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宋之问
郝加献
宋之问是个“污点”文人。
“政治上无足称道,品行也多有可讥”是当时官方的评定。
他是汾州(今山西汾阳县)人,高宗上元二年进士,武则天时为宫廷侍臣,颇受恩宠。
武则天退位后,因之前谄事张易之而获罪,被贬为泷州参军。
次年春,他回到洛阳,背叛朋友张仲之,告密、趋附武三思,因此被提拔为鸿胪寺主薄。
其后担任科举主考官又大肆收受贿赂,获罪贬为越州长史。
睿宗时流放岭南钦州,玄宗先天元年被李隆基赐死。
宋之问一生不仅劣迹多多,还为窃取外甥刘希夷“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佳句据为己有,遣人用装满土的袋子将刘希夷活生生闷死,酿成“因诗杀人”命案。
但当时,大家公认,宋之问与沈佺期在文学上齐名,并称“沈宋”,对奠定初唐近体诗有所贡献。
“沈宋”二人都是以文求进,趋附权贵,品格卑陋,“臭”味相投。因他们都有一再被贬的官场经历,诗作哀怨真切,颇有另番风味。
宋之问曾为窃取佳句而不惜杀人,自己倒也“吟”得一些佳句留传后世,如: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
单单品鉴这些佳句,恐怕很难把它们同“污点”文人相联系起来。
入选《唐诗三百首》的《题大庾岭北驿》亦不失为一篇佳作。
五岭,长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及周围群山,包括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
在江西、广东交界处的大庾岭,相传大雁飞到这里便停止不再南飞,等待明年春天北归。
阴历十月,宋之问流放钦州,路过大庾岭。
望着天空中南飞大雁,他思归情切。
南飞雁驻留大庾岭,明年春天就可以北上归途。而自己连大雁都不如,流放的行程远不能停止,还要继续翻山越岭,不知道哪天才能够重返家园。
江面平静无波,潮水刚刚降落,山林昏暗异常,瘴气浓重不开。
荒僻之苦,前途渺茫,生死难测,悲愁满怀。
宋之问寄希望于明晨,踏上岭头,向着故乡极目远望,应该可以看到陇头山顶绽放的红梅。
乡思情韵浓厚,动人心弦。
一个心灵龌龊的人,能够写出这样的诗句,真的令人匪夷所思。
捕捉游子激动、复杂的心理状态,成就了另一篇佳作《渡汉江》。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汉江,汉水中游的襄河。宋之问久离家乡,返归途中,在渡汉江时遇到了家乡来人。
贬居岭南,好久没有接到家乡书信,经过漫长一冬又来到了新春。
一方面急于想知道家乡音讯,另一方面又担心长久离家,害怕家人有意外,心里更加胆怯,不敢向家乡来人闻询。
本来是近乡情更“切”,却是近乡情更“怯”;“急欲”问来人,变成了“不敢”问来人。
具备这种大师级别的推敲断字能力,不枉宋之问一生对名词佳句的执着追求。
原创不易,分享产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