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卢祥云(笔名祥云),原籍抚顺清原,大学本科学历。曾担任红土庙中学副校长兼教导主任。1988年调入铁岭,在铁岭市委老干部局副局长岗位上退休。退休后一直是辽宁老年报(大连)特约记者,撰写并出版《老干部工作研究》《在共和国功臣身边》《梦回人生》(读《红楼梦》随笔)等专著,发表过大量新闻稿、随笔、杂文,偶尔也写小说和诗歌。喜爱书法,用书法抄写《红楼梦》,现已将120回抄写完成。
我真的爱上了大连。
爱是需要比较的,也是需要像喝茶一样慢斟细品的。来大连整整10年,我对大连的爱是观察体验来的,是发自内心的。
四季分明的东北大气候和温润的海洋小气候,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很热。北方人向往的南方,南方人羡慕的北方,大连这座城市真好,而且特别适合养老。晚年能来大连,享福了!
所以用“享福”这个词,是有指标证明的。来大连之前,我体重50公斤多一点,在单位是排骨队队长,一刮大风的时候,同事就调侃说,赶紧把住门框,或着抱块石头,不然被风吹跑了。大连10年,体重增加了差不多10多公斤,已经变成一个有点肉的帅老头啦!回铁岭,原单位同事把我排骨队队长的帽子也摘掉啦!作为一介附庸风雅、总爱琢磨写点东西的小老头儿,作为老年媒体的“土八路”,我思考的方向和观察的视角可能有点特别,体会也稍微有一点深刻。窃以为,看一座城市,还是要看这座城市里的人。
10年的观察体会,我可以说,大连人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文明程度比较高,这是很直观的感觉。大连10年,我没看见一伙打架的,骂人的现象也很少。尽管说话有些海蛎子味,但都很和气,没有过多的闲很少忽悠。公共场所也都很有秩序,大声吵嚷者、加楔者、无理取闹者亦少见。
二是格局比较大。大连10年,我到过多家涉老部门采访,在跟这些部门的同志接触过程中,我感觉他们都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基本上没有花花肠子。只要他们认为是好东西,他们都给予很好的尊重,跟他们接触,不用加小心、费思量。
三是工作标准比较高,追求完美和精致。以老干部工作和军休工作为例,他们的工作都跟北、上、广等大城市对标,明显感觉到高出一大截,哪怕搞一次文体活动,他们都组织得很有挡次和水准。大连10年,我长了见识,很服气,也因此给辽宁老年报写了几百篇新闻稿,其中有很多篇还是头版头条。说到精致,我还可以举一个简单例子,他们哪怕镶一段马路牙子的活儿都干得很精致,看着都很舒服。
四是亲切,有人情味。这点体会特别深,我刚在公众号上发表一篇“5年前,我们庆幸选择了大连五院”的文章。文中所写都是真实感受,五院的年轻医生和护士,一口一个阿姨、叔叔的叫着,真是感到特别温暖,这是我们在别的城市享受不到的待遇。还有,我在多次到养老机构和社区采访过程中,看到院长和护工及社区工作人员在跟老人交流时的眼神都是那么亲切,也是一口一个阿姨、叔叔地叫着。
五是包容、不斤斤计较。在大连,我参加了多个老年社团活动,只要是老人,不问你是哪个城市来的,人家都敞开怀抱欢迎。再以乘坐公交车为例,我在大连10年,乘坐公交车每次只交5角钱,不像有的城市非得拿什么证,驾驶员紧紧盯着看,很怕少交了钱。满七十岁老人上车,驾驶员非但不问,而且还关照地告诉老人“别着急”。大连的公交车驾驶员素质很高,服务态度也好。老人下车慢,驾驶员都很耐心,从没有听到一句抱怨的话。
大连是一座值得真爱的城市,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大连更是一座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城市。
大连给了我晚年的幸福和健康,我是真的爱上了大连并要为宣传好大连尽绵薄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