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379》「飘舞的剑」(6100辑)

晨间寄语
儿童节期间讲儿童的故事,应该无可非议。一位教语文的老师讲了一篇示范作文,老师说是四年的学生写的,是与不是不重要,重要的是情真真、意切切,难得的孝敬和尊爱,值得推崇。我在这里原文照抄,愿与各位同好分享:
“奶奶家多了一些人,多了奶奶的画像,可是奶奶家,少了奶奶。后来啊,除了梦以外的地方,我再也没有看到你。
奶奶的遗物不多,我也算一件。这世界是你的遗嘱,而我,是你的遗物,我是奶奶活在世上的新证明。”
那评论区上: 白描艺术的峰颠!是真情的表达,是爱的极限!
不管这个文本是几年级学生写的,这个作文,永远的满分!…
都说儿孙是自己活在这个世界的影子,有了某个姓氏,便成了单纯的传宗接代。那个打工的说:把生我的人送走,把我生的人养大,这个世界太累,不来了。其实来与不来,不是你说了算,而人生的流程,不就是一代看着一代,一代能够记住一代吗?这位小同学能在梦里找见奶奶,那就是人走后的影子,也许这就是下意识里传宗接代的意义吧。
人老了希望能被记住,这位同学重情重义,这篇作文或是一种感恩的表现,不管他懂与不懂,至少是所有人心目中的接班人。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还是我们每个人未来活在这世上的“新证明”。这篇作文言简意赅,实质表现了中式传统的底蕴。老爷子老太太们天天接孙送孙伴孙,乐此不疲,如果将来…将来还在梦里被儿孙找见,我想,你不仅无怨无悔,也找到了你在家人亲情里被崇尚的定位。
我们今天讲儿童节里的故事,实际上,所有人类的故事,都是从儿童开始的,不是吗[爱心][爱心][爱心]!
新的一天,早安!
2024.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