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五月端,也称为端午,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其名称和习俗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自然、健康、和谐以及避邪的独特理解和庆祝方式。
五月端(端午)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它更是一种文化、一种传统,是中国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的体现。通过庆祝端午节,人们不仅纪念了历史上的重要时刻,也传承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野草诗社十二(江苏)研修院编委会
二0二四年六月一日
又逢初五话端阳
梁同余(江苏)
一
今话端阳听共鸣,万家同聚叙真诚。
三更杯影连天动,十里灯光带月明。
但看龙船波逐浪,那知糯粽味含情。
犹存风骨盛名在,一曲离骚唱古城。
二
端阳节里话端阳,一缕和风送吉祥。
他日当班怀故土,此时守宅想儿郞。
三餐野味相思远,四坐亲朋饮酒香。
谁不夸咱生活美,霞光灿烂问苍茫。
三
岁岁年年草木芳,阖家欢乐过端阳。
返乡游子爹娘拜,守宅老翁佳节忙。
妈妈锅中烧艾水,娃娃脖上挂香囊。
每逢此刻心心切,糯粽牵情慢慢尝。
又逢初五话端阳入句
李建秀(山东)
米粽祭魂总感殇,又逢初五话端阳。
龙舟逐浪千帆竟,艾草穿檐万事详。
蒲月登科仓满足,辰年耽酒韵飘香。
离骚已赋几回古,今日重吟泣上苍。
端午遐想
梁少华(广东)
时逢端午粽飘香,举国团圆喜气扬。
入梦东风春意落,回乡游子爱心藏。
高歌杯酒凝欢笑,短棹偏舟泛滟光。
节序轮回明月换,开新万物景辉长。
又逢初五话端阳》
赵迪聪(广东)
时临端午粽情长,古有名贤历代彰。
屈子坚贞疏美政,奸臣猥琐禍忠良。
九歌奏起千峦荡,天问寻求旷世扬。
竞渡龙舟传圣火,英魂不朽永留芳。
端午悼屈原
仲召华(江苏)
日照千峰映汨罗,灵均抱石卧长河。
贾生过楚江中赋,李白临湘浪上哦。
天问离骚鉴诗祖,九歌哀郢作词摩。
青山绿水依然在,高尚情怀逐水波。
端午抒怀
章传金(南京)
每逢端午祭情牵,感有全民慰意坚。
艾草榴花呈甬道,龙舟大鼓震罗渊。
腕缠彩线驱邪秽,门挂桃条祷寿绵。
屈子遭悲当永记,保家卫国入心田。
端午节抒怀
张生福(湖北)
粽子情浓五月光,雄黄美酒庆端阳。
连天艾草经风雨,戏水龙舟送健康。
一曲离骚忧报国,三章乐府唱怀乡。
千年荆楚追魂梦,百载新功战气扬。
端午祭屈原(新韵)
王兴建(江苏)
壮志难酬心火旺,诗林迁怒亮锋刀。
九歌高亢摇南岳,天问奇吟荡汨涛。
一任忠魂星月鉴,几回幻梦雾烟消。
龙舟米粽怀屈子,童腕霓虹系楚骚。
端午吊屈原感怀
梁步荣(江苏)
情怀家国载端阳,芦叶红丝大义装。
百尺文章书壮志,一腔词赋墨流芳。
山河长啸勋名漾,廊庙高风意气昂。
奋笔中华歌俊杰,清吟盛世慨而慷。
端午吟
雷锦泮(美国)
端阳角黍酒杯尝,竞渡龙舟韵味长。
一曲离骚流岁月,多才史笔诉衷肠。
湘君有泪忠魂祭,屈子无音义骨香。
侠士仍高清梦句,英灵共慰玉觥觞。
端午怀古
梁健志(广东)
蝉鸣五月迩端阳,河里龙舟竞渡忙。
艾叶辟邪来好运,鼓声送福唤忠良。
缅怀功业千年驻,承继诗风万古芳。
屈子英名闻世界,文章灿烂与天长。
端午感铭
甄建设(纽约)
端阳时节赛龙舟,短棹波摇搏激流。
抛粽悬蒲千古祭,折蒿祈福万家留。
声声天问悲天下,首首九歌传九州。
屈子忠魂昭日月,一腔热血写春秋。
祭屈原(通韵)
俞政海(江苏)
有计无从难挽春,丹忱岂忍付飞云。
担忧国运容消悴,持举躯心骨傲峋。
贤士身随江海魄,汨罗浪卷赋诗魂。
屈公垂范三千载,米粽香囊气更氲。
屈 子 千 秋
王新会(北京)
无边大爱诗中见,秉笔丹书胆剑篇。
哀郢别城仇似海,离骚放逐憾如泉。
深谋天问黎民系,苦虑国殇人道连。
每到节前思屈子,常于庭下祷婵娟。
端午节抒怀
戴建中(江苏)
屈原殉难汨罗江,不朽忠魂举世扬。
每读离骚诗伴酒,习温天问赋吟殇。
龙舟竞渡搏风浪,艾草含情念楚湘。
角粽飘香千古颂,和谐社会话端阳。
端午节抒怀
吕祥利(南京)
又逢初五话端阳,粽叶轻摇满院香。
艾草门前悬翠色,龙舟水上竞飞翔。
屈原报国忠魂颂,楚韵遗风世代扬。
万户千家英骨祭,平安康健寿绵长。
祭屈原(通韵)
刘文臣(河北)
天幕云集浩月华,素裳飘逸尽披纱。
挥舟酒满悲情泪,抛粽江沉碧浪花。
屈坠冤魂千古在,楚留哀意久时压。
爱国大志黎民效,高诵离骚亿万家。
又逢初五话端阳
马春升(山东)
眺望群龙劈浪游,近观竞是木兰舟。
旌旗猎猎穿烟树,战鼓咚咚断碧流。
屈子冤魂千古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汩罗逝水君行远,米粽飘香酹酒酬。
端午怀屈子
傅瑜(浙江)
时值端阳访屈沱,龙舟竞发似飞梭。
离骚奏响千秋韵,天问掀腾万顷波。
荆楚风云扬浩气,湘沅泪雨起悲歌。
舍身一跃忠魂铸,水恸山哀祭汨罗。
注:屈沱,屈原故居。宋陆游《建宁重五》诗:归州猿吟鸟啼里,屈沱醉归诗满纸。
端午节
贾建山(河南)
艾叶风摇自带香,轮回节序又端阳。
龙舟竞渡雄心见,草色无声瑞气祥。
爱国诗人沉汨水,忧时骚客断愁肠。
忠魂虽去千年记,天问奇思著锦章。
端午节
夏启广(湖北)
千家万户又团圆,共度端阳锣鼓旋。
青艾插门芬馥溢,仙姑包粽素丝缠。
沁心美酒飘香气,竞渡龙舟吊古贤。
爱国诗人堪景仰,九歌一曲问苍天。
端午怀屈原
史济民(上海)
袅袅清风下洞庭,沧浪之水慰英灵。
千秋大义怀心赤,一片孤忠照汗青。
爱国九歌如火炬,忧民天问对霜星。
而今竞渡龙舟日,浩浩楚骚堪共听。
端午感吟
张弘(吉林长春)
又逢端午韵飞扬,笔蘸遐思赋锦章。
屈子汩罗留倩影,《离骚》经卷筑辉煌。
吟诗总把贤人念,读史常欣警句芳。
千载中华惠泉涌,殷殷福址闪红光。
端午孟夏吟
史少华(辽宁)
端午风和孟夏天,偶听鸟语未鸣蝉。
隔篱草色如绒织,满树榴花似火燃。
袅袅青垂堤上柳,亭亭玉立水中莲。
流连春意阑珊处,取次诗情刻画篇。
端午感怀
李青(江苏)
时逢端午鸟飞歌,美酒雄黄蒲剑多。
彩绚榴花增火色,香浮艾叶荡清河。
楚风余韵思君子,圣哲先贤想汨罗。
投粽传情千古事,冰心化作泪滂沱。
端午慰屈原
王祯安(江苏)
喜讯端阳慰故人,忧愁已杳梦成真。
一川碧水家家富,满目繁花处处春。
昨访蟾宫寻物质,今探龙殿续精神。
汨罗江上千舟竞,不绝歌声自兆民。
端午(通韵)
王勤礼(山东青岛)
粽香泽我九州韶,血铸风流百代骄。
汨水离骚魂浩荡,园春咏雪魄娇娆。
盐梅已佐端阳鼎,艾叶蒸薰蒲酒消。
自乐怡然丝路暖,东篱黄发喜垂髫。
乡村过端午节
吕述尧(江苏)
布谷声催割麦忙,又逢此日过端阳。
千家包粽屈原祭,万众划船文化彰。
艾插檐前驱鬼魅,童于项下系香囊。
后昆劝学多求索,培养娃儿作栋梁。
端午乐(通韵)
黎来荣(广东)
烈日炎炎端午至,江河大地乐怡然。
龙舟竞渡人声沸,壮士争雄客梦牵。
艳丽彩灯浮绿水,甜香糯粽敬神仙。
繁荣昌盛庶黎悦,国泰民安华夏妍。
又逢重五话端阳
刘东和(山东)
长空仲夏自然明,重五端阳近日迎。
四季节令多闹市,万千粽角满香城。
微风画栋红桃节,碧嶂江湖白鹊情。
最是悠悠连网络,玲珑四海赋诗成。
端午节祭屈原
陈瑞胡(广东)
榴月来临粽果香,门支艾草过端阳。
龙舟竞渡沙河上,屈子追寻汩水旁。
天问悠悠思久远,离骚耸耸意深长。
舍生取义忠君鉴,爱国精神世代扬。
端午节怀念屈原
陆军木(湖北)
千古忠臣数屈郎,满胸悲愤别潇湘。
主张立志图强策,建议联盟守护疆。
叹惜昏君无慧眼,欺凌贤士奉良方。
投江自尽丹心献,唤醒人民重国防。
甲辰端午感怀
张舒亚(江苏)
万户门悬艾草长,龙舟竞渡动湖湘。
九歌瑰丽忠魂祭,三界哀愁屈子殇。
鼙鼓常思亡国恨,楚辞犹记断人肠。
年年作此端阳赋,碧血丹心昭义芳。
端阳悼屈原
聂礼海(江苏)
五月家家艾草香,为谁千古痛端阳。
汨罗永忆沉江恨,渔父当思亡国殇。
苦谏一心流血泪,哀歌九曲断人肠。
年年此日忠魂祭,清者独清叹世凉。
屈子吟
杨传胜(辽宁)
风流浪漫楚辞创,神彩幽扬荡九歌。
汉赋唐诗承韵脉,宋词元曲续先河。
曾经橘颂家山爱,无奈离骚忧怨多。
放逐廿年心已死,汨罗魂隐觅清波。
端午节思屈原
赵木兰(浙江)
内河烟柳色苍苍,蛙鼓声声荷叶香。
艾草青青千里粽,雄黄淡淡万年觞。
魂归汨水楚心静,龙起沧溟鱼浪狂。
夜半骚章吟不尽,一弯新月映池塘。
端午节抒怀
赵传勤 (山东)
端午节来思屈平,千家万户粽香萦。
三湘父老临流渡,五月江涛拍水声。
但看龙舟飞溜急,缘知角黍遗波清。
九歌天问传华夏,橘颂离骚鉴史明。
甲辰端午感怀
张先周(湖北)
榴花如火壮山河。五月龙舟吊汨罗。
千缕幽思伤肺腑,一篇橘颂醒心窝。
制华控岛刀枪舞,领土完收正气歌。
圆梦复兴同砥砺,强军灭独莫蹉跎。
端午吟
邹平力(江西)
无如端午摇情苦,天纺千丝系粽忙。
莫道离骚愁不老,常叹哀郢恨犹长。
悲歌亦应龙舟竞,呐喊非因皮鼓亢。
贲涌血中皆大爱,复兴华夏共荣光。
端午节祭屈原
周守军(江苏)
蒲月初临粽味香,新鲜百草浴端阳。
龙舟竞渡沙河上,屈子追寻汨水旁。
天问情真难得意,九歌世浊易留芳。
成仁取义书生梦,为国捐躯愿主昌。
端午
赵敬芳(安徽)
龙舟斩浪迎初日,丽鸟欢歌粮满仓。
艾草翠青驱疾毒,荷包粉紫保安康。
才观锦鲤碧波跃,又品新村苇粽香。
追忆屈原家国爱,相期华夏永辉煌。
端午有怀
单凯(徐州)
粽子清香思屈原,汨罗江上祭忠魂。
九章词客鬼神泣,一代诗人黎庶尊。
求索丹心传志士,留连正气荡乾坤。
英名不朽垂青史,爱国精神永世存!
孙子参加校园赛龙舟活动
黄宜鹏(江苏)
校园活动赛龙舟,为吊楚魂齐画筹。
老伴备餐儿鼓劲,小孙划桨我加油。
欢声惊破水平面,快意腾倾心里头。
望在人生航道上,也能一样竞风流。
端午吟
陈清华(贵阳)
一曲离骚唱到今,端阳共把屈原吟。
龙舟竞赛昌民意,糯粽包函敬世心。
五月菖蒲门户挂,七经文化语词深。
千秋万代盛名在,报国忠贞亘古音。

端午祭
蓝仁德(山东)
谁家怨鼓震歌楼,五月江浑洒酒收。
秦破楚都兵直达,身沉汨水义长流。
菖蒲又挂悲村外,角粽才蒸忆浦头。
屈子冤魂何处在,凄吟辞赋寄新愁。
端午
时健(北京)
大江日夜向东流,又到端阳水上游。
雷鼓隆隆天地动,云旗猎猎海风遒。
龙船飞舞灵均慰,角黍飘香夫子讴。
莫怨汨罗千古怒,离骚一卷解清愁。
又是端午
陳乘杉(香港)
艾草系門旁,龍舟競賽忙。
神州端午慶,粽黍楚荊昌。
天問祈興旺,離騷诉國殤。
九歌傳萬代,酹酒慰忠良。
端午有怀
程东洲(安徽)
五月又端阳,青青艾草香。
神州怀屈子,大地祭贤良。
万古离骚恨,千秋浩气长。
忠魂垂不朽,佑我国隆昌。
端阳节至粽飘香
王元业(江苏)
端阳节至粽飘香,艾草悬门雄酒黄。
洗澡驱虫拴彩线,离骚绝唱永传扬。
又逢初五话端午
李曰助 (山东)
又逢端午粽飘香,汨水江中舟楫扬。
华夏难忘屈原泪,路漫漫尔咏诗章。
端午吟
孟宪英(江苏)
端午到来包粽忙,菖蒲艾草晒雄黄。
世传习俗扬光大,两岸龙舟着盛装。
端阳感怀
张九元(甘肃)
门前拂柳话端阳,怀揣真情溢粽香。
遥想村田禾麦绿,最怜异客念还乡。
端阳抒怀
佟云霞(南京)
何人能解楚夫狂,浅紫深红不染香。
风拂青襟花守信,年年院角话端阳。
端午有怀
姜元清(上海)
蛙奏离骚蜩问天,千秋不息唤鸣弦。
粽香直播今朝景,屈子开怀笑九泉。
端午缅屈原
何其山(山西太原)
年年端午粽香绵,久坐沉思愤愤然。
屈子投江冤恨在,汨罗千古缅忠贤。
端午有感(新韵)
孙先森(陕西)
端午还来有粽舟,俗成民祭数千秋。
屈原赴义身消殒,盛世骚诗任尔修。
端午节有感
尹昌青(江苏)
端午乡村飘粽香,万家聚宴祭贤良。
忧民长恨随江去,壮士情怀名远扬。
端阳角黍
马秀艳(天津)
红绳缠碧黍,汨水澄波举。
礼数浪中鳞,周全九歌旅。
又逢初五话端阳
张东华(湖北)
魂梦离骚志,殊祥粽子香。
深情缠艾草,福善积天长。
行香子·端午安康
王凤岭(北京)
笔墨丹青,糯米雄黄。怀念屈公寄衷肠。悲歌壮曲,激荡圆方。唱太平景,惠风畅,复兴强。
精挑细选,多填密绕。裹粽端午念家乡。民间意重,源远情长。愿心安静,气安顺,体安康。
渔歌子•干支甲辰龙年端阳有句(张志和体)
谭生树(广西)
五月端阳故事传,龙舟参赛又一年。
悲歌壮,赋诗诠。文明发展美中原。
临江仙·端午
朱华(江苏)
楚辞独吟江上立,龙舟争渡匆匆。年年端午意无穷。为民天敢问,报国水流东。
万众一心潮涨起,复兴之势如虹。扬眉吐气乘长风。先生泉下笑,华夏梦圆中。
西江月.心香祭屈原
佟玉芬(辽宁)
仲夏又逢端午,黯然心祭灵均。静闻楚水唤忠魂。漫漫离骚佳韵。
浩气流传天问,幽思深邃过人。倾情撰写著奇文。旷古低吟不尽。
鹧鸪天·端午
戈友田(江苏)
绿艾飘香绕屋梁,龙舟竞渡浪飞扬,彩丝系腕祈安泰,棕叶包心送吉祥。
新意久,古风长,汨罗江畔忆忠良。千年传统情难尽,一曲离骚泪满裳。
江城子•端午(苏轼体)
刘少逸 (安徽)
龙舟艾草彩丝长。晓风凉,粽粑香。美酒佳肴,说喜乐安康。万户千家今日乐,醒眉月,醉端阳。
楚辞赋里独哀惶。九章扬,九歌伤。殉国汨江,水畔泣衷肠。忧国忧民言不尽,悲社稷,失忠良。
水调歌头 读《离骚》(毛滂体)
姜忠文(大连)
一篇离愁赋,后世叹难休。沉冤沧浪,汨水含恨向西流。始有端阳祭事,但悼忠魂屈子,千古竞龙舟。举国食香粽,艾叶挂门头。
比美人,喻香草,至清修。餐英饮露,辞采浪漫耀神州。当恨君昏民愦,更慨珠崩玉碎,枉自苦寻求。弱楚岂堪霸,终是做秦囚。
一剪梅·端午寄怀
赵留金(山西)
芒种时光杏子黄。兰蕙茂盛,又到端阳。麦收季节气轩昂,浩荡机车,运载盈藏。
村寨人家兴举觞。竞舟飞渡,锣鼓声扬。香甜艾粽祭骚魂,华夏龙腾,告慰忠肠。
水调歌头•端阳悼屈原
刘绍华(辽宁)
泪洒汨罗畔,湘水吊忠魂。千年吟诵赓续,端午祭灵均。属意推行美政,怎抵怀王愚昧,难有墨绳遵。月冷射魂魄,日晦暗乾坤。
群小恶,降幡举,叹君昏。黎民涂炭,遗恨心血负韶春。岂忍郢都沦陷,无奈山河破碎。怒陨为忠贞。兰芷芳流远,德厚共天存。
鹧鸪天.端阳吟
王均贤(浙江)
粽子飘香祭圣贤,诗魂励志越千年。敲钟警世黎民醒,响鼓鸣风社稷坚。
驱疫疠,保平安。丹心可表鉴苍天。精神树立凭豪气,一曲离骚代代传。
永遇乐·端午节悼屈原
李孝军(江苏)
湘水悠悠,楚天漠漠,香草迷幻。瘦影行吟,羁心求索,极目青云断。怀沙哀郢,投江报国,动地惊天一叹。雨苍茫、魂归何处,江鸥逐浪招唤。
茶亭倦杰,酒肆闲客,故事浪传风散。几部奇文,一身正气,百世精神传。龙舟载梦,黍粽慰魄,凭吊情深无限。殉身处、桑田沧海,喜观巨变。
念奴娇 甲辰端阳有吟
单嵘(江苏)
年年端午,万家香粽煑,共渡忠节。大浪东翻波似雪, 侠骨千秋难别。一曲离骚,九歌清唱,后辈英魂说。江山千古,两间谁是优劣?
诗圣终究风流,骄杨新柳,让蝶飞蜂设,迎夏留春随梦幻,四海平安欢悦。把酒凌空,吟诗忆古,青史当凄切。梦飞天际,依然山动天裂。
西江月.端午
程丽华(江西)
艾草菖蒲悬挂,雄黄玉液香浓。端阳宴席各家丰。谈笑品尝粑粽。
百舸争先声急,观看人海惊瞳。龙舟破浪竞英雄,驰骋沙场逐梦。
西江月.端午节(词林正韵第十部)
刘明智(辽宁 )
五色云丝缠腕,一舟板桨拚划。江随呼和起波花,细柳艾蒿趣话。
梦在汨罗取义,生当报国齐家。丈夫立志走天涯,胸载千年华夏。
[中吕·迎仙客] 赛龙舟
王泽勇 安徽
(中原音韵 萧豪)
自古调,赛龙蛟,岸上老小香粽吊。鼓雷敲,船水高。花舸仙超,搴鼓旗抓闹。
〔双调·庆东原〕端午感怀
韩洪友(江苏)
熏风暖,角粽香,河中弄桨龙舟荡。心倾楚乡,感怀九章,铭记贤良。 千古国魂扬,今把离骚唱。
[中吕•迎仙客]又逢初五话端阳
喻奇(辽宁)
苇叶青,艾蒿馨。耳畔时闻吟诵声。念离骚,悼圣灵。笃志传承,今世诗词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