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江南·兰州之行
兰州好,黄河水滔滔。 中山铁桥横波上,白塔山下书香飘。 牛肉面香绕。
难忘情,军营岁月遥。 李萍同学情意重,长城饭店宴欢笑。 三碗面香飘。
人生路,因友更妖娆。 携手同行心相映,共赴前程志更高。 友谊伴云霄。
注:
兰州,大西北第二大城市,却跟我为人一样简单。一条河(黄河穿流而过),一座桥(中山桥,历经风雨,坚不可摧,德国造,世界第一),一本书(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有可能是世界发行量之最),一碗面,就是兰州拉面。
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我才忘记,而且犯不可饶恕的错误,竟然把在世界排名靠前的兰州大学忘记了。
那一年,海峰同学春风得意,媳妇又当上西张堡初中的校长,女儿在名校东南大学读研究生,幸福得不可收拾。他提议我们两个家一起去青海、兰州转一圈,我和爱琴随声附和。青海湖、茶卡盐湖、张掖、嘉峪关、莫高窟……一路壮丽,美不胜收。但是我最难忘的还是李萍。
其实在去西宁的路上,海峰联系了一个自认为关系不错的同学,说得好好的,还是没了下文。
李萍不一样。我们下榻首长套间,稍微离开一会,细心的服务员立马补充摆好水果。出行两辆车,李萍陪同游览黄河岸景点。三顿饭,都有佳肴、美酒伺候,想必跟皇帝满汉全席差不多。有一次,李萍同学特意安排几个拉面师傅,进包厢为我们现场表演绝活。李萍说,“吃了兰州三碗面,人生路越走越宽”!
海峰的母亲生日临近,我们依依不舍。李萍同学情深义重,准备了路上吃的喝的,还特意采购了兰州特产,让含辛感动了好长时间,我逢人就说,兰州有个同学……
后来才知道,李萍同学对谁都一样。
期待又一次成行。我如果是山大王,立马派人快马加鞭给我把李萍抢回来,做压寨夫人,绝不能只便宜了那个山东好汉。掌嘴。
注解2:
记忆中,大伯大妈在外面捉事,地位显赫,不太跟马里族上联系,是不是忘恩负义之人,不得而知,那时候我还没有上学,据村上人讲,因为大妈跟宋美龄有关系,大伯他本人为旧政权孝过力,因此被打为历史反革命。
不得不返回原籍,却有家不能回。大伯一个人只好暂住村东头偏北的庙里。大妈呢?大伯的子女呢?不得而知,最血雨腥风的年代,没有人告诉我这事件的一切原委,说了我也狗屁不懂 。
后来大伯死了。
后来连红太阳也不在了。
太阳终于驱散了乌云,全国人民得解放。大伯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改革开放后,一个厅级干部,两个教授,他们隔上几年,每到清明节,兰州的哥哥姐姐一到家人要回马里给大伯扫墓,一个个哭得死去活来,文革期间,为了保全自己,他们一个个与大伯断了关系。
我父亲为八,最小的一个,也是健在的一个。那时候我离开骏马,来到咸阳,接着到了省城,为生活而奔波。兰州亲人回来看父亲的时候,我一直没有在场。只留下一张照片作为纪念。补笔。
李含辛2024.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