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远山 (十一)
——“文革”红卫兵徒步长征那点事
文/魏少华 诵/梦锁清秋
十一、欢迎队伍
唢呐声从山弯处冒了出来,还带出了一支鼓乐队,在鼓乐队后面是十人各举着一面红旗,紧接着是一大群人跟随魚贯而出,缓缓朝我们方向走来。
这山沟森林里面还搞大游行吗?刘东贵问,可能是开完大会后,在森林里搞一下游行吧!现在槁游行不是经常的事嘛!戴班长说。或者是毛主席发表了最新指示,区上组织群众在森林里游一遭也在情理之中吔,我自以为是地说。
只见走在最前面的一位青年人,快步朝我们跑过来,他左手拿了《毛主席语录》本,额头上微微冒出汗,在我们前面站立,喘着气露着亲切的笑容问,你们哪位红卫兵是戴班长?戴班长站上前去,找我吗?青年人将语录本放进衣服口袋,双手在衣服上擦了一下,才伸过来双手捧着戴班长的左手说,我是沙道沟区委办公室的丁主任,我们区委领导和全区人民群众代表专程前来迎接你们。此话一出,我们全都楞了神,不知说什么好。
还是戴班长反应快,忙客气地回应,千万不要麻烦区领导,也不要惊动乡亲们,我们只是路过贵区,住一晚上,明天一早就走。丁主任却说,我们区领导昨天就听到了一些关于你们可能来的消息,今天下午你们溜下了“寡子崖”,一位打柴的老乡跑來给区领导报了信,森林小学的校长又委托一位学生家长到区里再一次确认了你们的行程,区领导才临时组织的群众欢迎队伍,乡亲们听说是毛主席接见过两次的红卫兵长征队伍,自发想来接你们的至少有三、五百人,区领导限定只准一百人来接,我们出发后,沿途又悄悄地跟了些人来,这里到区政府也只有五里路了。
听到丁主任这样说,我们觉得离毛主席家乡越近,人们对红卫兵越热情。戴班长对我们说,区领导和广大群众是因为热爱毛主席,才另眼看待红卫兵的,我们要理解他们的心情,要保持红卫兵的低调,像当年红军对待老百姓一样真心实意,切莫做出红卫兵高人一等的样子。
我们四人以戴班长为首,挺胸站成一列,把队旗展开,把衣帽拉扯扶正,丁主任站在最前端。欢迎队伍中的乐队及旗手已停下,向我们迎面走来五个人,他们每个都左手捧着《毛主席语录本》,右手拿一束鲜花。丁主任逐一介绍他们的身份,他们就上前献上鲜花,然后用双手与我们握手,象是经过排演的标准动作。第一位是区委书记,第二位是区长,第三位是区人大主任,第四位是区政协主席,第五位是区团委书记~一位漂亮的小姐姐。他们不断重复一句话,欢迎红卫兵同学们!你们辛苦了!载班长简略地介绍了我们四人的情况,区委书记说,今天你们就住区政府招待所吧。他就陪着戴班长领路返回,他让戴班长走最前面,他走戴班长后面,按这种排序方式,其它区领导又都照此分开一人陪同我们一位,成单行队伍往区政府招待所走去。
前来欢迎的约有150余人,都停下脚步,让我们先走过去,我们后面跟着鼓乐队,其次是红旗队,然后是群众队伍。我们路过的地方,老乡们都无例外的鼓掌欢迎。他们用惊讶、好奇、赞赏、不可名状的眼神审视我们,有的人说,都是几个细伢子,毛主席还接见过两次,真是不简单呢!有人说,他们有车不坐,敢从”寡子崖”溜下来,不是一般的人哟!还有的说,这几个半截子幺哥,要走几千里路去韶山冲,胆子不小呢!还有人说,把他们传说得不得了、了不得,还不是只有两脚、两手、一个脑袋。
走进招待所,有一种”宾至如归”的亲切感,凡是接待我们的用具全是崭新的: 新桌子、新橙子、新被新毯,新水瓶,新茶杯、新洗脸盆、洗脚盆、新毛巾,连拖鞋都换成了新的。专门留下一位区领导陪同我们,他说,接待县里和省里领导都不敢全用新的,怕挨批评,今天接待红卫兵,由你们先开个光,今后就可以用来接待领导了。(待续)
作者简介:魏少华,铁路退休职工,喜欢旅游和看书,好运动和涂鸦,也喜欢写几句顺口溜自娱。
主播简介:尹相秋 (网名梦锁清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国朗诵联盟会员《清秋文轩》总编,《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华汉俳》《中国联墨缘香》副总编:2020年中国互联网首届朗读大赛获得优秀奖。有百余篇作品发表在网络平台。朗诵作品接近三千首;配音秀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