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永恒的敬慕
最永久的怀念
蒋丽君
23年了,我一直在刻意回避“父亲节”这个特殊日子,因为心海常会不由自主地决堤!不堪回首!2001年正月的那个夜晚,当父亲因“脑干栓塞”永远地离开时,天空竟然悄无声息地飘起雪花,那不是狂飞乱舞的漫天飞雪,而是静静地飘洒,生怕惊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父亲。凌晨带他回家,一路上万籁俱寂,路灯下雪花晶莹剔透、轻盈飘逸,让人泪如泉涌却不忍发出声响,只想瞪大眼睛多凝视他一眼、多铭记他一刻、多感受他一分。对于这位我此生最最佩服的“超”人,我至今还在懊悔没有吻别一下他饱经岁月沧桑的宽大额头。
从入院到出院只有三天,“家”的结构便被拆去了最浓重的一笔,我的世界里一下子滋生出无数个雨季。似乎天塌了、屋倒了,我一度颠倒了昼夜、混淆了时空,简直有些不知所措,因为我还没有想过会有这一天的到来。我常在睡前虔诚地祈祷与父亲在梦中相见,端详他的音容笑貌、刻录他的忙碌身影、品尝他的高超厨艺、聆听他的满腹经纶、感受他的无比慈爱。
我需要鼓起很大勇气才能为父亲写些什么,因为经常不知从何落墨,也害怕无法止笔。
父亲幼时家境贫寒,但他从来不向命运妥协!他自学成才考入初中,担任民办教师后又自学考入北京农业大学,后分配到东北的专科学校担任物理老师。文革时长达一年多的关押和迫害未能熄灭他的人生信念之火、暗淡他的峥嵘岁月之光。他勤俭一生,不吸烟不喝酒不品茶,甚至很少穿皮鞋戴手表。他只陪伴我度过而立之年,但他的百折不挠、博学多识、心地善良、吃苦耐劳、乐观豁达等性格和品质一直都在鞭策、激励我踏实做事、清白为人,与别人同担风雨、共享欢乐。
“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想你时你在脑海,想你时你在心田……”
小时候母亲工作忙,父亲常用粗大的手指为我编出各式花样小辫,几天不梳也不会蓬松变形,现在每当想起来我还会下意识地摸摸脑袋,用心感受一下辫子的束缚和父亲的温度。父亲精通木匠手艺,自行设计制作的大衣橱曾引发左邻右舍纷纷围观效仿,举家迁回山东时硬是给诺大的衣橱又包装上一个大木箱托运来了。我家两扇大门之间根本看不见门栓但外人就是推不开、拉不动,这个发明创造在许多人心中至今还是一个谜。我经常会想起那副实用新潮的滑冰车,弟弟坐着前面的小木椅,我在后面扶着靠背痛快地滑翔,两全其美的精巧设计羡煞了多少人。父亲还会借助最简单的图形解析鸡兔同笼、把我叫到水池前结合水流方向讲解地球的公转自转、教会我根据杠杆原理手握在菜刀的哪个位置切菜时更加省力,真的特别通俗易懂。父亲用轮内胎剪出的皮筋弹性大、结实耐用,我和姐姐的同学都争相玩耍、借用。父亲外出经常用自行车载着我,70年代的商店都很小,父亲不用抱我下车,用车撑子固定好自行车,一溜烟跑进去就出来了,可我坐在车上战战兢兢,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喘,生怕自行车倒了,现在回想起来又是多么留恋,即使害怕也奢望再去坐。每年秋天父亲都会去山上采摘“坚果之王”东北榛子,一早就去、下午才回来,然后剥皮、晾晒一气呵成,巴不得一下子送到我们嘴里,但他从来没让我们去过,因为那座山上经常有狼群出没。父爱恩重如山、父爱情深似海、父爱博大无边,即使出嫁后父亲对我们也是事无巨细、牵肠挂肚,对我们的孩子更是疼爱有加、呵护无度,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从来不掖不藏,时时处处开心着孩子的开心、幸福着孩子的幸福。他还会系打各种绳结和简单的毛线编织,对书法、英语和俄语也略懂一二。他无时不在开动脑筋、无时不在实践操作,并且经常废寝忘食,我经常纳闷他的脑袋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奇思妙想,我也自惭形秽没有完全遗传他的最强大脑。
父亲的厨艺更是了得,蒸煮烹炸、煎炒醋溜,样样得心应手、无所不能,许多亲朋好友至今唇齿留香、回味悠长。在完全没有科技狠活的年代,他用普通锅灶摊煎的鸡蛋饼薄如蚕翼,自创的鸡蛋羹点缀上色泽诱人的瘦肉丝让人食欲大增,拔丝肥肉竟然让不粘肉腥的亲戚大饱口福,简单的醋溜白菜既开胃又解馋,就连蜜汁胡萝卜也曾经是我们的必点菜品,就更不用提父亲能将鱼虾变着花样弄出多少种做法了。无论哪一道菜、无论做给谁,父亲永远都是那么精益求精,有时还会提前写下菜谱,确保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老少皆宜,色香味俱全,并且轻易不需要帮忙!我上小学时就因为父亲的葱爆肉吃得太多伤了胃口,40年来省下诸多葱姜蒜。至今我还不服气谁手工包制的珍珠小水饺比父亲的精制、馅大、味鲜。父亲还刀功极佳,就连出自左手的藕丝也会细如丝线;老式刀具削出的水果皮从头到尾一根下来既细薄又均匀。我家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无论谁去吃饭,父亲都会精心准备、用心做好、耐心等待、热心招待,只有翘首期盼、从来没有催促、从来不先动碗筷,并且食者胃口越大、盘子越光,他就越开心,成就感就越爆棚。
一支粉笔书春秋、两袖清风育桃李,父亲的学生遍及许多省市区县,荣誉证书也是一摞又一摞。他不仅毫无保留地传道授业解惑,更是身体力行释诠师魂、弘扬师德。逢年过节他总会邀请留校学生来家做客,一幕幕其乐融融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学校组织联欢会,他不仅是组织者和参与者,还时常从家中自制、捐献道具,甚至有一次把年幼的我推上舞台客串了一次《朝阳沟》。那年有学生出车祸急需输血,父亲毫不犹豫地雪中送炭200CC,至今我仍记得他的脸一连几天好苍白。父亲受邀帮助过两位高中学生补习功课,不仅分文不取,还经常留他们在家中吃饭,补充营养。“文革”之后三十年,当年被他救济的学生看着地图、带着家人、开着汽车狂奔几千里突然到访时,父亲惊呆了,我们惊叹了!
粗犷的外表下,父亲还有一颗滚烫的博爱之心。家在东北时亲戚朋友家杀猪宰羊、做锅垒炕、剪枝搭架、砌墙围院都会想到聪明能干的父亲;家属院哪家的缝纫机、刀剪啥的出了故障,只需一声招呼,父亲晚上挑灯夜战也要迎刃而解。有一年我的十多个同龄小伙伴都齐刷刷地持有一支栩栩如生的红缨枪,那也是父亲主动加班免费赠送的杰作。爷爷奶奶早就不在了,但是有一次听说河北老家受灾,父亲二话不说马上去邮局给亲戚寄钱、寄物,临出门前还把我身上正穿着的一条比较新的绒裤也给脱下来放到包裹里,年幼的我哇哇大哭。为满足姥姥的心愿,他不顾学校再三挽留执意穿省跨市举家迁回山东,至今记得妈妈曾带着我们姐弟三人去校长家求情放过父亲,并且每次去姥姥家父亲都会带上他的刀具为家人大展厨艺。调入新单位得知工资级别比别人高,他主动提出降下一个薪点。我家原住在县医院对面,不知有多少亲朋好友求医问药都来家食宿过,父亲忙里忙外从未有过一丝马虎和抱怨。有一次遇见一位素不相识的人说想给住院家属做一碗鸡蛋羹却没处去,父亲就将他领到家中,蒸好后还搭上一把小勺子。
桩桩件件、丝丝缕缕,记忆中的父亲永远那样元气满满,胸襟永远那样宽广、形象永远那样清晰如昨。现如今,相见无日,后会无期,但是无论品尝美味佳肴或欣赏电影电视剧,无论严冬季节或酷夏天气,无论是买车还是换房,无论烦恼之时或幸福之际,我都会在不经意间一下子触景生情想起父亲,回忆他的陈年往事、猜测他的喜怒哀乐、挂记他的衣食起居,遗憾他没有赶上小康生活。2011年夏天东北故地重游,我们专程去了父亲任教的学校,当年的二层教学楼早已废弃不用,但是楼前楼后却长满花草树木,尤其是记忆中的那颗红五星竟然还在楼顶矗立,虽然已经斑驳陆离,但却令人温暖备至、激动不已,双眼模糊间,我仿佛又看到、又听到父亲正在三尺讲台上手执教鞭激昂授课、在大礼堂的舞台上引吭高歌、在学生的簇拥下答疑解惑。去年,92岁的高龄老母抛下我们去陪伴父亲了,父亲终于不再孤独了,6月30日的生日也有人和他一起过了。虽然他离开时没有一句嘱托,但是我们20多年来始终在掏心挖肺地关心照顾着老妈,这也一定是父亲感到欣慰的吧。
父亲的七十年虽无惊天地、泣鬼神之举,但他用感叹号诠释的点点滴滴除了叫我敬慕永恒、思念永久,我还坚信他在天堂陌路也一定是一位热爱生活、海纳百川、心灵手巧、宽容大度的能人、好人。父爱高如山、深似海,我无时不在祈愿天堂里也有日月轮回、缤纷四季,朝有晨露、夕有晚霞;也有庭前花开花落、天上云卷云舒。每当思绪恣意飞扬之时,我都会为父亲轻和起他最喜欢的那首歌: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儿齐飞翔……
作者简介:蒋丽君,自幼钟情文学,常有感而发、偶付诸笔端、亦乐在其中。在单位组织的征文比赛中屡获奖项,有作品发表于《聊城晚报》《山东国资》等。
以上内容为用户自行编辑发布,如遇到版权等法律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官方客服,平台客服会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客服电话:18749415159(微信)、QQ:757700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