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著名作家吴勇老师的长篇历史小说:《国之宝桢》第一百一十八辑「飘舞的剑」(6116辑)

六
大厅里宾客济济,八人一桌坐了若干桌。酒菜未上之前,一片嗡嗡赢赢之声。
隔壁的房间里,丁宝桢接见华联辉,谈兴正浓。
丁宝桢:“听华先生之言,是想把贵州各府、州、县的销售都做起来吗?”
华联辉:“小民本钱有限,人手也不够,可能做不了那么宽,不过贵阳的市场是一定要占据的。”
丁宝桢:“华先生也是个读书 人,怎么想起来要做生意呢?”
华联辉:“小民祖上三代都是做盐巴生意的,只是到了我才一心求取功名,幸而于咸丰六年乡试中了举人,不意又逢天下大乱,再无机会进京朝考,最后在同治年间考了两次,都是名落孙山。从那以后断了功名之念,也才下了决心帮着老父亲来做盐巴生意。前几年那生意做起来我都觉得心寒。制台大人!我在贵阳接那些盐商的货,已经是一斤盐巴一两银子的价了,只敢再加一分的价,除干打尽算下来,一斤盐巴不过找半分银子。而且由于贵州人穷,没有银子买盐,大多数人家长年累月都是淡味之苦,销量非常有限,只落得个惨淡经营的下场。现在按照新的做法,如果总局同意由我在贵阳设专号经销的话,虽然一斤盐巴可能只要三钱银子了、我卖一斤盐巴仍然只赚半分银子,但是,盐贱了销量可以大增,我的效益就可以成倍地增加了。”
丁宝桢点头道:“华先生果然是个聪明人。那么,你是决心大干一场了?”
华联辉:“此次小民的确是破釜沉舟的干了。制台大人,我知道总局白手起家,资金匮乏,便变卖了举家资产,凑得五万三千两银子,我已经带来,作为预付款项,先交给总局作周转之用。”说话间已经从怀里摸出了一张银票,递给丁宝桢。

这张银票大出丁宝桢意外,接过银票的时候手都有些发抖,称呼也变了:“联辉呀!如果我这次新办法失败,你就不怕血本无归吗?”
华联辉:“制台大人是我平生最崇敬之人,我相信新办法一定会成功。如果出了万一,我华联辉也自认栽了。”
一直在坐的唐炯:“再说这也谈不上会有什么失败。因为新办法真正实行得好的话,每年可以为国家增加一百多万的收入,一下子就改变了川省的巨额亏空,百姓又可以大大告别淡味之苦。朝廷无论如何都会支持到底的。不过,华先生还可以再考虑,现在不交出银票还来得及。我们决不强君所难。”
华联辉:“我离开贵阳之时就已经下了决心,再不会动摇的。”
丁宝桢这才将银票交给唐炯,又对华联辉:“好,联辉呀,联辉,你将得到最好的回报。”
这时候,丁体娟从外面走了进来,对丁宝桢:“父亲,就要开宴了,入席吧。”

丁宝桢:“好,入席!”
丁宝桢走进大厅,迎接他的是一片热烈的掌声。他冲着四方连连地拱手,又张开两手摇动,一直走到自己的首席位置。
丁宝桢兴奋异常,朗朗言道:“今天是我们四川盐业史上最重要的一天。官运商销的办法,已经请得皇太后、皇后恩准,从今天起就开始推行。现在我宣布,黔边盐务总局正式成立了!”
众人一齐鼓掌。大厅外鞭炮声响成了一片。
待鞭炮声响过之后,丁宝桢继续道:“黔边盐务总局就设在泸州这个水陆码头,盐务总理是唐炯唐大人——”
面容严峻的唐炯。
丁宝桢:“副理是丁体娟。”
容光焕发的丁体娟。
丁宝桢:“现在,大家举起杯来,让我们为官运商销的施行,干杯!”
所有与会宾客俱嗡嗡嚷嚷地举杯共饮。
丁宝桢:“现在,请盐务总理唐炯唐大人说几句。”
待众人又一片掌声之后,唐炯又抚摸了一下跳动不已的胸口,清了清嗓子,道:“唐炯不才,过去时运不佳,候补闲居多年,虽有报国之志,却无可乘之机。而今蒙制台大人抬举,充任盐务总理一职。实乃知遇之恩;又得众位信任,更不敢不尽己所能干好差事了。今天我也不多讲什么话,只是向制台大人、向大家表个态度:唐炯决不畏惧千难万险,决不贪图安乐享受,决不放过坏人坏事,决不捞取一分一文。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大家就看我今后的举动吧。来,唐炯敬谢大家盛情,请大家共同干杯!”
所有与会宾客又都举杯共饮。

图片提供 青年作家周舒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