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树皮
文/侯凤亚
进入六月,和煦的阳光懒洋洋的穿过树枝的缝隙洒落下来,成了金色耀眼的光环。有很多不知名的动物、昆虫都在沐浴着、能感觉、可运动。
早起五点多钟,我走到院子里的花坛前想抒展一下胳膊腿,我把腿蹬在了花坛边缘上,忽然我看见一个毛茸茸的浑身黄褐色的体型扁平纤细的长毛虫向我的脚部爬了过来,我用手掌横了一下,它立刻竖起上半身直立在那,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个大毛毛虫,俗称贴树皮。提起贴树皮,人们并不陌生,它是软体昆虫,生活在树皮缝隙表面上,有时附在枝干和嫩叶上,靠吸食植物上的汁液生存。它比树皮颜色稍深,成虫体是黄褐色,幼虫体型扁平,背面是青灰色。白天紧贴树皮上不易发现。一年二代的幼虫,寄生在树皮凸隆处,和树皮颜色基本相似。身体长,满身长满了毛毛。夏季正是它生长发育的时节。
我用手挡住它前进的路,它愤怒的竖起上半身向我示威,仿佛在向我发出通告:立刻让开。我看见它竖着的前爪向下勾着,头上两只小眼睛瞪的滾圆,它不惧人,我看它蛮可爱的就用手掐着它的腰,想把它放在我的手上,这时它扭动着美丽的身驱挣扎了好一会,表现出来的神情非常忧伤。我把它放在了花坛边上,它的上半身竖起再爬下,连续做了三次,唉呀,原来贴树皮也懂得礼节呀,它好像在对我朝拜。我没有伤它的意思,顺手把它放在芍药花的叶子上,它非常恐惧,好长时间没动,它以为我会伤它,我冲它笑了笑说:放心吧、我不会伤害你,想必你是觅食来此吧,我把你放在叶子上,你可吸叶子的汁进行充饥。它像是听懂了我的话,摇晃着身驱,我不解地问了一句,你不吸叶子的汁,它爬下头象是回答我。我忽然想起,对了它的习性是吸附树叶汁或其它植物的汁液,勺药叶除外吧。在我愣神的一刹那,我看见这个贴树皮快速的从勺药叶子上爬下去之后到树干上去了。
我不懂昆虫的语言,但昆虫也有自己生存的空间,也有自己生存的方式,这个小小的贴树皮给我很多的启示。它虽说是一个小昆虫,但它也有灵性,当它生命受到威胁时,它用它的求生方式向我求助,这说明无论是昆虫还是动物,它们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有自己的生命价值。在地球上的人类和各种生灵能够和平共处,不再出现杀戮那该多好。
简介:
侯凤亚:女,网名天宏。大专学历,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作家协会会员,松原市太极拳协会会员,前郭县太极拳协会付会长,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松原市日月兴健身队队长。曾经在(文苑诗情)、(风雅北京)、(今日头条北方都市文化)、(今日头条幽默凤凰飞)(大连有声文艺)等栏目刊登多篇散文、诗歌。
大连有声文艺,
是继徐丽创办《朗读者》读书会(又名:松嫩流域朗诵团)之后又创刊的有声文学媒体。大连有声文艺,就是把精品文学变成好声音。每一个文字,不仅仅是文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爱,有思想的精灵。每段文字都是通过深思熟虑的结晶,更是对文学艺术和生命的敬畏。2022年4月9日,徐丽文学自媒体《大连有声文艺》应运而生,随之得到松原文化界和多个城市众多文朋师友纷纷投稿。可见广大读者对声音艺术的追求和心理渴望。文学艺术永远为广大读者服务。植根于生活土壤的文学精品,经过原创作者再次提炼,又经过好声音的录音诵读,为文字进行二次创作和提升。喧嚣的红尘,浮躁的世界,好声音的魅力和穿透力能为读者奉上听觉的文化盛宴。
之所以取名“大连”,寓意:大连在东北三省,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文化等多角度,都是名列前茅的海滨城市,而且覆盖率很广,能带动文学艺术齐飞并进。让精品文学得到广泛的传播。“有声”就是把文字变成好声音。“文艺”就是文学艺术。组合起来就是“大连有声文艺”。
大连有声文艺编辑部
文学顾问:李明军
艺术顾问:沈树立
艺术指导:吕东飞
配乐指导:贾兴旺
文艺评论:姚宗希
总编:徐丽
收稿:丽子
审核:北方二丫
编辑:北方的云
执行总编:林海丽子
大连有声文艺总编徐丽女士,有偿为各企事业单位、各大餐饮、美业、洗浴、企业家,撰写创业经历和企业背景,以及人生自传。编辑部收集优秀的文学作品。思想性、艺术性都非常精彩的文学作品,可用好声音演绎。投稿微信:林海丽子15043872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