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座城市叫南宁

有座城市叫南宁
说到壮族自治区广西,人们就会想到首府——南宁。你知道南宁的由来吗,南宁为什么简称“邕”,“南宁”的第一个名字叫什么。让我说给你听:南宁古属百越之地。南宁的建制是从东晋的大兴元年(318年)开始,晋兴是南宁的第一个名字,到了隋代时期,南宁改名为宣化。贞观六年(632年),南晋州因其州西南有邕溪水而更名邕州。南宁的简称“邕”就是由此而来的。在《说文解字》当中,邕的解释是四方有水环绕的城市,南宁也是因水而建,因水而兴。“南宁”这个名字的第一次出现。在元代泰定元年的时候,因为南疆战事终得平息,就把邕州路改为南宁路,即祈望南疆安宁之意。这也就是“南宁”这个名字的开端以及由来了,并且一直沿用到今天。“邕”比“南宁”早了近700年。
明洪武元年(1368年),南宁路更名南宁府。清朝沿袭明朝建置。1912年,广西都督府迁址南宁,思恩府改为武鸣府,横州改为横县,宾州改为宾阳县。
1913年,广西省府迁址南宁;撤南宁府改南宁县、武鸣府改武鸣县。1914年,南宁县避免云南省之南宁县重名而易名邕宁县。1936年,省政府迁址桂林市。1949年8月,广西省政府复迁南宁。1949年12月4日,南宁解放。1950年2月8日,广西省人民政府成立,确定南宁为省会。1952年12月,置桂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公署级,后为桂西壮族自治州),治南宁,辖百色、宜山、柳州、宾阳、崇左5个专区及34个县或县级自治区。1957年12月,撤销桂西壮族自治州置邕宁、百色、宜山3个专区,邕宁专区驻南宁市明秀路。1958年3月,广西省改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为首府;11月,邕宁专区更名南宁专区。1971年,南宁专区更名南宁地区。1983年10月,邕宁县、武鸣县由南宁地区改属南宁市,次年1月正式移交。2002年12月,撤销南宁地区,置崇左市;横县(今横州市)、宾阳、上林、马山、隆安5县改属南宁市,次年6月,南宁市正式管辖五县。2022年,南宁市辖兴宁、江南、青秀、西乡塘、邕宁、良庆、武鸣7个城区,横州1个县级市,宾阳、上林、马山、隆安4个县。
从东晋时期建制开始,南宁城市区域在不断变化,建制初期的南宁城,在现在凌铁大桥北侧方圆不足半里,隋唐时期南宁城池往北扩大,如今南宁的城市也是越扩越大,南宁的人口也是越来越多。现在南宁常住人口889万,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首府城市,居住在南宁的民族包括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仫佬族、侗族等,共计51个民族。其中,人口总数超过1000人的民族依次为壮、汉、瑶、苗、仫佬、侗、回、满、毛南、土家、布依、水、黎、京、彝、蒙古等16个民族。2021年,全市少数民族户籍人口达到461.88万人,占总人口的57.63%,其中壮族人口为441.38万人,占55.07%。这些数据反映了南宁市作为壮族自治区首府城市的多元文化特色,以及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首府城市中的领先地位。南宁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广西中部偏南,平均海拔76.5米,年均气温21.8℃、年均降雨量1286毫米,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长夏几乎无冬。不仅是广西的首府,还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共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世界宜居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里是“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也是全国最大的火龙果、沃柑产区;是世界茉莉花之都;这里不仅是半城绿树半城楼的“绿城”,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多彩花园城市;这里“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而亦放”;这里“绿水青山都是歌”;这里的农历三月三大逛欢;这里东南亚的水果应有尽有;这里的人们热情奔放;这里人们走在花路上,汽车行在树荫中。不管是“绿城”还是“花城”,这里都是一座你值得来一趟的南方城市。欢迎您!我们在南宁等你来!
编辑:李益萍
图片來源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