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在乡下
文/周虎子
老家在乡下,根便在那里。十六离家,但老家始终牵扯着我,那里有我的亲友。时常回到老家,从都市回到老家,确有别样的感觉。
老家是氏族伦理社会,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套着亲戚,堂兄表弟的宗亲网构成了一个关系群落,不像城里的阶层圈子社会。所以回到老家,得立马转换思路,把长辈要敬到走到,把同族的自家人也得搁住,把同村的父老乡亲问候到。否则便是六亲不认了,有人会指你脊梁的。回到老家,你得按农村人的意识行事。有人来了,你得热情接待。提了礼品到家,那是有事相托,收了礼就得给人办事。没能耐揽这活,务必重礼回赠,自贬自艾,称自己没球本事,切不可随便对待,乡里人是认真的,且拉下面皮上你门了,除了热情,还得真诚实话实说,任何客套都会给自己挖坑。别人是报了很大的希望投你来的。这和城里不同,乡里人不绕圈子,收了礼就得办事。老家人是实用主义,理念是“地要深耕,娃要亲生”,不玩虚的。你混得好时,更应注意礼节,村口见男人发烟,见女人发糖。你混背时,你得少回老家,人们除了可怜你也无力帮你。乡里人知道高低贵贱,懂得权势金钱是实力,但更看重乡亲感情的重要性。
乡村是人性质朴的社会。说质朴乃是厚道,同情弱者,又注重伦理礼义。一般混背的人回到老家,总能得到众人的唏嘘关怀,令你心灵得到安抚。没人笑话谁,更没人嫉妒谁,都吃自己碗里的饭。这和城里的情况不同,这儿有乡情、亲情、友情的浓重。
我时常回到老家,感到的是一种澄明。澄明的是你的事情还得依靠自己的努力,老家的人和土地给不了力,但老家的人脸上写明了对你的评价,父母的脸上写满了期望与无奈。
老家宁静、悠远、质朴、淡泊 。多少次我都是在老家的蓝天下,对一些惶惑的事突然如醍醐灌顶般的幡然醒悟了。

臧平立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