆州战役,然后讨伐孙权;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由周瑜指挥,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军,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赤壁之战,是中国古代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也是孙、曹、刘三家都派出主力参加的唯一的战事;再如,现代的淮海战役,斯大林听了“解放军用60万打败国民党军80万,而且歼敌55.5万人”的消息后,连说“奇迹”,这是因为在整个二战中,除了西方的奥斯特里茨战役、坎尼战役、哈勒哈河战役和苏沃洛夫在阿尔卑斯山的行军外,很少听说到东方战场上的经典战例。
当然,还有美国华盛顿州被称为“世界第一静”的奥林匹克公园,却是一位叫格登·汉普顿的小人物,为了解决公园静音,要求空航公司将飞机改道实现的;再则,冰岛黄金瀑布的巨大水流,曾引起政府注意,想在那儿建造一个水电站,但住在附近的一名妇女,却认为这是破坏自然景观,于是就与政府打起了官司,最后她竟然胜利了,保住了蔚为壮观的瀑布;生活中仍有另一种奇怪现象:就是不管多么强弱的男人或女人,一旦进入恋爱关系中,强和弱都变成双方内心不易察觉的挣扎,爱情亦会让弱小的人变得强壮,又会让强壮的人变得弱小,只因为爱情,双方都能达到和谐相处。
事实上,仅就一个人的能力强弱而言,可以分为天赋和技能两大类;天赋是无法改变的,比如体育等某些职业,需要某种天赋的人,如一个人符合条件要求,就会成为该领域卓越的人;当然,技能是后天可以改变的,也分为三种,分别是通用技能(可迁移技能)、专业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当一个人某种能力较强时,就会显示出以下特征:受到的赞美最多、展现出激情四射、以业绩证明成就感等。
而一个人的能力强弱,是由两个维度组成:一是按照使用的倾向性,显出“愿意使用”或“不愿意使用”的趋向;二是按照能力的熟练程度,可将能力分为“熟练”和“生疏”;那么,能力使用的倾向性是纵向坐标(趋向、背离),能力使用的熟练程度是横向坐标(熟练、生疏),就可形成能力的鉴别系统;趋向+熟练是优势能力、趋向+生疏是潜在能力、背离+生疏是无用能力、背离+熟练是一般能力。
人生,应有自我设计和发展的定位,积极自励和自强;人生的前行成长,当谦卑、示弱、自勉地接受各种有益养分;并且,无惧风雨,不怕挫折和磨难,积极修炼,可逐渐使自己实现由弱变强的能力,早日辅助自己成为一个有益于自己、亲人、朋友和社会价值的人;那时,才是自己值得自诩的迷人风采。
作者简介:
焦仕启:笔名“秋鸿”,辽宁省营口市人,在北京工作近30(京籍),先后毕业于营口教育学院、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MBA专业硕士研究生);曾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师,当过记者、政府官员、民营大型产业集团总裁和央企高管。因茶余饭后喜好摆弄文字,先后在地方、国家报刊发表和出版了近千万字各种体裁及题材的作品,主要著作有:诗文集《春华秋韵》,纪实散文集《眷恋与希望》,人生启示文集《悟性的境界》,企业实操指导丛书《企业:“经营和管理”意味着什么?》,长篇小说《潮湿的季节》、《那风那草那情》等,多次获国家级奖励。
🍀🍀🍀🍀🍀🍀🍀🍀🍀🍀🍀🍀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942251831@qq.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