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宪宗与万贵妃的忘年恋(历史故事)
作者:陈建国
明朝天顺八年(公元1464),明英宗去世,年仅十七岁的太子朱见深继位,改元成化,史称宪宗。这位少年皇帝,刚坐上龙椅,便迫不及待地要册立宫女万氏为皇后,此举遭到了太后和群臣的强烈反对,原因很简单,万氏出身低微,且比宪宗大19岁,皇后母仪天下,必须出身名门,年轻美貌,温良贤淑,万氏很显然不具备此资格。
可是,明宪宗不这么想,他认定皇后的宝座非万氏莫属,那么,这其中究竟有什么隐情呢?
事情还要从明宪宗的父亲英宗说起,在历史上,有个“土木堡之变”,主角就是英宗,这老兄听信宦官王振怂恿,非要御驾亲征,带兵与瓦刺人作战,结果,在土木堡陷入敌人包围,全军覆没不说,他自己也成了阶下囚。
值此危难之际,孙太后和于谦等大臣果断拥立英宗同父异母弟朱祁钰为帝,史称代宗。
孩子还是自己的好,之前已被册立为太子的朱见深命运急转而下,很快,代宗就废掉了他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朱见深被大家遗忘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就连他的亲生母亲周太后都不朝面。这个时候,万氏是他的贴身丫鬟,无怨无悔,细致周到地照料着小家伙的衣食起居。
无数个凄凉寒冷的夜晚,孤苦伶仃的朱见深都是依偎在万氏怀里度过的,万氏不仅仅是他的玩伴,更是他的精神支柱,和其他主仆身份泾渭分明不同的是,万氏从不曾奴颜媚骨曲意迎逢,朱见深做错了事,万氏照样板起脸来训斥,而朱见深也老老实实,甘心被责斥,与其说他是对万氏畏惧,不如说是敬仰更贴切,在他心里,万氏是他最亲的人,她所做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好。
因为刚登基,明宪宗的翅膀还没硬,经一番抗争,他败退下来,心不甘情不愿地接受了母亲周太后给他选的所谓出身名门的三位妃子,当时的司礼监牛玉颇有话语权,他推荐其中的吴氏为皇后,其余二位为贤妃,万氏呢,只得了个小小的妃嫔封号。
明宪宗不乐意也没办法,说起来,吴皇后不但年轻,还特漂亮,按理说,小皇帝能喜欢,大跌眼镜的是,大婚之后,明宪宗连皇后的寝宫都不去了,还是和从前一样,天天和万氏腻在一块。
吴皇后这小丫头也是心高气傲的脾性,她心想,万氏一个半老徐娘,哪里能及得上自己半分?凭啥能独自霸占皇帝呢?不行,我得以皇后的权威,给这个不识相的刁妇一点颜色看看。
按照宫中礼仪,妃嫔要每日给皇后请安,尽管万氏极其厌烦吴皇后,可人家毕竟是正牌儿的后宫之主,无奈,有意见也得忍着,该跪拜的免不了。可是,万氏平日里被宪宗宠惯了,行礼时岂能规规矩矩?每次都是敷衍应付,眉眼里还露出不屑。吴皇后气不过,训斥她,她还顶嘴,这下子把吴皇后惹毛了,当即令人将万氏拖下去,亲自挥杖惩罚。
正常情况下,皇后惩罚普通妃嫔,就算当堂打死,也是轻描淡写,就算皇帝,也不便过问。可不巧的是,万氏不是寻常人,她受完杖刑,趔趔趄趄跑到宪宗那里哭诉,宪宗一看他心爱的女人梨花带雨伤痕累累,心痛如割,当即怒火冲天,立刻起了废后之心,两宫太后以立后才一个月就无端废掉,恐遭天下人耻笑为由,不同意,但宪宗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坚持己见。
儿大不由娘,一道圣旨颁布,吴皇后的后位被免去,退居别宫,然后,宪宗提出,改立万氏为后,两宫太后一再反对,宪宗不得已,另立王氏为后。
有前车之鉴,王皇后哪里敢摆皇后的谱?更不敢得罪万氏,她处处低头,小心翼翼,万氏呢?连皇后都让她三分,于是更加气焰嚣张,飞扬跋扈,后宫中人人对她畏惧如虎。
1466年(成化二年),万氏生下皇长子,宪宗十分高兴,马上册封她为皇贵妃,万氏好不得意,她期盼母以子贵,能早日登上皇后宝座。遗憾的是,小皇子还没满月,却意外夭折了,这给万氏带来沉重打击,她整日郁郁寡欢,精神萎靡,宪宗好不心疼,除去上朝,几乎与万氏形影不离,希望她尽快康复。
后来,万氏又广请名医,尝试各种奇方,希望再次怀上龙子,可惜,种种努力,都是白费。一次次失望下,万氏变得歇斯底里,她派人暗中监视宫中宪宗临幸过的女子,只要发现有怀孕的,不是强迫打胎,就是谋害致死。妃嫔宫女们对她恨之入骨,可又因其受宠,无力反抗。
万氏的暴行,宪宗不是不清楚,有时他也忍不住想责怪她几句,可话到嘴边,他又咽了回去,只是摇头叹息。
一晃几年过去,有一天,宪宗对着镜子,发现鬓角有白发,不禁哀叹:朕快老了,可膝下还无子,好不惆怅!谁知身边的太监张敏跪地道喜,告知他,已有纪姓宫女产下一子,为防止迫害,悄悄养在宫外,现已六岁。宪宗大喜,一番核实后,父子相认。
万氏得知此事,气得浑身哆嗦,敢情宫里人都知道皇子的事,就瞒着自己啊。不久,就派人毒死了纪宫女,逼死张敏,她也想害死小皇子,可周太后有所警觉,为了保护孙子,把皇子带在自己身边抚养。
万氏好不气馁,她想了好长时间,终于想通了,既然自己生子无望,那么,不如想办法和小皇子搞好关系,以后皇子登基,也能善待自己。于是,热情邀请小皇子朱佑樘到她宫里玩,周太后担心她心怀不轨,嘱咐孙子不能吃万氏给的任何东西,小皇子很聪明,牢牢记住祖母的话。万氏给他肉饼,他说不饿,让他喝汤,他说怕有毒。把万氏气得差点晕过去,这时,宪宗的其他妃子也刚生有皇子,万氏就逼迫宪宗改立他人,宪宗对她百依百顺,虽说万氏早已人老珠黄,体型肥硕,毫无姿色可言,宪宗依旧爱若至宝,于是,即刻召集大臣来商议,不巧,正争论时,有奏折到,说泰山地震了,钦天监根据天象,说是上天示警,东宫不能有变动。宪宗和万氏都傻眼了。
时隔不久,万氏病倒了,宪宗重金请名医调治也不奏效,勉强苟延残喘月余,一命归阴。
她一死,宪宗悲伤过度,也一病不起,他对大臣们说:爱妃去了,我也命不久矣,果然,数月后,他也驾崩了。
这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旷世忘年恋,就此画上句号。后世评论,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而万氏以半老徐娘之躯,竟能赢得堂堂大明皇帝二十几年始终如一不减分毫的宠爱,何尝不是千古佳话?又何尝不是一个奇迹呢?
陈建国,青岛,策划师,经济师,在职研究生学历,曾任杂志编辑,地产高管等,系山东省作家协会、山东省散文学会、北京微型小说研究会会员,青岛市作家协会理事,在海外和国内发表小说、散文、故事、童话等1200多篇,出版有小说集《陈建国传奇作品选》、情感美文集《允许我尘埃落定》等,约200万字。